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I透明屏、智能眼镜、骨科手术机器人……东博会科技感拉满了)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正在广西南宁举行,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专馆成为全场焦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AI正在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赛道,也展现出区域产业链协同的广阔空间。
走进人工智能展馆,记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科技感拉满”。从消费级科技产品到工业级智能装备,覆盖服务、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一款透明屏吸引了不少外宾驻足。
印度尼西亚专业观众 安东尼·哈迪:我觉得很震撼,因为两个国家的人可以无障碍地沟通,而且是实时的,特别精准。我觉得很先进。
AI透明屏产品运营经理 王晨:可以支持37种语种,它主要是为一些公共服务的窗口,比如说像机场,酒店,因为会有很多的外国游客,就可以完美地去解决沟通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展馆里高科技消费产品的人气格外高。一款集成显示、摄像和AI翻译的智能眼镜,针对东盟多语种环境优化了算法,支持印尼语、泰语等互译。而在另一侧,骨科手术机器人展台也同样吸引了众多关注。
参展商 钟赣汶:可以看得到,我们设计好螺钉之后,它的机械臂能够快速执行到指定位置,能够沿着这个方向精准快速把螺钉给安装到位。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有领先的技术,东盟有广阔的市场,但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往往会面临市场准入问题。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推进,双方在标准与规则层面的互认正在加快,有望为企业产品落地东盟创造更便利的环境。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除了带着产品来的展商,不少企业还把服务和解决方案带到了中国—东盟博览会。
参展商 王臻:把我们很多对外贸易企业,它对各个国家的一些诉求进行AI分析,包括涉及在境外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内容。有一个服务贸易的合作平台,让我们国内的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更方便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