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寻梦和美乡村】涡河边的“穷村”何以逆袭?

0
分享至

(原标题:【寻梦和美乡村】涡河边的“穷村”何以逆袭?)

5月7日,安徽岳佳酱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零食。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5月7日航拍的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西瓜大棚。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样本意义

1.“小而土”。戴尧村因地制宜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和产业规划,找准了适合发展“小而土”的产业路子,带动了就业创业和群众增收。

2.“笨功夫”。村党组织强力引领带动,村干部苦干实干巧干,用“土法子”招商引资,用“笨功夫”服务企业,突破了皖北农村发展要素的制约,实现了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戴尧,位于亳州市蒙城县岳坊镇,一座涡河边默默无闻的皖北村庄。

如果不是在地图上搜索,人们甚至都不知道它位于哪个城市、哪个县。

过去,它常被称作“戴窑”。在2006年以前,戴尧村民一直以烧窑为生,一年只有半年粮,老百姓没有致富门路,被列为贫困村。人一穷,再加上无所事事,当地喝酒成风,村民常说:“别看俺戴尧穷,俺天天喝得脸通红。”

这个曾经缺乏资源、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乡村,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下,如今成了“先进村”“明星村”,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列为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对象,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26万元。

乡村有产业,干部有激情,群众有钱挣,发展有前景。

发展的格局打开后,这座皖北村庄实现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戴尧的“逆袭”是怎么做到的?背后有没有可复制推广的样本意义与经验做法?

“普通而普遍”的样本价值

仔细看戴尧,是非常普通的村子。

正是因为“普通”,在皖北显得非常“普遍”,它的身上有太多皖北农村的“影子”;而正是因为“普遍”,戴尧的发展历程具有样本价值。

这里是几乎没有资源的农村。地处蒙城县西北部,戴尧村没有皖南地区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可以历史文化底蕴招揽人气的旅游景点以及可挖掘利用的矿产资源,它所拥有的,只有农田。

这里是曾经靠烧窑艰苦度日的农村。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戴尧村窑场遍地,从东到西共有72座窑场,当地青壮劳动力一面在窑场打工,一面长途拉煤贩煤,到了窑场后卖掉,保证烧窑的燃料供应。

这里是人口“既多又少”的农村。目前,全村有4500多人,分布在23个村民组。但实际上,常住人口比较少,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农村剩下的多是老年人和妇女,这就造成曾经有很多耕地撂荒闲置。

这里曾经是“典型”的贫困村。2014年,戴尧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到了2016年实现“出列”,全村有脱贫户131户333人。

这些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在皖北很有普遍性。而戴尧之所以能改变命运,得益于党组织的强力引领带动与贴近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方法。

农业“三板斧”破题

农村发展,首先得靠产业。

对于戴尧这样缺乏资源的皖北农村而言,发展农业无疑是最稳妥、性价比最高的做法。

但搞农业面临两大问题。首先是地势问题,戴尧村地势低洼,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当地很多农民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这种地也叫“旱地”。

旱地倒是能种麦子,但问题在于,前些年小麦价格低,农民觉得种麦不划算,很多农田就“闲置”了,而附加值更高一些的水生作物种不了。

2016年,当地引进涡河水源,实施了“旱改水”项目,让万亩旱地变成了水田。

另外,土地零散地分散在农户手上也是一个问题。“旱改水”后,戴尧村将村民的土地集中流转到村集体,这为后续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海来的种植大户章健华正想在皖北地区找到适合种植莲藕的大片水田。

2017年,精明的他刚来到戴尧,用手握着当地的一抔土,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这里了。”

于是,章健华一举投资1600多万元,承包了3000多亩地,采取“公司+基地”等形式,打造莲藕产业基地。

章健华有丰富的种藕经验,他从扬州宝应引进藕种,种植淀粉含量高的“美人红”粉藕,这种鲜藕在上海、广东等地销量很好,是煲汤的首选。

每到7月中旬,就是藕的收获季,藕塘随处可见绿色的荷叶,工人只要用水枪往塘里打,藕就自动漂浮上来可供采摘了。

在戴尧,藕塘实现“一塘两用”:既种藕,也养虾。

“皖北的土‘粘脚’,很适合养龙虾。”章健华还将水田最大化利用,做起了“藕虾共养”。

藕塘里养虾,还不用喂饲料,龙虾吃碎藕就能长大。

种藕,技术要求高,资金和土地需求大。“旱改水”和土地集中流转解决了“地”的问题,外地老板解决了“钱”和“技术”问题,一套操作下来,实现了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发展的多赢。

