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美方称在拉丁美洲上空发现第二个来自中国的气球,外交部回应

0
分享至

(原标题:美方称在拉丁美洲上空发现第二个来自中国的气球,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陈青青】在2月6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美国国防部称在拉丁美洲上空发现了第二个来自中国的气球,并且美方称,在特朗普时期就有来自中国监控气球飞到美国,请问发言人如何回应?

毛宁,图片来自外交部官网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关于你提到的拉丁美洲上空的气球,经了解核实,有关的这个无人飞艇来自中国,属民用性质,用于飞行试验。受气候影响,而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这一飞艇严重偏离了预定路线,误入拉美和加勒比上空。

毛宁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一贯严格遵守国际法,以同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并妥善处理,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任何威胁,各方也都对此表示理解。

相关新闻

布林肯因中国气球推迟访华 连FBI前高官都看不下去了

气球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满分10分我给2分”。

就在美国的政客和舆论仍在疯狂炒作所谓“中国间谍气球”一事,一个比着一个对中国说狠话的时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知名主播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的节目却难得地承认了此事是美方在夸大事实、小题大做。

CNN发布视频

原来,在北京时间2月6日凌晨,CNN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扎卡里亚采访了一位曾经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担任过要职的前官员。而这位名叫菲利普·马德(Philip Mudd)的前官员直言不讳地说,如果用满分10分来评价那个中国气球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他只会打2分。

马德在节目中说,如果中国方面真想监视和拍摄美国,他们大可以去谷歌地图上检索,如果中国想截获美国的通讯,他们完全可以使用卫星,但白宫和国会连日来一直在歪曲这个气球的事情,甚至还让国务卿布林肯因为这么一个气球就宣布推迟访华。

“别逗了”(”give me a break”),马德说。

视频截图

马德还指出,此事闹成这样,说明白宫和国会已经没有能力就这种“微不足道”的国家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而扎卡里亚也在采访中也相当客观地表示,尽管美国的政客们大呼小叫地宣称“中国在监视我们”,但美国“一直都在监视”中国,而且美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间谍活动”。

另外,马德还在采访中吐槽说,中国方面很可能正在对此事进行评估——考虑是不是以后再搞出个气球这类事情,就可以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分散美方的注意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其实除了马德和扎卡里亚,一些研究中美关系的美国学者也认为美方此事上的处理非常糟糕。美国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的外交问题专家史文(Michael D.Swaine)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美国国会对于气球一事的“歇斯底里”让人“感到尴尬”,这起事件是美国的国内政治和对中国的“歇斯底里”的产物。

媒体:国防部就美击落中国无人飞艇强硬发声 美方该细品

美方拍到的中国无人飞艇

直新闻:针对美方战机使用导弹击落中国无人飞艇一事,外交部、国防部周日先后发表了措辞颇为强硬的回应声明。这则声明中有哪些关键信息,传递了怎样的信号呢?

特约评论员 吴蔚:“流浪气球”事件以美军战机升空开火、中国无人飞艇坠海告终,但事件的余波却宛如涟漪般缓缓泛起。我留意到,在美方宣告击落后没多久,中国外交部就迅速发出了回应声明,开篇亮出了态度与辞令:强烈不满和抗议。在我看来,这则声明的信息量很大。

首先是对中国涉事飞行器的定性:是民用无人飞艇,无人飞艇所有权归属中方“有关企业”,绝不是美方谬称的所谓“间谍飞行器”。这意味着,作为民用航空器,这架中国无人飞艇受到《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保护,美方无权使用武力将其击落。

其次,中方经核查后已多次告知美方,该飞艇属民用性质,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完全是意外情况。也就是说哪怕美方基于《联合国宪章》出于捍卫领空主权的理由使用武力将其击落,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美方也必须事先慎重研判该飞行器是否造成实质性威胁。就连美国国防部发言人也表示,该气球不会对地面人员构成军事和人身威胁。在此情况下,美方依然执意动用武力,明显反应过度,严重违反国际惯例。

再者,飞行器属于无自主动力浮空物,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受西风带影响严重偏离预定航线。在事实清楚以及中国外交部已向美方作出反馈的前提下,中方偏航飞行器在美国领空享有遇险进入权,绝不是所谓的“主动侵犯他国领土领空”。美方不仅没有依照《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对该航空器过航给予救助,还悍然使用武力将其击落,是对这则在美国芝加哥签署的国际法的公然践踏,是“美国反对美国”。

最后,涉事飞行器属于中国企业所有财产,其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中方将坚决维护有关企业的正当权益,同时保留作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这是一句“敞口辞令”,痛斥美方行径,余音绕梁。国防部的措辞则更为强硬:我们保留使用必要手段处置类似情况的权利。言下之意,美方尤其是军方确实该好好品一品了。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 资料图

直新闻:据中方释放的权威信息,该无人飞艇属于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用途,类似的航空器是如何工作的?美方为何前后矛盾,先说“不构成军事和人身威胁”,后又改口称其为“间谍气球”并开火击落呢?

