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关键时刻,一大波外国贵客来到中国,部长们都要忙坏了

0
分享至

(原标题:关键时刻,一大波外国贵客来到中国,部长们都要忙坏了)

美国漫画,有点政治不正确,但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关键时刻,一大波外国贵客来到中国,简单梳理一下,真有一种“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

确实都是贵客。

领导人级别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将结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如果不是巴西总统卢拉突然生病,这几天他应该正在北京进行国事访问。

还有法国总统马克龙,他已经宣布,邀请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他4月初一起访问中国。

以李显龙为例。他27日中午已抵达广州,阵容相当豪华,除总理夫人何晶外,还有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贸工部长颜金勇、卫生部长王乙康、国家发展部兼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卫生部兼律政部高级政务次长拉哈尤等众多高官。

他上一次访华,还是2019年4月。这也是疫情之后,李显龙首次到访中国。

安瓦尔、桑切斯、卢拉,都是就任新职后首次访华。第一次,显然很不一般。

但来华的,显然也不是只有国家领导人,还有一大波全球重量级的企业家,他们的国际影响力,可不亚于领导人。

中国的一些部长,最近就格外忙。

看相关的网站,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日前就集体会见了一大批美友好团体和工商界人士,欢迎他们在春暖花开时节访华。

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则会见了苹果公司CEO库克、西门子总裁兼CEO博乐仁等人。


商务部长王文涛会见人员

商务部长王文涛尤其忙,看商务部网站,就最近这几天,他就见了太古集团、苹果公司、溢达集团、雀巢集团、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高通、开运集团、辉瑞、康宁、宝洁等10多家跨国公司的老总。

这还是不完全统计,还有很多中国部级官员在行动。

说实话,这样大规模的外国企业巨头访华,中国部长们这样热诚出面接待,反正我的第一感觉,罕见,相当罕见。

这也是2023年一股新风吧。

这么一大波贵客来到中国,我总觉得,至少传递了三个信号。


朔尔茨 资料图

信号一,世界越来越感受到中国大市场的魅力。

说一千道一万,利益,毕竟是第一位的。

记得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来访,随行的就有大众、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拜耳、德意志银行等几乎德国最知名的品牌负责人。

据说,最初有100多名德国企业家申请随行,但飞机上没那么多座位,最后朔尔茨选择了这12名德企掌门人。

为什么这么热心?

就是因为中国的市场魅力。所以,这些企业家的态度很明确,德国不能没有中国,不能和中国“脱钩”。德国工商总会总干事长马丁·万斯莱就直言,脱离中国将导致德国失去繁荣。

这次在访华前夕,李显龙也说,对几乎每个东南亚国家来说,中国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新加坡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新加坡非常重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所以,疫情过后,大批外国企业家纷纷到访中国,也是在发掘中国市场机遇,也是在以行动对“脱钩断链”表达不满。

信号二,世界确实想倾听中国的声音。

环顾全球,现在欧美银行业危机,硅谷银行倒闭,瑞士信贷卖身,德意志银行股价暴跌,欧洲人也是焦头烂额,也特别需要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配合。

尤其是乌克兰危机,中国领导人不久前对俄罗斯历史性访问,中国的劝和促谈角色,更给欧洲人极大震动,以至于一篇西方媒体的文章大标题就是:“欧洲领导人说:我们不能失去中国”。导语里有一句话,还很有动感,“现在欧洲领导人正在预订飞往北京的航班。”

为什么?

欧洲有强烈的紧迫感,欧洲毕竟不是美国,“他们尤其对中俄关系的巩固感到担忧,认为不能袖手旁观”。

西班牙马上接掌欧盟轮值主席国。桑切斯在出访前夕也公开表示:“中国是一个全球角色,所以很明显,我们必须倾听中国的声音。”

马克龙说得尤其更加直白:必须尽可能让中国站到我们这一边……所以,这一次,他特意邀请女主席冯德莱恩和他一起去北京。


马克龙和冯德莱恩 资料图

信号三,更展现了中国“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姿态。

最近中国政府的一系列作为,相信大家也看在眼里。

哦,补充一句,就在3月2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还见了荷兰阿斯麦公司全球总裁温宁克。

阿斯麦是世界光刻机巨头。美国最近胁迫阿斯麦禁止对华出口的事,相信大家都知道。

看商务部网站,王文涛就告诉温宁克,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愿为包括阿斯麦公司在内的跨国公司来华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并提供高效服务。希望阿斯麦坚定对华贸易投资合作信心,为中荷经贸合作作出积极贡献,并共同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双方还就阿斯麦在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什么意思?

我总觉得,短短一段话:1,展现中国改革开放态度;2,宣誓创造更好营商环境;3,让全球企业和企业家对中国放心;4,也是在做阿斯麦等企业的工作。

中国是中国,美国是美国。所以,华春莹贴出了一张对比图,一边是美国政客对TikTokCEO周受资的围攻,一边是苹果CEO在北京被热情欢迎。她诘问:哪一个国家对外国企业更开放?


华春莹发对比图

最后,还是我之前的感慨。

如果中国没有这么大的经济体量,如果中国经济没有蓬勃的活力,欧洲领导人会纷纷前来吗?跨国企业巨头还有那么大兴趣吗?