章健华作为戴尧第一种藕大户,每年都给村里6万元分红收益,拉动当地就业几十人。如今,地租已经上涨到1000元/亩,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收益。

“这里治安不错,也没有人偷摘藕和龙虾,我现在到处和人说我是戴尧人。”章健华又签了8年的承包协议,他坦言,这里让他“不舍得走”。

更关键的是,莲藕产业解决戴尧村民的务工问题,近130户贫困户依靠万亩藕塘基地走出了贫困的行列。

除了莲藕外,戴尧村的西瓜种植也让村民增收。

2021年,浙江台州商人戴林辉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戴尧村党总支书记戴同阳见了面,当听说戴尧村有很多闲置地时,这位精明的浙商眼里放了光:“赶紧带我去那边看看。”

不久后,戴林辉承包了当地4300多亩地,成立王丰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去年开始种西瓜,还雇佣了好几百名当地村民打理西瓜大棚。

可能是和当地人同姓“戴”,更可能是因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这位一口浙江方言的南方老板,与当地村民相处尤为融洽。

“我经常和大家说,我在安徽的大本营就是在戴尧。”戴林辉说。

“藕虾共作”“莲渔共养”“莲蟹共养”、水面田螺养殖,利用三荒四边、光伏板下、道渠地种植中药材……在村党组织引领下,旱改水、土地集中流转、规划适应性产业,这“三板斧”下来,戴尧的农业搞活了。

“小而强、小而土,不贪大求洋,而是立足自身、因地制宜。”在戴尧村驻村第一书记瞿光普看来,农业是皖北欠发达乡村发展“破题”的关键,他还专门设计了几款黑小麦产品,打“传奇戴尧”的牌子,实行订单式生产,目前销售情况良好。

无农不稳。正是因为戴尧村因地制宜找准了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才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

“土法子、笨功夫”来拼深加工

如果说,一产对于农村来说有着“天然的禀赋”,那么发展二产,更多的是“从零开始”。

先拿招商引资来说,各地竞争都很激烈,工业企业凭啥落户到基础设施都不完善的小村子里呢?这需要村干部“智慧的争取”。

再拿营商环境来说,落地的企业怎么才能确保留住?企业提出的问题怎么解决?村支部就那几个人,平常事务够繁忙了,也不像市、县有专门的机构能服务保障,服务企业就得要有“豁出去的拼劲”。

这些,戴尧村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打法。这些打法的效果总结起来就几个字——“务实管用”。

早在2020年,戴尧村引进政策资金,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可园区建好了,企业从哪招呢?苦于没有资源的村干部,想到村子里有个人在湖南长沙创业,名叫戴新伟。

戴新伟原本不想回家投资,村党总书记戴同阳找到他的老父亲戴彪,打起了“老乡牌”。

“你回来干吧。”戴彪一句话,让戴新伟转变念头,成就了全村农产品产业园第一个企业——岳佳酱。

现在的岳佳酱,成为一家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还创办了颇有当地特色的“戴你飞”品牌。

不久后,在当地种植莲藕的章健华,把买藕的客户付磊介绍给村里。付磊一看,若在戴尧村生产加工藕食品,新鲜的原材料运输方便,这无疑节省了大量成本。

付磊创办了蒙城县肯多司食品有限公司,专门生产与藕相关的休闲零食,比如藕片、藕盒、藕丸等。生意便越做越大,产品还出口日本等国家、地区。

就这样,通过打“老乡牌”“人情牌”等看似很“土”的办法,这个村子里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慢慢聚集起厂子和人气来。

企业招引进来只是一小步,后续的保障服务才是更大的考验。

比如肯多司这样的食品加工企业,每生产一种食品,就要办理相应的生产许可证,这得要村干部不怕麻烦地帮着协调处理。

再比如,企业进驻后,用电、用水、用气都要村里操心。戴尧村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就不足,要确保生产就得加紧追赶。

冬天下着大雪时,村干部帮着装电线杆、变压器;厂房设备在村口进不来,村干部连夜跑去拆护栏;企业要用天然气,村干部到处协调,让戴尧村成为全县第一个通天然气的村子……在平日里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村干部们加班加点的付出,几乎已成家常便饭。

