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集亏本600万,陈坤这次看走眼了?

2019-11-21 23:19:48
0

这世上总有人做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综艺怎样吸引人眼球?

要有流量嘉宾、颜值担当;要有“XX原班人马聚齐”的情怀梗;更要制造冲突点,来一些“评委互撕”、“嘉宾崩溃”的大戏……

可是,偏偏有节目反其道而行之——《一本好书》。

第一季,拿下了豆瓣9.2的高分,口碑爆棚,但因为关注少,拍到第七期,已经亏本了600多万。

很多人说,节目组“疯了”——第一季一共拍了12期,也就是说,他们在明知赔本的情况下,还继续做。

时隔一年,这群“疯子”又乐呵呵地拍起了第二季。

开播不久,评分飙升至9.4。

陈坤忍不住安利:“一定要看!”


“赔本买卖为什么还要做”?

因为这个世上,总得有人去做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1

“把好书演给大家看”,是一手打造了《见字如面》的导演关正文的初衷。

短短8个字,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处处都是难点。

延续了上一季的360°环形舞台,把那些生硬晦涩的名著、故事搬到观众眼前。

但是,书籍的形式不同于影视,总会出现大量的人物旁白。

怎么办?

导演采取的方式有些“简单粗暴”:以聊天的形式,由演员朝向观众,面对面地讲述那些心理活动。


这是一种相当“冒险”的表演方式。

一旦把握不好,不仅会表现得刻板突兀,还很容易让观众“出戏”。


网友被大段旁白的电视剧劝退 / 微博网友

但看完第一期,许多忧心忡忡、不看好的人,“真香”了。

第一个被搬上舞台的故事,来自经典小说《红岩》。

我们熟悉的江姐、小萝卜头、许云峰、甫志高……都是《红岩》里的人物。

但是,在节目组事先调查中,几百个观众,只有几个人读过原著。


我们喜欢的谍战剧中:卧底潜伏、侦查反侦察、地下党、情报机构、军统特务……《红岩》记述的正是这些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8年的重庆,主角则是“著名叛徒”——甫志高。

在许许多多影视版本中,甫志高都是一个一意孤行、不听劝阻,结果暴露身份被抓捕,又忍受不了严刑拷打出卖组织的“小人”。

《一本好书》对故事的解构,没有简单停留在一贯的处理方式上。

甫志高是银行高管,也是一间秘密联络站的负责人。

联络站伪装成书店的样子,常有大学生前来,甫志高想要把书店办大办好、多接触、发展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书店的常客里,有两位对实事颇有想法、也很积极的大学生。

甫志高想让同伴先开始和他们接触,甚至收留了其中一位来书店做店员。


同伴觉得,不向上汇报就擅自行动,风险比较大。

甫志高坚决反驳:“我们要自觉地多做工作,贡献一切力量……”

谁也不能说,他的慷慨激昂、满腔热血是假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那两个看似积极的大学生,是军统潜入调查的特务。


气氛陡然紧张。

某天,甫志高的上级许云峰来到书店,看到书店增添的书架、新办的报刊、新店员用过的东西……他瞬间暴怒:

这个书店的意义,不仅是宣传,更是秘密的联络站。

现在,陌生人介入,代表所有知情人,都陷入了险境。

许云峰一番劝告,没能让甫志高认识到错误。


许云峰命令甫志高即刻转移。

甫志高不听,他坚持相信自己一向谨慎,不会有错。

甚至,在所有人都准备撤退时,选择了回家——带着一袋妻子最爱吃的牛肉干。


不出意外地,他被捕了。

顺着书店这条线,敌方抓到了江姐、许云峰等人。

渣滓洞集中营里,他们受尽严刑拷打、精神折磨。


面对许云峰,敌人一开始好言相劝、威逼利诱。

许云峰不为所动。


他被带到刑讯室,眼睁睁看着一个个战友被酷刑折磨。

敌人懂得,许云峰不怕死,但他“怕活着,怕活着看着战友,因为自己的决定而死”。

“就算不怕死,也该为你的兄弟们想想吧?”


如果你的手里掌握着别人的生命,只要端起眼前那盏“求和”的酒杯,陪你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就能获救。

你会坚守信仰,看着他们一个个因你而死么?


许云峰犹豫了:

端起酒杯,对不起自己的信仰;

放下酒杯,对不起眼前的战友。


“我感觉如果是我,我真的会选择当叛徒”  / 网友弹幕

战友用最后一句话打醒了他:

“让人进出的门已经锁了,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我们绝不能爬出去。”

许云峰最终没有端起那杯酒。


后来的故事,不必说太多,那些坚守了的人,求仁得仁。

自会有人永远记得他们。

更令人惊艳的是,导演给甫志高加了一段被网友们称为“洞悉了人性”的独白。

被捕前为什么坚持要回家?

