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成这样,我受不了

2021-11-12 10:47:48
0

近几年来,相信许多人都有发觉,网络上的戾气越来越重。

掐架、骂战、冷嘲热讽、贴标签、划分阵营……说话前先“站队”、“找友军”,一言不合就“对线”,动不动就“扣帽子,出口成脏,两句话必带“nmsl”……

而在这些引爆网络戾气的话题中,性别对立堪称其中的“流量密码”。

纵观全球,韩国的性别对立堪称世界之最,韩国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如果说日本人是靠着佛系躺平以柔克刚,那么韩国社会所掀起的则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性别战争,一场难以降温的高烧。双方不断撕扯着"政治正确"的大旗,不争个你死我活不罢休。

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这样一个新闻。

在前段时间的奥运会上,拿下射箭金牌的韩国女选手,因为短发被认为是女权,随后被网暴要求退还金牌。

多数国人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啊,不管女生留什么发型,那都是她个人自由,更何况拿金牌原本就是件光荣的事,为啥韩国男人就这么作呢?

事实上,在韩国舆论环境里,因为其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父权文化,男女群体关系撕裂现象由来已久。

在韩国曾经的“大男子主义时代”里,众多女性被践踏在社会底层,成为生育机器,男性的附属品。绝对的男尊女卑思想,贯穿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大量韩国男性面临下岗。为了维持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韩国女性开始走向职场。

从那以后,韩国的“男权社会”逐渐产生变化,女性纷纷站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韩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并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掌握话语权的机会也变多,逐渐具备了与男性抗争的能力。

但女性地位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依然无法撼动韩国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许多女性在社会上仍会遭遇到不平等的对待。

在国际上,韩国可能被视为一个经济、科技和文化强国,而这种声誉恰好也掩盖了它在女权方面的“吝啬”。

据相关媒体报道,韩国两性的薪酬差距在发达经济体中是最大的,达到35%。在这其中,带有性别歧视的招聘比比皆是,女性在职场中遭遇的性骚扰也屡见不鲜。

除此之外,在韩国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超过65%的公司没有女性高管。《经济学人》杂志一直将韩国列为经合组织成员国当中对职业女性最不友善的国家。

再加上频繁的性丑闻席卷韩国政商界和娱乐圈,各种变态的偷拍猖獗,韩国男性作恶的案件此起彼伏,让韩国女性长期压抑的怒火已上升至沸点。

就这样,韩国男女之间逐渐划清界限,分裂成两大阵营,疯狂互骂互怼、肆意嘲讽。

韩国男性给女性起“大酱女”(爱慕虚荣)、“泡菜女”(绿茶表)、“妈虫”(拿丈夫钱优雅的家庭主妇)等外号;而韩国女性则嘲讽韩国男性为“辣酱男”(节衣缩食的贫酸男子)。

韩国女权对男权的攻击到达了一个高点,之后变得越来越肆意妄为,甚至朝着邪教的方向发展。

2015年,韩国激进女权主义在线社区Megalia正式上线。Megalia宣称,其手势标识类似于等号形状,是“追求平等”的意思。

但在一次民调中,大部分人认为,该手型实际上是表示“小”的惯用方式,意在贬低和嘲讽韩国男性的丁丁。

一开始,其实也是广大女性聚在一起反性骚扰反偷拍反性别歧视。成员们将写有“行动的Megalia”的标签贴于公厕、电梯、楼梯等公共区域,并制作反偷拍的宣传视频,还将会员制色情网站“实施强奸模拟”的动画公之于众。

但随后,Megalia的核心思想却从【维护女性权利】演变成了【所有韩国男人都该死】,并且号召所有韩国女性付诸行动,且传播的内容也越来越惊悚。

例如发男性裸照,鄙夷男性的隐私部位;称呼自己父亲是“精子蠕虫”;公开表示虐待雄性动物或性侵男童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对某某男性歌手以及其他男性的死亡感到高兴;把朝鲜战争称作“史上最大的BBQ”,因为无数的韩国男性士兵在这场战役中战死了,并公然侮辱他们的民族英雄。

更有甚者,将30厘米的刀,架在了她父亲的脖子上,拍照并发帖称:如果在他睡觉时杀死他会怎样?

还有的把自己怀上的男婴称作“韩国的男性寄生虫畜生”,并且对堕胎男婴与上传死亡婴儿的照片非常自豪。更有甚者检测到自己肚子中的胎儿为男孩时,将其流产放在医院门口喂狗。

总的来说,就是韩国极端女权认为韩国男性已经背离了上帝的道途,“姐妹们”务必承担净化世界的职责。

所做的一切皆为信主无罪,世间的法律审判她们就是不义的,在审判日要遭天罚的,她们执行的是神的使命,无需在乎人间的规则。

仇男越极端,代表越圣洁。而堕掉男婴更近乎于宗教化的神圣仪式。

最终目标是“完全性别灭绝韩国的男性,直到韩国社会未来再也没有一个男性。”

由于打着女权的幌子,干的全是极端的反社会行为,2017年,Megalia终于被韩国政府封禁了。但这依然阻止不了她们的“厌男”斗争。

乘着在全世界闹得轰轰烈烈的“ME TOO”运动(反性骚扰运动)之势,韩国女性又借此机会发起进攻,进行了被认为可能是亚洲最成功的“MeToo”运动。不过,这也将韩国社会推向了更加紧张的性别对立撕裂。

歧视与反歧视,慢慢变成女权与反女权。而原本是为了提倡性别公平的【女权】,在韩国这种极度腐烂、扭曲而撕裂的社会里,沦为了一个激进又疯狂的贬义词——女拳。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最近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韩国20至30岁男性中,超过76%的人持“反女权主义”观点。

他们认为韩国女权不再是单纯的主张性别平等,而是演变成一种性别歧视和仇恨。而这样的趋势从“MeToo”运动爆发后愈加明显。

受够了畸形的女权主义,韩国男性终于坐不住了。以魔怔对魔怔,抢占“政治正确“高地,与韩国女权一争高下。

与我们不同的是,韩国的男性女性都普遍有一种“斗鸡”式的争强好胜。男性要求自己的威严,期待在家人和工作场合中得到高认证,而女性普遍爱“较真”,在我们看来小可无的事情,却可能会触碰到他们的底线。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韩国人不同于我们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精神,他们更经常“无中生有,小题大做”。

比如韩国女权热衷于将话题重心放在婚姻上,指责婚姻是对女性的压迫。而韩国男权直接效仿日本的决赛圈选手,开启不结婚不恋爱的躺平模式,连女生都懒得追,自己挣钱自己花,爱跟谁玩跟谁玩,自由自在,任谁打拳都无效。

但其实,韩国女性打“婚姻牌“的本意,只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并非完全不结婚,结果被这样一搞,直接被韩国男权卷得没法玩了。

而这,也仅仅是韩国男女对立斗争的冰山一角而以。

一开始,它只是一小群年轻人的声音,但现在随着性别问题和社会分裂,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这些问题过去在韩国一直存在,但现在正加速恶化。最后,将变成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可人心是复杂的,世界也是复杂的,并没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完全平等的乌托邦社会。

我们追求的男女平等不应是任何一方的特权,也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更不是搞性别对立,应该是确保女性与男性在各领域拥有平等的权利与自由的选择。

性别对立下没有绝对的赢家。男权、女权这两个词或许都不应该存在,只要一个男女平权,就好了。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