特约评论员 吴蔚:这个问题点到了要害之处,也是美方最无法自圆其说的关键谬误。事实上,美国国家海洋与气象局(NOAA)早就对这架中国民用无人飞艇因大气环流变化导致偏航有过精准预判。NOAA下辖的“大气资源实验室”(ARL)发布的轨迹推测图中,该飞行器在掠过阿留申群岛向北极飘移的过程中向东偏航进入了美国阿拉斯加上空,并进一步向东南偏航经过加拿大。NOAA曾预测,该飞行器将于当地时间的2023年的2月1日凌晨5点经过美国蒙大拿州上空。

请注意,这是来自美国气象同行的官方认证,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方对该航空器民用性质的事先研判。要知道,连美国官方的科学机构都能对此飞行轨迹有着精准判断,更遑论强大的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但凡美国军方研判这个飞行器有半点恶意和潜在威胁,美军早就可以援引自卫权把它击落。美军在阿拉斯加也驻扎着装备F-22的战斗机联队,何必要等这个“流浪气球”都快飘离美国本土了才在东海岸上空将它击落?这个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充分暴露了美方在欺骗自己的民众,也在欺骗国际舆论。

事实上,探空气球在气象学界的地位几乎等同于听诊器在医学界的地位一样,是对高空大气环流进行气象观测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气球升空的过程中,它所搭载的科学仪器可以从低空到高空进行逐层扫描,将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通过无线电回传地面。部分远洋探空气球甚至能升到3万米的高空,借助中继通信卫星将数据回传远在千里之外的国内地面站,这是大国气象部门基本都掌握的“标配”。


NOAA发布的轨迹推测图

搞气象学研究的朋友都知道,气象雷达与军用雷达虽然都是雷达,但它的用途与机制不完全一样。人工降雨还得用高射炮呢,你能说搞气象科考是军事用途吗?美国公然将我们的气象探空气球说成是“间谍气球”,这太不专业、太违心了,打的是美国气象学界的脸。1998年8月,加拿大也有大型气象探空气球偏航飞到了俄罗斯领空。气象学界专门有一个研究方向叫作“高空气象探测气球空间漂移分析”,美国同行们一定明白我的意思吧?你们的政府在撒谎呢!

更何况,现在已经是2023年了,大国之间相互探摸战略武器底牌,进行战略、战役、战术情报搜集的途径手段可太多了。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所属、装备“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的第341导弹联队驻地在蒙大拿州的马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我一个外行都能在谷歌地图上给你标出来,咱们犯不着放个气球过去一探究竟。

拜登 资料图

直新闻:在你看来美国方面为何会表露出前后不一的自相矛盾。从“气球无害论”到“气球间谍论”,美国国内这几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特约评论员 吴蔚:尽管我不太喜欢用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为变量主因去剖析美国的外交政策取向,但这些年太多的残酷现实告诉我们,美国两党恶斗的外溢效应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制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劫持了美国政府的外交取态。

针对此次“流浪气球”事件,我个人研判:这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新一轮恶斗,是一次典型带有政党色彩的舆论文宣战。一言以蔽之,共和党“指鹿为虎”,民主党“连夜挽尊”,是小事化大、无风起浪,本质上是一次“面对中国谁更强硬?”的朝野斗狠。秀给选民看,做给盟友看。

事实上已经有美国媒体嗅出不对劲的味道了。我们现在回看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早前的回应:没有迹象表明该航空器会对地面人员构成军事和人身安全威胁。正是这句基于专业、理性与常识的判断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系列质疑与声讨,跳出来骂街的正好是共和党的政客们以及他们所豢养的媒体们。特朗普毫不意外地出来蹭了一波流量,他吊高了眉毛施施然来了一句:换老子在白宫,肯定给丫打下来。

民主党人显然回过味来了,随着美国国内舆论逐渐完成所谓“间谍气球”的形象建构,共和党籍政客试图进行一轮所谓“民主党对华软弱、拜登布林肯之流通共”的议程设置,进而完成对美国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使用的是冷战时期麦卡锡主义的那一套话术体系。共和党人甚至希望民主党主导的美国现政府无动于衷,让这架飞艇化作“中国威胁论”的飞行横幅飘过整个美国上空。

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当这架无人飞艇都快飞出美国领空进入大西洋公海之前,拜登抓住最后的“窗口”下令开火,这显然是“为了击落而击落”,粉饰为所谓“为了不让碎片落地损害美国民众”。

共和党“指鹿为虎”将拜登政府架在火上烤,民主党“连夜挽尊”感谢F-22飞行员“精湛一击”,这架无辜的偏航无人飞艇成为了美国朝野恶斗的靶子。

2021年底,网飞(Netflix)拍了一部政治讽喻电影名叫《不要抬头》( Don't Look Up)。生动描绘了面对陨石危机时美国的众生相:政客竞逐权力、媒体追逐流量、资本逐利而居,只有常识与理性被丢进了垃圾桶。现如今,一个迷路的气球让美国在现实世界中上演了一次《不要抬头》,常识与理性会不会随着气球的陨落一同坠入冰冷的大西洋里呢?