所以,对中国来说,还是要拼经济啊。强大而有韧性的中国经济,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还有,如果不是中国领导人最近对俄罗斯的历史性访问,如果不是中国最近劝和促谈的一系列作为,欧洲领导人会有这样的紧迫感吗?这么多国家领导人会纷纷联袂访华?哦,美国官员最近也来中国了。

什么是外交艺术?

这就是外交艺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了都是客,哪怕有分歧,都很正常,但见面沟通多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老交情了。

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这样的中国,何惧之有?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东决抢七大战收视峰值达到1420万 创TNT史上收视率第三高!

东决抢七大战收视峰值达到1420万 创TNT史上收视率第三高!

直播吧
2023-06-01 05:51:07
听说过捡尸吗?有些寂寞少妇,喜欢在醉酒后躺在酒吧门口等着被捡

听说过捡尸吗?有些寂寞少妇,喜欢在醉酒后躺在酒吧门口等着被捡

戎安鸽
2023-01-13 18:34:11
南京市将发放汽车、家电消费补贴促进大宗消费,最高补贴5000元

南京市将发放汽车、家电消费补贴促进大宗消费,最高补贴5000元

界面新闻
2023-06-01 11:33:43
拜登不想还中国6万亿美债,要留给下届政府,中方又搬回128吨黄金

拜登不想还中国6万亿美债,要留给下届政府,中方又搬回128吨黄金

厦门大师姐
2023-06-01 07:46:54
那个叫王石滚蛋的男人在哭泣

那个叫王石滚蛋的男人在哭泣

德林社
2023-05-31 15:47:19
28年前的天津血案:一巴掌打出10条人命,还牵连未出生的婴儿

28年前的天津血案:一巴掌打出10条人命,还牵连未出生的婴儿

苍山有雪
2023-05-18 11:25:38
碧桂园,要变天了?

碧桂园,要变天了?

房产那事儿
2023-06-01 07:56:08
奉陪到底!不到24小时,中方发出最后通牒:4天内必须离华

奉陪到底!不到24小时,中方发出最后通牒:4天内必须离华

小乐讲故事
2023-05-21 07:42:22
答辩现场,你的导师有多遭罪?“哈哈哈老脸丢光喽”

答辩现场,你的导师有多遭罪?“哈哈哈老脸丢光喽”

毕导
2023-05-30 17:03:39
事闹大了!民进党重大丑闻在台湾传开,蔡英文出面道歉也没用

事闹大了!民进党重大丑闻在台湾传开,蔡英文出面道歉也没用

海峡军武
2023-05-31 09:21:12
俄罗斯“木制无人机”参战!低端无人机,为何会成战争主角?

俄罗斯“木制无人机”参战!低端无人机,为何会成战争主角?

虎哥说航天
2023-05-30 19:07:19
2019年,泽连斯基第一次与普京见面照片,座位没暖热就紧张的喝水

2019年,泽连斯基第一次与普京见面照片,座位没暖热就紧张的喝水

欢乐娱乐君jun
2023-05-31 11:20:21
童谣的服装造型被专业人士批评,不适合有小肚子的人穿。

童谣的服装造型被专业人士批评,不适合有小肚子的人穿。

紫雨说娱乐
2023-05-30 21:03:41
中产作死三件套:房贷千万、配偶全职、娃读国际学校

中产作死三件套:房贷千万、配偶全职、娃读国际学校

天二萌宠社区
2023-05-31 18:08:04
突发!5月31号凌晨,又15人被查,其中有位“母老虎”判刑12年。

突发!5月31号凌晨,又15人被查,其中有位“母老虎”判刑12年。

加巴有布黄药师
2023-06-01 01:50:02
坏消息传来?苹果“印度工厂”全面撤退,是库克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坏消息传来?苹果“印度工厂”全面撤退,是库克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踏雪理财
2023-05-31 20:16:12
男性超过65岁,若还能坚持这4件事,或说明身体还算硬朗

男性超过65岁,若还能坚持这4件事,或说明身体还算硬朗

营养time
2023-05-31 00:22:28
日本癌症新放射疗法将进入中国

日本癌症新放射疗法将进入中国

界面新闻
2023-05-31 09:47:56
郭台铭喊话合作条件后,不到24小时,朱立伦、侯友宜回应来了

郭台铭喊话合作条件后,不到24小时,朱立伦、侯友宜回应来了

DS北风
2023-05-31 18:40:20
周蓬安:替人做“脏活”的下场!殴打记者的副所长等3人被拘

周蓬安:替人做“脏活”的下场!殴打记者的副所长等3人被拘

周蓬安
2023-06-01 08:57:37
2023-06-01 13:16:49

头条要闻

乌专家:莫斯科部队站在俄国防部大楼里向无人机开火

头条要闻

乌专家:莫斯科部队站在俄国防部大楼里向无人机开火

体育要闻

穆帅暴怒!领完奖立刻摘下银牌扔给球迷

娱乐要闻

再惹争议!贝克汉姆亲吻11岁女儿耳朵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不到三天,马斯克访华“特种兵之旅”结束

汽车要闻

全新smart精灵#3今上市 既帅又潮还有双电机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家居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网易新闻《中国匠人》栏目将开启瓷文化之旅

教育要闻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暖居,营造宁静休憩空间

EDG首秀20分钟速通NIP

公开课

北大教授:95年出生的人,40%连高中都没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