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畊宏+张家辉:《50而已》第六期以“双明星效应”破圈,重构中老年叙事)
在“流量碎片化”与“内容同质化”的当下,文化访谈类节目正面临“如何平衡明星效应与价值深度”的挑战。据《2025年中国电视综艺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有明星参与的访谈节目虽初始关注度较高。在此背景下,《50而已》系列访谈第六期凭借刘畊宏与张家辉的双向适配,既依托明星影响力吸引跨龄观众,又通过深度对话传递年龄无界的价值主张,成为明星赋能价值传播的典型案例。
作为从健身领域跨界健康生活理念传播的公众人物,刘畊宏此前通过《本草纲目》毽子操积累了覆盖全年龄段的受众基础,尤其在“打破年龄偏见、传递积极生活态度”上有较强的公众认知度,这与《50而已》“挖掘50+人生可能性”的IP定位高度契合。在《50而已》第六期节目中,不同于传统访谈主持人的中立提问,刘畊宏以“过往合作者+同龄观察者”的双重身份切入——他既了解张家辉的职业经历,能精准挖掘创作细节;又能以“曾面临中年转型”的个人体验,与嘉宾形成同频对话,让访谈少了距离感,多了亲切感。
节目中,刘畊宏的提问设计成为串联内容、引发共鸣的关键。他并未局限于新片宣传的表层话题,而是围绕61岁仍保创作力的核心,层层深入设计问题:从“《赎梦》创作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到“体力与创作热情如何平衡”,再到“对中年演员职业转型的看法”,每个问题都既贴合嘉宾经历,又指向50+群体的普遍困惑。当张家辉分享“通过运动保持状态、与年轻演员交流学习”时,刘畊宏还巧妙结合自身健身领域的经验,补充“适度运动对中老年精力管理的重要性”,让对话从“个体经历”延伸至“普适建议”,提升了内容的实用价值。
张家辉的嘉宾特质与刘畊宏的主持引导形成互补,共同强化了节目的价值传递。作为61岁仍活跃在影视一线的演员,张家辉本身就是“打破年龄偏见”的鲜活案例——他在《赎梦》中的创新创作、拍摄期间的坚持与突破,为“中老年职业突破”提供了具象样本;而其分享的“对表演的敬畏心”“终身学习的态度”,则超越了行业界限,成为所有年龄段观众都能借鉴的人生理念。刘畊宏在对话中精准捕捉这些价值点,并通过总结、追问的方式将其放大,如在张家辉提及“热爱抵岁月”时,他顺势引导:“这种热爱,是否也能给面临中年焦虑的观众一些启发?”让嘉宾的个人感悟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共鸣。
从行业价值来看,《50而已》第六期通过刘畊宏与张家辉的双向赋能,为访谈类节目提供了明星与议题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一方面,明星的真实经历为议题提供了可信度支撑,避免了价值传播的空洞化;另一方面,议题的深度挖掘让明星影响力突破娱乐范畴,实现了个人IP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此次,刘畊宏与张家辉的合作,既让《50而已》IP的核心主张进一步深化,也为行业提供了如何用明星效应讲好价值故事的新范本——当明星放下“光环”,以真实姿态参与深度对话,内容便能突破年龄、行业的界限,真正触达观众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