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北京一男子将地下室改成大鱼池!楼上邻居长期失眠,被锦鲤“整疯”

0
分享至

据央视新闻6月20日报道,北京昌平的李先生住在某小区的一楼,他家楼下是另一位业主的储藏间。

2024年初,李先生觉得地下室不断有噪音出现,他下楼一看才发现,原来楼下的地下室突然被邻居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养鱼池用于饲养锦鲤。

李先生和家人不堪噪音之扰,于是找到邻居姜先生,想让对方拆掉这个鱼池,双方为此开始了一场诉讼。

地下室改养鱼池惹怒邻居

据李先生介绍,他和爱人是2017年购买的这间房屋,老两口为了安静和方便专门选的一楼,一直以来居住都较为舒适。直到2024年初,他家楼下另一位业主姜先生的地下室突然改建成了一个大型养鱼池,从此噪音便时刻不绝于耳。

鱼池中养了多条锦鲤

李先生与姜先生是住在同一个单元的住户,李先生住在一楼,姜先生住在四楼。由于姜先生酷爱养鱼,家中饲养了多条名贵锦鲤,可随着鱼长大,家中的养鱼缸逐渐无法承载,姜先生便想到了自己在购房时一同购买的位于地下一层的地下室。

在地下室改建前,姜先生在小区物业进行了报备,不过,位于这间地下室正上方的一楼住户李先生一家对此却并不知情。

在改建养鱼池的过程中,姜先生还购买安装了用于养鱼的专业设备,包括过滤泵、增氧泵、大功率排风扇和排污泵。

经过一番精心改造,2024年1月,姜先生地下室的养鱼池正式启用,主要放置他饲养的几条名贵锦鲤。

图为地下室的养鱼池

养鱼池花费了姜先生不少心血,可随着它的投入使用,李先生一家的生活开始受到影响。

李先生向二审法院提交了妻子因为噪音失眠去医院就诊的记录,承办法官在勘验现场的过程中也对此进行了详细了解。

据李先生说,为了解决噪音问题带来的影响,他曾与姜先生沟通。

双方多次交涉,矛盾逐渐变大

李先生认为,自己与家人居住的安宁环境被地下室突然改建的养鱼池彻底打乱,噪声让他们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休息,这让他们觉得备受煎熬。为此,李先生与姜先生进行了多次交涉,可两家人的矛盾却逐渐变大。

起初,李先生提出受到噪音困扰的问题后,姜先生对地下室以及养鱼池的相关设备进行了改造。

  • 姜先生委托诉讼代理人王超:加装了隔音棉,然后把相关的有功率的设备购买噪音最小的。

  •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郭仁鑫:根据当时双方反映的情况,声音的确降下来了,但从原告的反馈来说,没有达到让他听不到声音的程度,所以他认为没有改善,还是长期失眠。

  • 相关部门人员上门了解情况

    此后的一段时间,李先生多次找到小区物业、居委会等有关部门进行介入,并希望姜先生能够将鱼池彻底拆除。

    姜先生认为,自己改造鱼池没有不合规的地方,此外,由于改建养鱼池投入的成本较高,刚刚投入使用便被李先生要求拆除,他也无法接受,双方的关系因此逐渐恶化。

    矛盾僵持不下,李先生最终选择把姜先生起诉到了法院,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姜先生拆除地下室内的养鱼池及相关设备。

    养鱼池相关设备产生噪声是否超标?

    案件一审时,李先生主张鱼池及相关设备产生的噪音对他房屋内的噪声分贝有明确影响,而被告姜先生则认为这是原告的心理作用。就这样,一审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启动了司法鉴定。

  • 郭仁鑫:最终的鉴定结论认定,楼下地下室产生的噪音,给楼上造成的噪音提升,没有超过相应标规范的标准。

  • 鉴定结论认定楼下地下室产生的噪音未超标

  • 郭仁鑫:原告对鉴定结论是不服的。原告提出两个意见,第一,当时鉴定的时候没有让他进入地下室,所以他认为鉴定的过程有问题。第二,他认为鉴定虽然不超标,但是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认为鉴定人员得出来的结论并不是非常客观,而且不能完全体现楼上受到的噪声影响,尤其是在夜间,声音会更明显。

