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

0
分享至

(原标题:沙特阿拉伯外交部: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

当地时间13日,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发表声明,证实美国政府曾要求沙特等主要产油国把今年11月开始大幅减产原油的计划推迟一个月。


美国总统拜登,资料图

声明强调,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10月5日,包括沙特在内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机制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招致美国方面不满。美方提出需要“重新评估”同沙特的关系。

延伸阅读:

美国要“报复”沙特?结果可能……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文/姜涛) 本月初,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宣布将大幅削减石油产量,在距离美国中期选举还有几周的时候,这一举动可能导致美国汽油价格高涨,被视为向拜登后背捅了一刀。当时,美国《纽约时报》分析说,拜登面临着一个冒险的选择:他是坚持拉拢沙特,还是实施报复?现在,至少美国表面上的“报复”来了。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11日说,美国即将重新评估和沙特的关系。不过这名发言人没有给出时间表,她语带保留地说,美国将密切关注“未来几周或未来几个月”的局势。

相比之下,美国一名资深参议员此前一天的发言可谓十分强硬。美媒称,在对外军售问题上拥有否决权的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民主党籍的梅嫩德斯10日说,美国必须立即冻结美国与沙特的所有合作,包括军售。他说:“我不会批准与利雅得的任何合作,除非沙特重新评估其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美联社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的最强烈回应之一。

今年7月,拜登为缓解美国国内油价高涨,放弃了让沙特成为“贱民”国家的誓言,不情不愿地前往沙特示好。仅仅三个月之后,“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无论是拜登表示失望,还是梅嫩德斯放狠话都表明,美国对沙特的政策可能发生改变。有美媒分析称,考虑到梅嫩德斯在外交政策立法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他的强硬言论增加了美国国会可能在11月中期选举后采取行动报复沙特的可能性。

一些美国主流媒体建议,离开沙特,美国还可以去伊朗、委内瑞拉找石油。《纽约时报》驻白宫首席记者彼得·贝克在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全球市场的现状可以通过放松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来改善。《华尔街日报》也报道称,拜登政府准备减少制裁,以允许雪佛龙公司恢复在委内瑞拉开采石油。

不过,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刊登的专家评论认为,美国目前同伊朗、委内瑞拉的谈判陷入停滞,手中可用的杠杆有限,美国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美国既不想放弃与沙特的巨额军火合同,又不想要高油价,在中期选举之前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评论还认为,能源出口国对华盛顿试图通过使用非市场手段粗暴影响价格的方式感到不满,显然,沙特也厌倦了这一点。

中东媒体也称,美国对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的任何可能的报复,都可能迫使沙特坚定减产的决心,继而使国际油市更加动荡,也使中东局势愈加复杂。

美国与沙特是否会彻底翻脸?或许这取决于美国下一步是否会采取激烈“报复”措施。但毫无疑问,美国每次使出这种野蛮手段,都会让其他国家看清其真面目并逐渐远离美国的霸凌。

会晤结束后 普京给阿联酋总统披上自己的外套

近日,阿联酋总统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与俄总统普京进行会谈。

普京表示,俄罗斯的目标是确保能源市场稳定,在供应和消费之间取得平衡。“我们也在‘欧佩克+’框架内积极开展工作。我们的行动、我们的决定不针对任何人。”

值得注意的是,会谈结束后两位领导人再现身时,一个小细节引发了舆论关注,那就是普京给阿联酋总统披上了自己的大衣外套。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

网络图

对于这个动作的解读,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一种关注的姿态,显示了两国领导人相互友好的态度。

就在前几日,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上周决定将每日石油产量大幅减少200万桶,为2020年以来的最大减产幅度。

对于这一决定,美西方非常不满。这表明,“欧佩克+”以及海湾产油国正在摆脱美西方掌控,作出更加符合本国利益的决定,同时也进一步证明美国为实现自身霸权干涉他国决策的行径不得人心。

美国宣布,计划于11月从战略石油储备中再向市场提供1000万桶石油,对冲减产影响。而欧洲国家也将采取加大油气勘探力度、释放战略储备能源等手段。

不过,有专家分析,从长远来看,美西方的措施并不足以应对“欧佩克+”本轮减产,并且此次减产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仅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无疑让拜登政府气急败坏,但同时也无可奈何,毕竟在当前形势下,美国反制工具箱里的工具已经不多了。

很明显,尽管美西方极力在制裁俄罗斯,但能源优势依然在俄罗斯的这一方,“欧佩克+”的决策更是变相为俄罗斯助力。


网络图

与此同时,普京似乎也再次调整了策略。

近日,普京表示,俄罗斯可以通过“北溪2号”幸存的一条管线今年秋冬季节向欧洲供应天然气,如果欧洲愿意,俄可通过“北溪-2”未受损的一条管道向欧洲供气,其运力为每年275亿立方米,约占欧洲天然气进口总量的8%。

“现在球在欧盟那边”,他们想要的话,“可以直接打开管道阀门”。

普京强调,俄罗斯将始终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与西方国家不同,同时他还用美国做了例子。

除了利用北溪管道的幸存管线输气,普京在会议上也提到了其他可能,就是可以把北溪管道损失的天然气出口量转移到黑海地区,通过土耳其建设一条向欧洲出口燃料、天然气的主线路,在土耳其建成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枢纽。

