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猛案,悬疑剧都不敢拍

2021-12-21 14:19:54
0

《今日说法》,作为知名普法节目,播出23年,是无数人的下饭神器。

明明是央视出品,却像是“深夜剧场”。

《连环杀人魔》、《下水道干尸》、《梦境擒凶》、《金蝉脱壳》......一桩又一桩案件。

案情离奇,配乐阴森,画风堪比恐怖片,看得人背脊发凉。

然而,这两天,又一档同类型的节目火了,全国人民都在追——

《东方110》


这是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新闻、法制节目,1993年首播,比《今日说法》还要早6年。

它年岁大,但内容新。

一期一个案件,都是时下最热门,或者案情最奇葩的。

这次刷屏全网,就是因为最新播出的案件《致命同学录》。

惊吓指数爆表,谁看谁害怕;


可再害怕也抵不住案情精彩,甚至有人觉得超越了《迷雾剧场》。


故事分上下集,观众看出了追剧的感觉:


01

神秘的杀手

悲剧要从20年前说起。

2001年,刘思佳接到父亲的电话,说独自在家的母亲遇害身亡。

据警方现场勘察,母亲倒在床上,为窒息致死。


从现场留下的证据看,作案工具是衣柜里的两根布条。

而从后续的侦查中发现,工具将是案件中唯一明了的东西。

现场的一切都扑朔迷离——

杀人需要动机,但本案看不出来。

说图色。

刘思佳的母亲衣物完整,没有遭受性侵的痕迹。

说图财。

家中的珠宝首饰等值钱的物件也完好无损。


难道是仇杀?

首先,凶手就是奔着杀人去的,意志非常坚决。


其次,案发时,家中只有刘思佳母亲一人在家,门窗完好无损。

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居民楼没有监控,但有邻居反应,曾听到一名男子与死者交谈。

从语气和内容上听,两人大概率是认识的关系。


可奇怪的是,客厅茶几上摆着上好的茶叶招待,从家里平时的习惯看,来者又不像是熟人。


此外,从作案现场看,此人机敏过人。

他在杀人后,并未匆忙离开,而是选择清理现场,大到鞋印,小到茶杯上的指纹,他抹去了自己留下的所有痕迹。

高超的反侦察能力,让警方都叹为观止。


毫无破绽的作案手法,在当时的社会引起强烈轰动,这迫使警方尽快破案。

就在这时,刘思佳的父亲想到一个关键线索。

案发前几天,曾有一名男子打家里的电话,口音与邻居提供的是“上海人”一致。

此人开口第一句就问“刘思佳在吗?”,还报出了刘思佳父亲的名字。

认识刘思佳,知道家里的电话、地址,包括熟知他家里人的情况,这范围逐渐以刘思佳为轴,缩小到他所在的学校。


再加上正值毕业季,同学之间会写同学录,同学录成为关键的一环。

班级所有同学、同学家长,包括班主任老师都被警方列为盘查对象。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最终仍无法锁定凶手。

就这样,他来无影,去无踪......


02

重新归来

一年多过去,调查陷入僵局,除了刘思佳和父亲,其余很多人都渐渐淡忘这起案件。

但,就在这时,恶魔回来了。

被杀的,是刘思佳的同学高静。

两桩案件无论从作案手法,还是现场线索看,都属于同一个凶手。

高静也是倒在床上,被勒窒息身亡。

死前未遭受性侵,家中财物也没有损失。


就连神秘男子往家里打电话的剧情,也重复上演。

“高静在吗”

接电话的是高静的母亲,她当时并未在意,随口回答高静稍后会回来,并透露了自己将要外出办事的信息。




凶手和高静认识吗?

从家中招待的茶杯看,答案是肯定的。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凶手留下了破绽,根据电话查询得知,该男子是在附近的商店打电话。

根据店员的记忆,警方描绘出了凶手的画像。

原本以为距离凶手又近了一步,可通过比对,没有一个人符合。

凶手再次全身而退......


03

留下的残局

凶手逍遥法外,留下被害人家属内心焦灼难耐。

两个生命的陨落,意味着两个家庭的破灭。

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刘思琪母亲被害的第一年里,由于调查停滞,刘思琪与父亲之间甚至互相猜疑。

两人曾面对面,真挚对视,反问对方是不是凶手。





尤其刘思琪的父亲在妻子死后一年就续弦,更是让刘思琪充满怀疑,心生芥蒂。

两人的亲情破裂,刘思琪更是患上情感障碍,难以从阴影中走出。

直到父亲病逝,刘思琪才释怀......


另一边高静一家。

全家人的宝贝突然离开,父母两个人都难以接受。

母亲觉得是她向凶手透露了女儿独自在家的信息,为她招来杀身之祸,深感自责,从此卧床不起。

父亲也因忧生病,最终抑郁而终。


至亲饱受折磨,生离死别,周边相关人员同样过得不轻松。

作为高静和刘思佳的班主任,他一度被警方锁定为第一嫌疑人。




外人的猜疑让他置身舆论漩涡中,他本人更是每日心惊胆战,不再敢保管学生的个人信息。

送走一届学生,烧掉一届学生的名册。

凶手一日不现身,阴霾就始终笼罩着同学录上的所有人。

因为谁也不知道,谁会是凶手的下一个目标。


04

真相揭开

20年过去,时间在流逝,科技在进步,先进的技术帮从未放弃寻找凶手的警方实现突破。

法医专家从当年作案用的布条上,提取到一名男性的DNA。

该DNA被重新用来比对“同学录”上及其亲属。


调查紧锣密鼓的进行,直到排查到曹乐乐同学一家,警方联系她父亲时,遭到对方的严厉抗拒。

对方直言,他早已与曹乐乐的母亲离婚,案发那年就不在本地,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个被“遗忘”的男人。

曹乐乐的母亲在离婚后,与一名叫杨建国的男子同居,而在当年警方问询时,由于二人属非法同居,她因此隐瞒了他的存在。


按说,杨建国也在排查之内,因为他也是可以接触到同学录的人。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

此人有犯罪前科,长相也与画像相似度极高。


他人在哪呢?

目前他独自在外租房,且他罹患癌症,命不久矣。

调查进行到这,案件破获似乎看到了曙光。

然而,当警方找到杨建国的住处,破门而入,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地板上满是血印,他恰好在警方找到他之前,结束了生命。

经DNA比对,他就是凶手。


用一位警方的话说——

一个人能割腕,而且割得伤口尤其深,他对自己都这么狠,可想而知,他如何对别人。

从专业角度,案件破获;从人性角度,却疑惑重重。

他为什么选择两位被害人下手?

倘若如警方推测,是为图色,可被害人又没有遭到侵犯。

曹乐乐与母亲当年的隐瞒,又是否是刻意为之?

是警方用技术手段判定的,两人有理有据,排除嫌疑;

还是公众从人性方向所猜测的。

看过这期节目的观众,每个人都能脑补一出大戏,着实证明了那句话——

这世上,最难识的是人心,最难懂的是人性。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