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减后怎么办?鲨鱼实验室用科学课引爆杭州幼儿园课外活动》)
教育部门发布“双减”政策后,对于学科类辅导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K12上市公司股价普遍腰斩,在新东方、学而思等各大教育培训巨头纷纷考虑如何转型之际,在浙江杭州,一堂科学实验课却如一根神奇的魔法棒,点燃了孩子们课余生活的热情,也开启了教培行业的下半场;挥舞这根魔法棒的团队名叫“鲨鱼实验室”。在某幼儿园,孩子们睁大眼睛、惊叫连连,这不是他们受了什么惊吓,而是正在上一堂科学实验课,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紧紧的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这也正是科学的神奇和魅力所在。
鲨鱼实验室成立于2015年,核心团队由原阿里巴巴、网易、拼多多、36氪、果壳、鲨鱼公园等公司成员组成,专注于儿童科学思维启发和培养,为3-15岁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科学学习课程和丰富的动手动脑科学产品以及沉浸式探索学习场景。
课程涵盖天文学、声光学、昆虫学、植物学、机械学等10大类科学学科、300个趣味科学实验,60种实验器材+材料包,800分钟线下课程,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发掘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所有授课老师均具有本科/硕士学历,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耐心涵养,注重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发掘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为孩子的科学启蒙之路保驾护航。
(图 鲨鱼老师带领幼儿园的孩子们做可乐爆米花机实验,用美味爆米花向孩子介绍热传导现象。)
鲨鱼实验室首席教研专家金文哲说:“门捷列夫用一副扑克牌发现了自然界各种物质间的关系,牛顿通过玩三棱镜创立了光谱学、李波尔塞受孩子游戏的启发试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雷内克从敲木头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听诊器,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就是从游戏中诞生的。科学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枯燥和艰深,它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在揭示科学原理的同时让孩子学会思考、爱上科学。你能看见声音吗?孩子们通过一个空罐子和点光源,就能制作一台声谱识别仪,通过这种仪器就能把声音转化成看得见的光谱。”
在鲨鱼实验室的课堂上,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不光惹得孩子们惊叫连连,更让家长们直呼长见识,幼儿园家长们说90%的实验课甚至连大人都觉得新鲜。家长们表示“以前只知道给孩子上钢琴、美术这些艺术类课程,一直忽视了孩子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孩子在游戏中就懂了科学原理,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自己的动手能力,一举多得。”而鲨鱼实验室类似的实验还有上百个,抓住水里的微生物、玻璃杯里的时空隧道、身边的显微镜、吃掉彩虹、玻璃照相机、阳光魔法球、纸盒电影院、召唤动物园…
鲨鱼实验室在儿童智力开发和创新思维方面培养的实践,与国外领先研究不谋而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名婴幼儿进行跟踪,一直到他们成年。他的基本结论是: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布卢姆认为,如果把17岁时的人做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出生后的前4年他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到8岁时已经获得80%,从八至十七岁只获得剩下的20%。
目前的“双减”政策下,校内外都在积极应对做出调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选择开设体能、科学、艺术类课程,从传统的识字、识数转变为注重幼儿的体质锻炼、艺术熏陶和科学思维培养。以课程质量和趣味性著称的鲨鱼实验室“金牌科学”系列课程更是在今年受到非常多幼儿园的追捧,“今年我们幼儿园板块的体验课数量比往年增长了四倍,很多幼儿园都在计划开设科学类课程,我们也正在积极研发更多适合3-6岁儿童的趣味科学课程,2022年我们合作幼儿园数量预计将超过500家,保证课程的安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这对于我们整个研发团队是个非常重要的挑战。”鲨鱼实验室首席教研专家金文哲说。
当教育主阵地回归校园和家庭,学校的角色重要了,家长的作用也更加凸显。省家庭教育专家白薇表示,“双减”政策下,家长要做好“加减法”,在负担上做“减法”,在育人上做“加法”。以鲨鱼实验室为代表的创新少儿科学实验课,正在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的新选择,一个个未来的小小科学家也正在素质教育的甘泉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