  • 图为池中的锦鲤

    此外李先生认为,姜先生修建鱼池在地下室大量存水的行为也会对房屋安全造成隐患。因此,李先生坚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并在一审时当庭拒绝了法庭的调解。

    2024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对这起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判决被告拆除养鱼池及相关设备。

    • 第一,噪声对于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 第二,生活安宁是应该优先得到保障的,被告基于个人的爱好是不应该凌驾于别人的生活安宁之上的。

    • 第三,被告修建过程当中,包括改造排污口、给地下室注入大吨位水体,对于整个的地下室的安全是有影响的,从安全的角度也应该拆除。

    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姜先生不服一审判决结果,提起上诉,案件进入二审。

    二审法官在进行现场勘验时注意到,在地下室所有设备全部开启的情况下,李先生房屋内的噪声分贝有明显变化。

    二审法官在进行现场勘验

    2025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进行了二审开庭审理。

    庭审中,李先生坚称,只有将鱼池彻底拆除才能解决他和家人长期的失眠问题。而姜先生则认为,养鱼池投入大,且鱼体不易迁移,所以拆除鱼池的必要性不足。

    为了缓解双方针锋相对的情绪,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二审法官当庭询问了双方对于调解的意愿,积极尝试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庭审中,上诉人姜先生一方表示,可以考虑法院提出的调解方案,这也让双方针锋相对的氛围有所缓解。

    二审承办法官郭仁鑫认为,从缓解邻里矛盾、排除安全隐患、解决执行难等多个角度考虑,这起案件或许调解才是最优解。

    开庭前,法官也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了多个调解方案,不过双方均没有达成一致。而这一次虽然没有当庭调解成功,但是上诉人姜先生一方态度的变化还是让承办法官看到了这起案件能够得到调解的希望。

    法官考量鱼体迁移执行难度

    对于鱼体本身在迁移过程中的存活问题,二审法官也进行了细致的考量。

  • 郭仁鑫:鱼体是活体,对于活体的执行肯定是存在一定的障碍,因为这些鱼体本身就比较名贵,又比较庞大,如果说法院最终的结论是拆除,但是鱼体迁到哪儿?如何迁移?也会给后续的执行法官造成一个难题,我们认为调解解决这个问题是最优解。

  • 这次开庭后,承办法官郭仁鑫与上诉人姜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阐明了姜先生改建鱼池的行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李先生一家受到的噪声影响问题,也希望姜先生可以换位思考。

    上诉人姜先生表示同意将鱼迁走后,法官与被上诉人李先生也进行了沟通。

    经过多轮沟通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方案,困扰双方一年多的矛盾心结最终得以解决。

    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2025年4月28日,双方在法院签署了民事调解书,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姜先生于2025年5月30日前将养鱼池内的鱼全部运走,相关设备停用。并于7月30日前将养鱼池及设备拆除,将地下室恢复原貌。

    来源 | 央视新闻  央视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女网红在大阪世博会公然露出私密部位,网友怒吼:日本之耻!快逮捕她!

    日本女网红在大阪世博会公然露出私密部位,网友怒吼:日本之耻!快逮捕她!

    日本物语
    2025-07-07 21:06:18
    国足不设防!20分钟丢2球,前国脚开炮,媒体人:差距显而易见

    国足不设防!20分钟丢2球,前国脚开炮,媒体人:差距显而易见

    奥拜尔
    2025-07-07 19:35:40
    贝克汉姆家大撕X再升级牵扯老幺小7?大哥将无视最爱妹妹14岁生日,却为老丈人大办寿宴?

    贝克汉姆家大撕X再升级牵扯老幺小7?大哥将无视最爱妹妹14岁生日,却为老丈人大办寿宴?