全世界都在审视。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嘉欣:在VIP候机室等机,脚上穿着联名款运动鞋,市场价小一万

李嘉欣:在VIP候机室等机,脚上穿着联名款运动鞋,市场价小一万

大傻说娱
2023-04-01 11:41:02
家门口被邻居摆灵堂七年,原因竟是......

家门口被邻居摆灵堂七年,原因竟是......

南国今报
2023-04-01 18:54:20
谢谢你,天一!

谢谢你,天一!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3-31 21:58:12
今起持续5天,今年以来最大范围强雨雪来袭!浙江周末还能扫墓踏青吗?

今起持续5天,今年以来最大范围强雨雪来袭!浙江周末还能扫墓踏青吗?

环球网资讯
2023-04-01 14:24:30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建议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到2025年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建议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到2025年

财联社
2023-04-01 16:41:13
律师解读张继科事件:若传播景甜隐私视频被查实,最高可判刑7年

律师解读张继科事件:若传播景甜隐私视频被查实,最高可判刑7年

我娱乐有约
2023-04-01 19:40:03
反击开始了!  解放军战机冲向台湾岛,拜登急切寻求与中方通话
2

反击开始了! 解放军战机冲向台湾岛,拜登急切寻求与中方通话 2

张殿成
2023-04-01 15:23:22
从今天起,俄正式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天大的事都放一放!

从今天起,俄正式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天大的事都放一放!

笔墨先森
2023-04-01 14:58:55
苗乐如建议房地产税按家庭套数征收,并指出“提前还贷”太麻烦,建议降低存量贷款利率

苗乐如建议房地产税按家庭套数征收,并指出“提前还贷”太麻烦,建议降低存量贷款利率

华夏时报
2023-04-01 18:51:02
二战期间,一名法国女子赤裸上身和德军合影,两人都笑得非常开心

二战期间,一名法国女子赤裸上身和德军合影,两人都笑得非常开心

花生米的影视
2023-03-31 14:33:27
香港“政务司长”许仕仁:一顿饭3万,和空姐“约炮”花1100万

香港“政务司长”许仕仁:一顿饭3万,和空姐“约炮”花1100万

一条柴
2023-04-01 18:09:14
A股后天才开盘,消息面不得了,突发两大劲爆消息,要来大动作吗

A股后天才开盘,消息面不得了,突发两大劲爆消息,要来大动作吗

兵圣财经
2023-04-01 17:15:00
破案了!航拍孙国友的林场,有的人被光速打脸,这回可以住口了

破案了!航拍孙国友的林场,有的人被光速打脸,这回可以住口了

喻晓念叨念叨
2023-04-01 11:06:02
张柏芝返港,搭乘飞机和空姐大打出手,僵持一小时被赶下飞机

张柏芝返港,搭乘飞机和空姐大打出手,僵持一小时被赶下飞机

铲屎官已上任
2023-04-01 15:47:09
大瓜!张继科发声明后,认证大v再曝猛料,景甜三段视频流出

大瓜!张继科发声明后,认证大v再曝猛料,景甜三段视频流出

小五爱八卦吧
2023-04-01 00:41:58
赖昌星毁了甜歌皇后还不够,用阴险手段,让家喻户晓的女演员退圈

赖昌星毁了甜歌皇后还不够,用阴险手段,让家喻户晓的女演员退圈

深夜story
2023-04-01 16:02:24
注意:今天46万人离开上海?铁路部门发出重要提醒!这项传统,中国人为何愿意坚持上千年?

注意:今天46万人离开上海?铁路部门发出重要提醒!这项传统,中国人为何愿意坚持上千年?

上观新闻
2023-04-01 19:49:10
失算了!我国进口美国玉米暴跌44%,不料又发生3件美国预料外的事

失算了!我国进口美国玉米暴跌44%,不料又发生3件美国预料外的事

姜博士讲政策补贴
2023-04-01 13:43:27
中美这几个场景,对比太强烈了

中美这几个场景,对比太强烈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3-04-01 17:02:32
突发!他不幸离世

突发!他不幸离世

今日栖霞
2023-04-01 18:50:22
2023-04-01 23:04:49

头条要闻

马保国直播带货上热搜 人民日报曾称"闹剧背后是利益"

头条要闻

马保国直播带货上热搜 人民日报曾称"闹剧背后是利益"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黑暗荣耀大反转!李到晛林智妍承认恋爱!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问界的脸,让任正非打肿了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3月交付20,823辆 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张国荣逝世20周年粉丝仍纪念 风华绝代只此一人

艺术要闻

“佐临奖”四年后再颁奖,徐峥现场提议增加新奖项

数码要闻

余承东:华为坚持不造车,合力建设生态联盟帮车企造好车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