最麻烦的,就是钱的问题。

企业缺流动资金,村干部帮着协调银行、信用社贷款。有的村干部甚至抵押自家房产帮企业贷到款,有的村干部帮着“垫钱”。第一书记瞿光普是省担保集团的干部,他借助省担保集团平台助企纾困,多次协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那些年,真是一把辛酸泪。”回忆起前些年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时的艰辛,戴同阳感慨地说。

看起来,戴尧村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用的都是“土法”“笨招”,但就是这样“打法”,是皖北农村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村党组织凝心聚力,党员干部苦干实干,下定决心要保障企业生产的劲头,都对皖北其他乡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就业创业“授之以渔”

5月的清晨,天亮得很早,7点刚过,戴尧村便“热闹”起来。

骑着“电三轮”的村民成群结队,乐呵呵地出门,他们都有一个目的地——劳务“早市”。

一方面,乡村环境治理、企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该村又有不少人在家“闲着没事”,这个“早市”可是解决了当地用工的大问题。

戴尧村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给村民提供的岗位既有公益性的保洁环卫岗,也有果蔬基地的临工岗,村民按日结钱,有事可做、有钱可赚。

“早市找个活,一天能挣八十多”,成为村民们的口头禅。

在亿家洁清洁用品有限公司,70多岁的王朝先和张松玲老夫妻一大早就过来上班了,他们只要做做手工活、编织扫帚面,一天就能有五六十元收入。

“俺俩加起来,光工资一个月就有三四千文(元),再加上养老保险、地租,日子过得悠哉得很。”张松玲深知,自己和老伴70多岁还能在家门口找个赚钱的事干,是件多么知足的事。

“以往儿女要给俺钱,现在俺们不仅钱够花,有时还给他们钱哩!”开朗的王朝先笑着说。

生产环卫扫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正是因为农村有剩余劳动力且价格低,厂子建到村里再合适不过了。亿家洁公司老板姜飞是从隔壁村来这里投资的,他来时,村里就已建好了厂房,设备原料运来就能开工。

“扫帚制作很简单,就是扎、剪、编,农村妇女、老人一学就会,熟练的工人一天能干个150多元。”姜飞对村里的发展环境颇为满意。

家门口的岗位,给村民们带来的是充实感、获得感,也有安全感。在村干部看来,村民们在这里上班感觉更“仗胆”(放心),有村子老乡们“罩”着,老板不敢欺负他们,自己还能照顾家人。

企业多了,岗位多了,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村民们还拿到了更多分红。这些年,戴尧村村级集体经济投入各类公益事业65万元、累计为农户分红21万元,让“看得见”的集体经济变为“摸得着”的红利。

在村“两委”的帮扶引领之下,有的人找到了工作,有的人就地创业,成了老板。

5月初的皖北,小麦处于扬花抽穗关键期。种植大户戴廷华正在给麦田打药,他家的种植面积有600多亩,成为村子里第一种植大户,每年能挣上三四十万元。曾经干过烧窑工人、窑场老板的戴廷华实现了成功转型。他始终认为,种地是最让他感觉踏实的事。

这一刻,“85后”的蒙城中丽塑料制品厂负责人戴振正在厂子里和员工们一起搬运产品。作为本村人,他在浙江打工多年后回乡创业,雇了十几个村民,生产塑料制品。厂子虽不大,但能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帮助乡亲们增收,令他倍感满足。

村子另一端,养殖户戴钢华正在家里的猪场喂饲料,他养了几百头猪,成为村子里的养殖大户。他家的不远处,是“老哥们”戴怀良的猪圈,戴怀良因残疾曾被列入贫困户,因养猪而摆脱贫困,戴钢华是戴怀良的“养猪师傅”,时不时教他技术。在他们看来,没想到人老了,日子还越过越好。

产业起来了,就业创业便活络了,提供了大量实打实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真的能改变一个人、一座村的面貌。

人一旦摆脱了“穷闲”,变得有事干、有钱赚,心气就顺了,精神面貌就更好了,基层矛盾也便少得多,发展的劲头便起来了,这种“一顺百顺”的境界,对于皖北的欠发达农村而言,尤为珍贵。

用戴同阳的话总结,这些岗位把村民“从酒场拉到工厂”。

夕阳西下,静谧的涡河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5天的调研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这座皖北小村里,人们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是改变贫困现状后的自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对家乡振兴发展的期许。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里的“庄周梦蝶”故事写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千年后的今天,在庄子的故里——蒙城,这座涡河边的小村庄已然发生“蝶变”,越来越多的戴尧人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寻梦、追梦、圆梦。

(本报记者 王弘毅)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黄脸龅牙,却要硬演“古装第一美女”,究竟谁的审美出了问题?

