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中安时评:以光影为桥,“金熊猫”让世界读懂中国)
9月13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金熊猫盛典在四川成都举行,第二届金熊猫奖共计27个奖项归属揭晓。据悉,第二届金熊猫奖面向全球共征集了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影视作品。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获最佳动画片奖,《还有明天》获最佳影片奖,《山花烂漫时》获最佳剧集奖,《新荒野》获最佳纪录片奖。
这场承载着全球影视人期待的国际文化盛事,绝非单纯的奖项评选,而是中国以影像为桥,向世界传递真实声音、讲述动人故事的窗口。它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光影交错间触摸中国的温度,读懂中国的模样。
“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核心是让世界看见真实的中国。”评委会电视剧单元主席马尔・杨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承,还是当代社会里的民生百态,只要能展现中国的真实面貌、传递中国的价值理念,都能在这里找到展示的舞台。《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现代视觉技术将东方神话的魅力洒向世界,《驻站》折射国家铁路建设、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成都大运会》凸显四川作为国际赛事承办地的组织能力与文化魅力,《山花烂漫时》讲述张桂梅校长克服困难创办全免费女子高级中学的历程等等。这些没有宏大口号的故事,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与事件,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良与坚韧,读懂中国发展道路背后的文化基因。
最动人的中国故事,往往藏在最朴素的烟火气里。125项提名建议名单,是这座“影像之桥”的坚实基石。这份涵盖多国家、多领域的名单,既展现着全球影视创作的多元风采,更让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独特吸引力。镜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在影像中鲜活呼吸的文化符号;画面外,乡村全面振兴的田野上满是希望,科技创新的实验室里闪耀光芒,生态文明的画卷中尽显和谐,当代中国的发展活力通过真实场景扑面而来。这些作品用鲜活的人物、真挚的情感打破文化隔阂,让全球观众在共情中看见一个立体、多元、真实的中国。
这座“光影之桥”从来不是单向通行的通道,而是双向互动的文化驿站。“金熊猫”奖不仅邀请了全球知名的影视创作者、评委参与其中,还与多个国际影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创作、人才培训、作品展映等活动。例如,部分提名作品就是中外合拍的成果,中国创作者与国际团队携手,将中国故事与国际表达方式相结合,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又采用了国际观众易于接受的叙事手法,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润物细无声”。
如今,这只 “金熊猫” 正带着中国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2024年以来,金熊猫奖走进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推广,真正成为“世界的金熊猫”。在联合国总部,金熊猫奖亮相“太阳之光——古蜀文明与世界”展览;在意大利罗马的“金熊猫奖·意大利之约”交流会上,金熊猫奖邀请各方进行文明间对话;在第35届香港书展上,金熊猫奖成为文化交流的全新话题和纽带……这种 “走出去” 与 “引进来” 结合的模式,既让全球观众接触优秀中国影视作品,也将国际佳作引入中国,让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碰撞融合中焕发新活力。
好故事没有国界,真实的情感能跨越一切距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渴望的不是空洞的宣传,而是有温度、有质感的真实叙事。金熊猫奖恰恰抓住这份需求,以影像为桥,将中国的历史底蕴、当代活力、人民期盼一一呈现。它不急于改变他人认知,而是用故事的力量,让世界自然而然地读懂中国。读懂传统文化为何历久弥新,读懂中国发展为何势不可挡,读懂中国人民为何对未来满怀信心。
当下,这只“金熊猫”正振翅欲飞。我们期待的不只是一场影视盛宴,更是一次跨越国界的深度对话。相信随着这座“影像之桥”愈发坚固宽广,中国故事将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也将以更客观、更全面的视角读懂中国,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