    英国报姐
    2025-07-07 21:34:45
    学生拒报清北,老师大怒解散群聊,家长:满眼都是利益的小人

    学生拒报清北,老师大怒解散群聊,家长:满眼都是利益的小人

    熙熙说教
    2025-07-06 18:26:25
    一秒天黑!济南突降暴雨开启“泼水模式”

    一秒天黑!济南突降暴雨开启“泼水模式”

    大象新闻
    2025-07-07 18:01:21
    原来她就是郭达的老婆,难怪郭达能上20次春晚,其实都和她有关

    原来她就是郭达的老婆,难怪郭达能上20次春晚,其实都和她有关

    春序娱乐
    2025-07-07 17:26:50
    男按摩师从业5年自述:行业潜规则,富婆都很开放,经常把持不住

    男按摩师从业5年自述:行业潜规则,富婆都很开放,经常把持不住

    程哥历史观
    2023-08-18 12:25:08
    中华田园犬禁养引争议 文化认同与管理逻辑出现冲突

    中华田园犬禁养引争议 文化认同与管理逻辑出现冲突

    金融界
    2025-07-04 10:29:28
    美记:乐福很快会被爵士买断 即将37岁的他预计优先考虑争冠球队

    美记:乐福很快会被爵士买断 即将37岁的他预计优先考虑争冠球队

    直播吧
    2025-07-07 23:22:16
    “没见过这么大场面”!外卖大战补贴升级,周末上演大爆单:能持续多久?

    “没见过这么大场面”!外卖大战补贴升级,周末上演大爆单:能持续多久?

    澎湃新闻
    2025-07-07 07:54:28
    集体重伤!世俱杯狂欢背后的代价,商业赛事成为球员的疲劳试验场

    集体重伤!世俱杯狂欢背后的代价,商业赛事成为球员的疲劳试验场

    国足未赢够
    2025-07-07 07:43:07
    离谱荷媒:德里赫特将和妻子离婚,因再无法忍受其生活方式

    离谱荷媒:德里赫特将和妻子离婚,因再无法忍受其生活方式

    直播吧
    2025-07-07 06:52:06
    25%,8月1日,特朗普先对日韩出手了

    25%,8月1日,特朗普先对日韩出手了

    新华社
    2025-07-08 07:08:04
    韩媒:容量3.5万人的韩国主场仅上座4426人 中国球迷数量远胜韩国

    韩媒:容量3.5万人的韩国主场仅上座4426人 中国球迷数量远胜韩国

    直播吧
    2025-07-07 21:34:28
    失望!全场8中1,打强队就露馅,球迷:怪不得郑薇一分钟不让她打

    失望!全场8中1,打强队就露馅,球迷:怪不得郑薇一分钟不让她打

    南海浪花
    2025-07-07 07:22:02
    烂大街的4种“中国式大妈穿搭”,显老土气还油腻,看看你是吗?

    烂大街的4种“中国式大妈穿搭”,显老土气还油腻,看看你是吗?

    白宸侃片
    2025-07-05 15:17:41
    李荣浩在常州热出双眼皮,网友:头一回见他的眼睛这么大!

    李荣浩在常州热出双眼皮,网友:头一回见他的眼睛这么大!

    鲁中晨报
    2025-07-07 18:24:08
    拒绝爆冷!德约逆转晋级辛纳收退赛大礼!

    拒绝爆冷!德约逆转晋级辛纳收退赛大礼!

    西门吹灰2020
    2025-07-08 06:19:40
    幼儿园铅中毒最新消息!“毒源”曝光,牵扯出学校背后更多猫腻

    幼儿园铅中毒最新消息!“毒源”曝光,牵扯出学校背后更多猫腻

    一家说
    2025-07-07 15:17:14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这事怪不了任何人,577万老人换谁也顶不住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这事怪不了任何人,577万老人换谁也顶不住

    南权先生
    2025-06-16 15:26:16
    2025-07-08 07:48:49

    头条要闻

    俄前交通部长开枪自尽 遗体旁发现内政部奖励的手枪

    头条要闻

    俄前交通部长开枪自尽 遗体旁发现内政部奖励的手枪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鹿晗状态回升账号恢复 演唱会公开表白

    财经要闻

    特朗普征税函第一波:日韩25%到40%不等

    科技要闻

    特斯拉股价大跌6.8%,马斯克再陷政治漩涡

    汽车要闻

    预售10.58万起/6秒级加速 零跑B01将于7月下旬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加沙停火首轮间接谈判无果而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