黄脸龅牙,却要硬演“古装第一美女”,究竟谁的审美出了问题?

慕容梓宜
2024-06-02 22:35:54
中国女排0-3意大利!谁是输球罪魁祸首,数据一目了然,仅1人高分

中国女排0-3意大利!谁是输球罪魁祸首,数据一目了然,仅1人高分

侃球熊弟
2024-06-02 21:48:37
网传广东某高校2024年本科就业率41.6%,一些文科专业就业率为0?

网传广东某高校2024年本科就业率41.6%,一些文科专业就业率为0?

火山诗话
2024-06-03 06:39:55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33:38
富豪默多克第五次大婚!穿高定西服精神又帅气,邓文迪小女儿缺席

富豪默多克第五次大婚!穿高定西服精神又帅气,邓文迪小女儿缺席

八八尚语
2024-06-02 23:11:36
6666,欧冠六冠王卡瓦哈尔、魔笛、纳乔、克罗斯获赠纪念球衣

6666,欧冠六冠王卡瓦哈尔、魔笛、纳乔、克罗斯获赠纪念球衣

懂球帝
2024-06-02 22:05:12
地方政府主导城投贷款买自己的地,比例2年涨3成,背后隐藏大雷

地方政府主导城投贷款买自己的地,比例2年涨3成,背后隐藏大雷

爆角追踪
2024-06-02 16:58:51
不满雪藏朱婷!名记3个“为啥”质问蔡斌:临场用人出于何种目的

不满雪藏朱婷!名记3个“为啥”质问蔡斌:临场用人出于何种目的

我爱英超
2024-06-02 21:44:11
印度考虑放宽中企以合资方式对印投资,这是“绞肉机”缺肉了么?

印度考虑放宽中企以合资方式对印投资,这是“绞肉机”缺肉了么?

不掉线电波
2024-06-02 18:25:13
泽连斯基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进行灵魂拷问,你们不能即当又立!

泽连斯基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进行灵魂拷问,你们不能即当又立!

刀刀说事
2024-06-02 18:53:43
误解蔡斌了?李盈莹解释弃用朱婷原因,大婷在场边举动能反映问题

误解蔡斌了?李盈莹解释弃用朱婷原因,大婷在场边举动能反映问题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4-06-02 23:52:44
财政部拟支持青岛等15个城市实施更新

财政部拟支持青岛等15个城市实施更新

齐鲁壹点
2024-06-02 20:15:05
被制裁了几十年,大局仍然稳定,靠啥?

被制裁了几十年,大局仍然稳定,靠啥?

新民周刊
2024-05-31 11:10:46
正在公示!首批15个城市,拟获中央财政支持

正在公示!首批15个城市,拟获中央财政支持

鲁中晨报
2024-06-02 11:55:03
今天,你掉进京东puls经典年卡坑里吗?

今天,你掉进京东puls经典年卡坑里吗?

记者医声
2024-06-02 14:09:31
很严重,很多人的工资已经发不下来了!

很严重,很多人的工资已经发不下来了!

霹雳炮
2024-06-02 23:22:49
麦迪质疑库里地位:少一位队友就无缘季后赛 他不是历史前十球星

麦迪质疑库里地位:少一位队友就无缘季后赛 他不是历史前十球星

罗说NBA
2024-06-03 07:01:31
民进党支持度暴增,最新政党民调显示:蓝白相加不敌民进党支持率

民进党支持度暴增,最新政党民调显示:蓝白相加不敌民进党支持率

侦姐有料
2024-06-02 11:23:15
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请菲方先回答四个问题!

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请菲方先回答四个问题!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6-01 13:27:50
起底特步家族背景,豪门联姻已成主流,热巴景甜都要看继承人眼色

起底特步家族背景,豪门联姻已成主流,热巴景甜都要看继承人眼色

萌神木木
2024-06-02 11:31:35
2024-06-03 09:12:49

头条要闻

牛弹琴:莫迪又大获全胜 他的手腕令对手叹为观止

头条要闻

牛弹琴:莫迪又大获全胜 他的手腕令对手叹为观止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马斯克凭借xAI再次成为世界首富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最难高考季来了

这些中年妈妈太会打扮了,剪短发还穿长裙,美得没有年龄感

旅游要闻

武侯祠开启“时光机”穿越到“那些年”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军事要闻

朝国防省:朝方将暂停向韩方投放垃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