(原标题:内蒙古只有草原牛羊?南鲨北养、玉米高产、大米夺金……这些才是真相!)
内蒙古只有草原牛羊?南鲨北养、玉米高产、大米夺金……这些才是真相!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草原云
南方白鲨在这里安家
玉米单产屡破纪录
大米更是拿了国际大奖
……
如今的北疆田畴里
藏着太多让人意外的新答案
“白鲨”落户乌审旗
首次实现“南育北养”
“内蒙古能养鲨鱼?”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引进
1300余斤“白鲨”的消息
让不少人意外
此次引进的“白鲨”
是优质水产新品种
它本是南方海鲜
但北方天冷、光照短
养活它不容易
当地农技人员反复试验
攻克了水质、饲料等难题
终于让白鲨在内蒙古扎根
白鲨在内蒙古扎根。
这是内蒙古首次
掌握“南育北养”技术
内蒙古的舞台
比想象中更广
亩产1473公斤
玉米单产破6纪录
如果说养鲨
是“跨界惊喜”
那么 玉米高产就是
内蒙古农业的“硬核实力”
最近
内蒙古玉米单产
再破6项纪录
最高亩产达1480.34公斤
成为百亩冠军
巴彦淖尔市玉米机械收割现场。
这高产背后
藏着3个“科技密码”
一是“好种子”
好种子加上合理种植
土地利用率拉满
为高产打下基础
玉米新品种“中玉303”穗长粒大、籽粒饱满。
二是“精管理”
测土 配方 施肥
每个流程都不含糊
还有绿色防控、机械播种
全程护航玉米生长
三是“优环境”
内蒙古光照长、温差大
利于玉米积累养分
加上高标准农田建设
占尽天时地利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蛮会镇红旗村的7000多亩高标准农田。
从“广种薄收”
到“科技种地”
内蒙古玉米高产经验
成为全国参考的样板
兴安盟大米
拿下国际大奖
玉米高产显“力量”
兴安盟大米获奖则藏“细腻”
广阔的稻田孕育兴安盟大米。
第26届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上
全球38国5136份稻米同台比拼
最终,兴安盟大米
拿下特别优秀奖
成了国际“明星米”
兴安盟大米系列产品。
这奖分量不轻
堪比稻米界“奥斯卡”
兴安盟大米能胜出
不仅仅是“天生丽质”
还有“后天努力”
这里有嫩江水灌溉
黑钙土滋养
光照足、温差大
好水土养出好米
颗粒饱满、口感软糯、香气浓
同时
当地推绿色种植
少用化肥农药
“稻渔共作”“鸭稻共养”
还有全链条质量追溯
每粒米都安全优质
“稻—虾”共生田。
以前优质米看南方
现在兴安盟大米证明
北方也能产世界级好米
如今它已走出内蒙古
香飘全国
甚至海外
兴安盟大米加工车间。
养鲨
玉米高产
大米获奖
……
内蒙古农业近年多点开花
这背后
是科技赋能
是农民实干
更是农业转型的生动注脚
未来
还会有更多惊喜
续写“从草原到世界”的故事
文案:张璐
统筹:贺嘉琦
监制:赵静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草原云
编辑:孙丽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