如果这个方案在未来能够实施并且成功,那么无疑是利好俄罗斯的,毕竟这条路线的安全水平要高得多。


网络图

“北溪”项目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纯粹是俄与欧洲公司以平等方式参与的商业项目,这意味着“北溪”的命运应由俄和欧盟国家合作伙伴共同决定。

但无论怎样,主动权似乎都在俄罗斯手里,目前普京将“橄榄枝”抛出来了,就看欧盟方面的反应了。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时评:弘桥小学月湖校区教师撞死学生事件再升级

新闻时评:弘桥小学月湖校区教师撞死学生事件再升级

聚星体育
2023-05-29 11:09:26
李立群:因感冒没去宣传极寒之城的电影,被投资方扣工资表示不服

李立群:因感冒没去宣传极寒之城的电影,被投资方扣工资表示不服

仙人掌说娱乐
2023-05-29 14:33:58
128G的手机每天负重前行!这个热搜第一,无数人感同身受

128G的手机每天负重前行!这个热搜第一,无数人感同身受

数码手机通
2023-05-20 21:49:25
农村很多“伪富人”开始慌了,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担心哪些问题?

农村很多“伪富人”开始慌了,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担心哪些问题?

农业趣闻播报
2023-05-29 07:30:02
重庆一党组书记落马,学术成果无数,履新不足一月被查令人唏嘘

重庆一党组书记落马,学术成果无数,履新不足一月被查令人唏嘘

豪哥教育笔记
2023-05-29 15:49:04
日本出台芯片禁令,下手比美国更狠,中方反制禁了他们最需要的

日本出台芯片禁令,下手比美国更狠,中方反制禁了他们最需要的

青青的乡野生活
2023-05-28 16:27:28
范冰冰身穿本届戛纳电影节最后一套礼服,现身闭幕式官方酒会。

范冰冰身穿本届戛纳电影节最后一套礼服,现身闭幕式官方酒会。

紫雨说娱乐
2023-05-28 21:18:31
吴京、于和伟,有新职!

吴京、于和伟,有新职!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5-27 18:31:16
美方派人赴华“认错”,赠送中方2000亿大单,中方态度让美害怕!

美方派人赴华“认错”,赠送中方2000亿大单,中方态度让美害怕!

我是枕边人
2023-05-18 11:09:29
A股的走势,让人困惑让人无语

A股的走势,让人困惑让人无语

亚当特烦恼
2023-05-29 08:16:03
台湾空军退役副司令:两岸如果真要打的话,千万别拿台湾当主战场

台湾空军退役副司令:两岸如果真要打的话,千万别拿台湾当主战场

田园小鹿
2023-05-25 15:54:45
美国制裁20所中国学校

美国制裁20所中国学校

达洛溪
2023-05-27 21:01:38
再传喜讯!王楚钦和陈梦疑谈姐弟恋再添证据,更多蛛丝马迹被扒

再传喜讯!王楚钦和陈梦疑谈姐弟恋再添证据,更多蛛丝马迹被扒

只聊综艺
2023-05-29 15:32:45
女教师与两名少年的禁忌之爱:欲壑难填,二男共侍一女,终至灾祸

女教师与两名少年的禁忌之爱:欲壑难填,二男共侍一女,终至灾祸

剁椒鳄鱼头
2023-05-06 17:51:19
人类“丁丁”为何长得像蘑菇?进化上的巧合?这副模样有什么用?

人类“丁丁”为何长得像蘑菇?进化上的巧合?这副模样有什么用?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05-29 12:00:13
触目惊心!内江一女护士被当街杀害,母亲在身旁却无能为力

触目惊心!内江一女护士被当街杀害,母亲在身旁却无能为力

小偏说
2023-05-28 15:10:06
刚刚!台海传来一声巨响,外媒:看吧,这就是惹中国的下场

刚刚!台海传来一声巨响,外媒:看吧,这就是惹中国的下场

旧日兮
2023-05-14 09:43:57
字母圈太乱了,互相交换司空见惯

字母圈太乱了,互相交换司空见惯

小陈故事分享
2023-05-25 16:09:47
特斯拉上海工厂 Model 3 生产线被曝停工,暗示改款车型将至

特斯拉上海工厂 Model 3 生产线被曝停工,暗示改款车型将至

IT之家
2023-05-28 20:04:17
7小时持续轰炸!俄导弹无人机齐出动,终于将扎卢日内“逼出来”

7小时持续轰炸!俄导弹无人机齐出动,终于将扎卢日内“逼出来”

铁血观世界
2023-05-28 11:29:59
2023-05-29 18:00:49

头条要闻

媒体:俄军使"假扮计"脱离乌军包围圈 主将命运最离奇

头条要闻

媒体:俄军使"假扮计"脱离乌军包围圈 主将命运最离奇

体育要闻

让三追四?二十年前,他们就差一点点

娱乐要闻

洪欣张丹峰反悔离婚后首合体直播捞金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首次回应核心争议!比亚迪:用常压油箱合情合理合规合法

汽车要闻

年轻人也爱“老钱”风?静态体验全新凯迪拉克CT6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网易公益一块屏 全新启航,落地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

艺术要闻

看这些树影带给梵高多少慰藉,大都会聚焦“梵高的柏树”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公开课

42岁民工肩疼查出肺癌:有癌入体肩膀先知

军事要闻

驻韩美军战机大象漫步 型号相当繁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