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魂”与“绿韵”的时代交响 ——— 井字镇兴村富民新路径)
出版日期:2025-07-14 字数:1576 字体:小 中 大
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兵田 通讯员 龙良红
曙光初染云峰之巅,云端·紫云峰度假村的民宿露台上早已站满翘首以盼的游客。群山之巅,一轮红日磅礴而出,点燃天际线的霞光,也映照着山道上络绎不绝的车流。山脚下,约溪村的耕读园里童声鼎沸。这幅客似云来、生机盎然的画卷,正是双峰县井字镇以田畴为根、文韵为魂,山水聚人气,铺就富民兴村的生动写照。
“红魂”耀山乡,信仰照征程
6月6日,在蔡和森、蔡畅故居游客服务中心内,井字镇“和森故里·红色井字”微党课决赛在热烈氛围中落下帷幕。来自双峰五中、井字镇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学生代表以及镇机关的年轻干部,共计10组选手同台竞技,他们以“小切口”展现“大情怀”,用“微讲述”传递“强信仰”,让蔡和森同志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鲜活光彩。
双峰五中青年教师团体凭借《续写跨越时空的青春誓言》脱颖而出,荣获冠军。这支由3名“90后”教师组成的团队,以独特的“提问式互动”开启党课。随后,他们从蔡和森“少年立志救中华”的求学历程讲起,继而谈到其“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最后讲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牺牲精神,层层递进,叙事娓娓动听。最后,他们以原创歌曲《乾坤少年蔡和森》收尾,激昂的旋律与质朴的歌词相融合,将历史的厚重感与青年的蓬勃朝气完美交织,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听觉与心灵冲击。
这创新的“校地协同”微党课模式,让井字镇的红色血脉不再停留书本,在新时代焕发育人光芒,化为可触可感的信仰之旅。
文化铸魂影响力日渐扩大,井字镇在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同时,努力提升基础设施,“铸魂”又“塑形”。2024年,以娄底市第三届文旅大会为契机,该镇对蔡和森、蔡畅故居周边设施进行提质升级,新建游客服务中心2562平方米、旅游厕所6个,故居配有2名专职讲解员,游客服务中心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和森红”微党课宣讲。
铜梁山麓的农会旧址,则有另一番动人景致。细雨微濛中,讲解员站在修复一新的农会旧址前,为年轻党员讲述《彭子耕烈士的马灯》。他高举复刻的马灯,昏黄光影映着斑驳土墙:“这灯,曾照亮地下工作者的崎岖夜路,更照亮了他们对党的赤诚!”雨丝沾湿衣襟,无人离去。党员们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山风裹挟着历史的誓言,在铜梁山谷久久回荡。
“绿韵”沁心脾,山水焕新机
夏日的风,从青黛色的山峦背后骤然涌出,横行过井字镇万亩双季稻示范片田野,把田畴上碧绿的稻禾搅动成一片起伏的绿海。
在约溪村“天天耕读园”,城里的孩子乐乐初来时,捏着鼻子嫌弃泥土“脏兮兮”。农事老师老彭递给他一株嫩绿菜苗,说:“孩子,你试试,给它安个家。”乐乐犹豫着蹲下,小手笨拙地刨开泥土。几天后离园,他一步三回头,追着老彭喊:“彭爷爷,帮我看看苗苗喝水没!”泥土的芬芳与收获的期待,在孩童心中悄然埋下自然的种子。
开业仅2个月,这方农文旅融合成的小天地已迎来200余人次体验。井字镇的绿水青山,正化为诗意栖居的休憩地,升腾起蓬勃生机。
“去年试营业时,我们忐忑不安。如今,周末订餐得提前半月。”云端·紫云峰度假村餐饮部负责人指向远处露营区星罗棋布的帐篷告诉记者,节假日一位难求。
据悉,蔡和森、蔡畅故居单日访客屡破千人大关,记录不断刷新;云端·紫云峰假日爆满,500余辆汽车汇成蜿蜒长龙;短短数月,全镇游客总量突破10万,旅游收入节节攀升,直接带动100余名乡亲在家门口捧上“文旅饭碗”。农文旅融合,正为井字镇百姓铺就一条坚实的富民路。
如今,井字镇人正接过这精神的灯火,以山水为纸、以红绿为墨,一笔一画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文旅长卷———那卷中,有历史的回响,有山水的清音,更有无数寻常百姓家被点亮的温暖灶火,在湘中大地上升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