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新冠病毒防控回归乙类管理条件渐趋成熟

0
分享至

(原标题:新冠病毒防控回归乙类管理条件渐趋成熟)

新冠病毒在全球流行近3年后,其致病力逐渐减弱。与之相对应,中国的防控措施也随之调整,各地防控措施正层层减码。

连日来,中国多地对于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进行了密集调整,包括取消严格的核酸码检验,减少核酸频次,缩小高风险划定范围,符合条件的密接和特殊情况的确诊病例居家等措施。自2020年初开始实施的严格的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正在松绑。对照传染病防治的要求,当前的防控措施,也正体现出乙类管理的特征。

那么,当前新冠病毒所呈现的流行病特征是否符合脱离甲类管理的条件?是否适合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

乙类甲管已近3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称,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基于当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依法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共同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

网站截图

传染病管理模式的主要依据来自于传染病的传染性和致病力。”一位传染病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对于致病力强、病死率高且传染性强的传染病,一般归为甲类或者乙类甲级管理,管控措施一般是采取强制性隔离、疫区封锁等;对于发病率较高,引起高病死率,但传播能力有限,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会归为乙类;对于传染强、致病力弱、病死率低的传染病,一般归为丙类。

但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当前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其临床特点也逐步被认知,众多科学研究以及真实世界的数据显示,其传染性逐步增强,但其致病力及病死率降低。也因此,其管理级别又必须要重新考量。

从目前新冠病毒的流行病特征来看,上述传染病专家表示,很多地方显示超95%以上的感染者为无症状和轻症,病死率很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按照甲类管理显然不符合科学,所以,新冠回归乙类管理甚至降级为丙类,都将成为可能。


2月17日,在呼和浩特市人民体育场临时核酸检测点,周边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曾在3月1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轮疫情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截至3月18日24时,全国在院治疗的感染者总数29127例,从病情来看,以轻型和无症状为主,占比95%以上。重症,包括重型和危重型的占比不到0.1%。

而在当前一轮的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依然保持高位。12月2日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本轮疫情广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16.27万例,无症状感染者占感染者总数约9成,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

在1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我们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 常昭瑞表示。

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图

“很显然,当前流行毒株的致病力比较弱,在全国已经完成基础免疫的条件下,按乙类管理已经不成为问题。回归乙类管理,也可以为未来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上述传染病专家表示。

走小步不停步,主动优化完善防控政策

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的防控措施一直处于优化状态,如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米锋在11月29日的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以及重症率、死亡率等情况,包括密切关注国际上一些疫情形势的变化,对于防控的措施,我们一直在研究,不断在调整,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听取防控工作一线代表对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见建议。她指出,坚持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主动优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条重要经验。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特别是中药,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加上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彭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将新冠列为甲级管理,是考虑当时对疾病本身及病毒的认识尚不够,而且当时该病的病死率很高。如今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传染性变强,但毒力变弱,病死率已大大降低,98%以上的感染者属于无症状及轻症患者。从病毒及疾病特点看,当下再延续甲级管理的模式并不适宜。

近期以来,全国多地已取消拉网式核酸,部分地区取消阳性集中隔离或者允许密接居家隔离等方式,是按照传染病乙级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但在新冠甲级管理规定下产生了很多冲突,比如,在治疗重症患者中,到底是先查新冠,还是先抢救疾病,目前产生了很大冲突。根据现有病毒特点,回归到乙级管理的话,可以让阳性居家隔离的话,将大量的医疗资源从方舱医院中释放出来,回归到正常的诊疗中。另外,在抢救新冠患者中,也可以将精力重点放在脆弱人群上。

接下来,新冠病毒的防控管理方式是否从甲类管理回归乙类管理,将直接影响未来防控措施的优化方向。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史诗级!1.2亿镑顶级“节拍器”空降曼联!追逐41球射手+顶级中卫

史诗级!1.2亿镑顶级“节拍器”空降曼联!追逐41球射手+顶级中卫

头狼追球
2025-11-11 17:24:46
笑不活了!曾医生成了带货狂人,“战袍”卖爆了

笑不活了!曾医生成了带货狂人,“战袍”卖爆了

大道微言
2025-11-11 16:18:04
接下来,上海卖房要加速了

接下来,上海卖房要加速了

魔都财观
2025-11-12 07:42:58
男性衰老的标志:1臭、2大、2小,如果你没有,说明还年轻!

男性衰老的标志:1臭、2大、2小,如果你没有,说明还年轻!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0-31 14:56:32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3 11:42:09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阿罗汉不约
2025-11-09 14:29:08
警惕:4000点成股市天花板,韭菜太多镰刀不够用

警惕:4000点成股市天花板,韭菜太多镰刀不够用

微评社
2025-11-11 13:18:43
山东泰山最新动态曝光:瓦科留队,洛佩斯走人,新中场指挥官浮现

山东泰山最新动态曝光:瓦科留队,洛佩斯走人,新中场指挥官浮现

零度眼看球
2025-11-12 07:30:35
资本大撤退,英雄联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资本大撤退,英雄联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圈内师老师
2025-11-10 18:07:03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罪案洞察者
2025-05-09 09:52:30
阿莫林痛批爱将:我都不认识你了

阿莫林痛批爱将:我都不认识你了

体坛周报
2025-11-11 17:46:15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养猫人最讨厌听到的话是啥?网友:我家三只猫,狸花猫最聪明

养猫人最讨厌听到的话是啥?网友:我家三只猫,狸花猫最聪明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0 21:33:48
重庆行政区划调整后,陈德川履新!拟任新职的罗文,出任霍山县委书记!

重庆行政区划调整后,陈德川履新!拟任新职的罗文,出任霍山县委书记!

一口娱乐
2025-11-12 07:23:33
TVB演员海俊杰再谈妻子病情,感谢古天乐和曾志伟帮忙

TVB演员海俊杰再谈妻子病情,感谢古天乐和曾志伟帮忙

红星新闻
2025-11-11 13:47:46
荷兰38天后"体面认输",只要中国满足一样条件,就归还安世半导体

荷兰38天后"体面认输",只要中国满足一样条件,就归还安世半导体

古事寻踪记
2025-11-12 07:11:45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热点菌本君
2025-11-03 15:04:39
穿白制服的空姐

穿白制服的空姐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2 07:37:49
“被筛选了7轮,就换来这种工作”,男生哭笑不得,身上还一股味

“被筛选了7轮,就换来这种工作”,男生哭笑不得,身上还一股味

熙熙说教
2025-11-03 16:15:45
17分钟视频毁了曾医生?

17分钟视频毁了曾医生?

蜻蜓世音
2025-11-10 14:39:45
2025-11-12 10:27:00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教育
手机
数码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教育要闻

教育观察:选择医学专业前,很多人不知道的行业秘密!

手机要闻

刚买荣耀400就后悔?500系列突然曝光,骁龙8至尊版+潜望镜头

数码要闻

Zen 7 首度现身 AMD 官方路线图:定位“下一代”AI 增强架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