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湘超”怀化队远征侧记①|跨越400余公里!只为家乡荣光)
“湘超”怀化队球迷集结,准备远赴株洲为队员加油。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雷文霞 株洲报道
10月12日清晨,深秋的寒意已悄然弥漫,但在怀化市鹤城区体育中心,一股炽热的暖流正蓄势待发。
上午10:00,载着来自怀化各县市区共150名普通球迷的大巴准时启动,开启了一段跨越400多公里、耗时6个多小时的“远征”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夜幕降临后的株洲市体育中心,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为当晚“湘超”联赛中征战的家乡球队——怀化队,摇旗呐喊,倾尽声浪。
文明为盾,彰显五溪风骨
怀化球迷的远征,不仅带着满腔热血,更怀揣着对文明的坚守。
今年刚满60岁的吴传英,是此行年纪最大的球迷。他坦言,自己最初对足球并无了解,但自从跟随队伍去了客场岳阳观赛,就被深深震撼。“那时虽然输了球,可大家没有沮丧谩骂,而是一起默默收拾看台上的垃圾。那一刻,我感到特别自豪!咱们怀化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质,绝不能丢!”自此,怀化队的每场比赛,他都未曾缺席。
这种文明观赛的理念,早已融入球迷协会的日常。
队长“小黑”认真地说:“以前出门说走就走,现在带队远征,我包里必备的就是垃圾袋。”他以身作则的态度赢得了队友们的敬佩。
球迷杨大哥补充道:“更佩服‘小黑’的嗓子!每次加油都喊到嘶哑,下场休息好了,又接着喊,这股劲头真让人动容。”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场足球赛,同样是展现怀化人民昂扬精神和良好素养的舞台。以球为媒,情感在互动中升华,文明在细节中闪光。
乡情为帆,无惧征途漫长
400多公里的路途,6小时的颠簸,对任何人而言都非易事。
然而,当车厢里弥漫起熟悉的乡音,当共同的目标在心中燃烧,漫长的路途便成了凝聚乡情的纽带。
球迷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家中带来的食物,交流着对球队的期盼与战术分析,车厢内洋溢着既兴奋又坚定的氛围。
这不仅是场球赛,更是一次乡情的跋涉与集结。甚至在株洲当地,也有近300名怀化籍老乡闻讯赶来,准备在赛场内外汇成红色的海洋。
球迷杨金荣选择了更为便捷的高铁前往株洲,但他心中的激情丝毫不减,一首即兴创作的《我是球迷》打油诗,是他献给家乡球队最朴素的战歌。正如一位老球迷所言:“场上踢的是球,台下连的是咱怀化人的心!”
热爱为火,汇聚万千微光
在这支“远征军”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家乡球队的热爱与支持。这份热爱,超越了年龄、地域甚至职业的限制。
19岁的张赫源,这位来自大连的专业鼓手,因在怀化学院求学而结识了球迷协会。“既然在这里,有一份力就发一份光!”
作为“异乡人”,他对怀化队的支持却无比坚定。每次客场征程,他都全程参与,更将大连成熟球迷文化的经验——如助威歌曲、组织管理等——带到了怀化。漫长的旅途颠簸辛苦,他却坚定地说:“六七小时车程我完全能克服!怀化球迷的热情感染着我,我会和大家战斗到底!”
同样令人动容的付出,闪耀在众多普通球迷身上。
球迷陈昌衡介绍,队伍中有从篮球迷“转行”而来的,有父亲追随着场上拼搏孩子的身影的,还有本身就是资深球员前来助威的。
辰溪球迷杨知昀经营着一家餐饮店,为了不错过怀化队的每一场比赛,他数次选择全天关门谢客,追随球队辗转各地。就在远征株洲的前一晚(10月11日),为了满足老顾客想吃鸭子的需求,他凌晨五点便起床精心烹制,随后便马不停蹄赶往怀化市区与远征军汇合。
26岁的潘少雄,是土生土长的怀化小伙。得知家乡有了“湘超”队,他二话不说,于9月3日返回怀化。“怀化队的每一场球,我都在现场!为此已经请了一个多月的假。”在球迷协会中,他默默承担着远征物资保管的重任。“喜欢足球,更想为家乡呐喊!有球迷的地方,就该有属于我们的文化!”他甚至已经开始计划,明年可能需要请更长的假,全程支持怀化队的赛季征程。
自7月底怀化队球迷协会成立至今,短短两个多月,这支队伍已汇聚了约600名志同道合的伙伴。协会的愿景很朴素:壮大队伍,吸引更多人加入,共同塑造属于怀化的、独具特色的看台文化。
车轮滚滚,载着150颗滚烫的心。6个多小时的车程,在乡音的交流、食物的分享、相互的鼓励中悄然流逝。当夜幕笼罩株洲,体育场的灯光亮起,长途跋涉的疲惫瞬间被即将爆发的激情取代。怀化球迷“远征军”,终于抵达“战场”。
记者手记:
跟随怀化球迷远征株洲,我被一种朴素的坚韧深深打动。400多公里,6个多小时,对于追星的狂热或许值得炫耀,但对于一群普通的怀化市民——小店主、大学生、上班族来说,这份执着背后,是对家乡最深沉的爱与归属感。他们克服路途遥远、时间冲突、生意暂歇、工作请假的现实困难,不为名利,只为那绿茵场上代表“怀化”二字的拼抢身影能听见家乡的声音。
这份热爱,根植于乡土,践行于日常,升华于文明。它超越了简单的胜负,是关于身份认同、集体荣誉和精神家园的深情奔赴。当“五溪铁军”的呐喊在异乡的夜空响起,我们看到的是体育如何以一种最接地气的方式,凝聚人心,照亮平凡生活里的微光,书写着属于普通人的、滚烫的家乡故事。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雷文霞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nograb/646954/56/153465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