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旧改+未来社区”融合改造 让萧山老房子迎来新生活)
01百尺溇社区通过2023年“旧改+未来”工程,两年内释放8100平方米空间,改造6100多个凸保笼和750多个自行车库,实现环境焕新。
02社区新增286个汽车车位和35处电瓶车充电点,解决居民停车难题,提升生活便利性与幸福感。
03百尺溇打造“1256”服务生态,涵盖五大功能板块和六项具体服务,推动老旧小区向全龄友好社区转型。
04萧山区累计完成620万平方米住宅更新,惠及20多万群众,拆违盘活3.7万平方米低效空间,相当于88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052024年萧山投入272.59亿元推进城市更新,2025年计划再投入285.95亿元,推动“好房子”建设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以前这一块儿大家都绕着走,哪想得到现在能这么热闹、敞亮!”
早上7点,53岁的方仲飞从萧山区城厢街道百尺溇社区食堂买回热腾腾的早餐,路过口袋公园时,看着邻居们在崭新的健身器材上舒展身体,她忍不住驻足感慨道。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堆满杂物、蚊子满天飞的自行车库,如今绿植错落、器材齐全,成了她和其他居民早晚锻炼的好去处。
方仲飞和邻居们在锻炼。记者 滕一韬 摄
作为“萧山城市原点”的老社区,百尺溇曾深陷公共空间匮乏、设施陈旧、服务缺位等困境,是老旧小区难题的典型代表。“过去家家户户都装保笼,一楼搭建的天井甚至比路还宽,环境乱糟糟、车子也难停,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想要出门玩一玩坐一坐的地方也没有,一些老邻居后来都住到了别的地方去了。”住了20多年的方仲飞也一度动过想要搬走的念头。
被盘活的空间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记者 滕一韬 摄
2023年,萧山区将百尺溇列为“旧改+未来”工程试点,以“配套盘点+空间盘整+资源盘活”的整体思路,精准发力破解难题。从2023年7月到2024年12月,方仲飞看着社区一点点“拆”出了空间:6100多个凸保笼被拆除,750多个自行车库清退,218个私占天井恢复公共属性,足足释放出8100平方米的空间。
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记者 滕一韬 摄
“旧改不只是简单的‘刷外墙’,而是要把‘民生痛点’变成‘幸福支点’。”萧山区城厢街道相关负责人的话,如今在百尺溇的每一处细节里都能找到答案——拆除自行车库、违规天井后,不仅腾出空间建了35处电瓶车充电点,还新增286个汽车车位,方仲飞的老姐妹现在开车来探望,“家门口就能停,不用再兜圈子,几分钟就能上楼”;闲置角落打造出2处口袋公园、3处健身场所,成为了“家门口的小美好”;C级危房通过专业加固改造成养老照料中心,让“险房”变“暖房”;就连改造中发现的老建筑构件,都被重新用于陆氏祠堂的修缮,留住了萧山的“城市记忆”。
明亮的党员驿站内老人们天天来这读报、聊天。记者 滕一韬 摄
更让方仲飞惊喜的是“改”出来的新活力。原先的废弃空房有的变身藏书千册的共享书房,有的改造成党员驿站,“家门口就有阅读的好去处,环境也很惬意舒服。”癸卯・霖等7家咖啡馆相继入驻,小红书上搜“百尺溇”,满屏都是“老巷子里的慢时光”,“社区里现在多了不少年轻面孔,大家都说‘比写字楼旁边的公寓有烟火气’。”与此同时,保留社区食堂、服务驿站、家电维修、裁缝店等专为老年群体打造的贴心设施之外,还因地制宜植入夜校、托育、24小时健身房等深受青年欢迎的新业态,让每类群体都能找到“专属幸福感”。
社区食堂、24小时健身房各类配套一应俱全。记者 滕一韬 摄
这样的活力,正是源自“旧改+未来”的深层设计和有机更新——不只是补硬件,更是造场景,通过“阵地整合+业态创新”,让老旧小区从“养老社区”变成“全龄乐园”。在百尺溇,这种“全龄友好”被具象化为“1256”服务生态:以1个社区中心为核心,依托“物业服务+社区治理”双主体,搭建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健康医疗、便民服务、休闲社交5大功能板块,落地助餐、托育、问诊、修补、培训、文娱6项具体服务。
社区迎来越来越多新业态。记者 滕一韬 摄
“以前总听人说‘好房子’就是面积大、装修好,现在才明白,‘好房子’是个大生态——房子安全了,环境变美了,服务跟上了,年轻人愿意来了,老邻居舍不得走了,这才是真的好!”方仲飞笑着说道。
社区危房改造成了养老照料中心。记者 滕一韬 摄
据悉,自2009年萧山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已累计完成620万平方米、近2700幢住宅的更新,惠及20多万群众。拆违盘活的3.7万平方米低效空间,拼起来能装满88个标准篮球场。百尺溇社区的“物业+养老”模式、全龄服务生态等经验,已被纳入萧山旧改政策推广清单,将在全区更多老旧小区复制落地。
百尺溇“物业+养老”一体化运营。受访者供图
“好房子”建设的背后,承载着城市发展的长远考量。近年来,萧山区积极践行“建改并重”双轨策略,打造“四好”城市新生态:既为新建住宅立“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品质标准,更给老旧小区谋“补短板、优服务、焕活力”的新生路径,让“好房子”不再是“新房子”的专属。2024年共计投入272.59亿元推进城市更新,2025年围绕宜居品质、创新智造、城市能级、公共空间、特色魅力、空间复合和绿色智慧七大行动26个方面计划再投入285.95亿元。
萧山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萧山将持续以“好房子”建设为牵引,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位一体深度融合,打造“以房焕城、以城聚人、以城兴产”的高质量发展“萧山样板”,把“好房子”的生态价值,延伸为百姓触手可及的生活品质和城市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