“我只是想回家最后见一次我妻子,跟她告个别。”

“我不能让她,对即将到来的孤独没有任何准备。”


为什么要叛变?

因为对事业的满腔热情,是为了将来的前途地位;

因为心里眼里只有个人功绩,所以做事简单粗暴、不调查、不思考……

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怎么可能在威逼利诱中不低头?


是非黑白自在人心,《一本好书》的高明之处,是塑造人物的“复杂”:

正派也有弱点、会犹豫、动摇;反派身上,也有值得反思的人性。

还原的,是文学的魅力。

另一期《红字》,讲述一个女人婚外生子引发的悲剧故事。

男主角——那个懦弱无能、不敢站出来承认关系的孩子父亲,由喻恩泰扮演。

他在表演里加入了许多眼神和小动作:。

看着心爱的女人被众人声讨,烂菜剩叶扔得满身都是,他眼眶微红,却因为怕人看穿,躲躲闪闪;


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向众人坦白罪行时,依然难以摆脱怯懦。

他的眼神看似笃定,还是带着摇摆。


声讨会结束,始终没敢把真相说出口的他,对自己感到失望,又似乎松了一口气。

三种情绪,三种状态,都恰如其分。


被搬上舞台的还有《骆驼祥子》。

越是经典,越是难拍,祥子这个角色,要够土、够憨,还要天然有一股劲儿:

"20来岁,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

导演找来了谢孟伟。


没错,是你们的“嘎子哥” / 《一本好书》

祥子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黄包车:“从此不再受出租行的气,睁开眼就能有饭吃。”

为了这个梦想,他拉着车从早到晚,从南道北:

100块,就能买辆车,1天结余1毛,1000天就能买辆车……


祥子将拉车挣来的钱,放进瓦罐里,计算着能买车的日子

省吃俭用三年,熬到理想实现,没过多久,车就被抢走。

他看到了世界的不公,但不愿意做个“吃酒抽烟烟逛土窑子”的堕落人。

他还要继续攒钱买车。


结果,还没买上车,积蓄就被骗光。

再后来,他用一场畸形的婚姻换来了一辆车。

可是,妻子难产离世,他又不得不卖了车去料理后事。


在城里混了几年,祥子还是只有一身衣服。

也终于从开始时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一个耷拉着脑袋的“城市垃圾”。


每一次打击,每一点转变。

辛酸苦辣,全浓缩在那一张脸上。

这是演员的魅力。

导演关正文说,创办这个综艺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读更多质量高的文学名著。

但它并不着急为观众“解读”。

它只用心呈现,讲好故事,剩下的,交给观众自己思考。

2

高口碑、低关注

《一本好书》,一上线便好评如潮。

可惜,节目的高品质并没有为它带来较高的关注。

豆瓣评分高达9.4,却只有一千多人“在看”。


这个时代,能静下心来关注“读书”这件事的人,真的不多。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

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7本。

这个数字,在日本是11,在韩国是9,美国是7。排名第一的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话剧形式、读书题材的《一本好书》,在很多人眼中太高冷,不够“综艺”。

再加上,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噱头,《一本好书2》几乎不具备任何传播优势。

其实,“高口碑、低关注、少投资”,一直是文化类节目的通病。

《中国诗词大会3》,评分8.4,评分人数不过千余;

《朗读者》第一季播放量破亿,到第二季,播放量便滑落原来的一半;

《一本好书》第一季,拍摄到第七本书时,就宣告赔本;

《见字如面》第一季,因为没拉到投资,无冠名“裸奔”上线……

一句话,做文化类综艺,“费力”,却不讨好。

导演很明白这一点,但他或许是有些“轴”,或许是有些“傻”:

“这个节目,就是大众阅读的试衣间。

我不期待观众从头到尾把节目看完,看一段,有兴趣去读书了,欢迎您随时走。”

3

有必要吗

费力不讨好的事,为什么要做?

关正文给出的答案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太多人喜欢麻辣鲜香的重口味,但总有人,愿意去品一品清粥小菜的清香余味。

别人眼里的“蠢事”,关正文甘之如饴:

“我没什么钱,这是我自己愿意的。”


关正文乐在其中 / 《一书》

作家哈维尔有句话: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李宗盛聊起创作,说:

保留那些我们认为最珍贵、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听从内心安排,专注做点东西,对得起光阴岁月。


这世上,总有人花时间做些“不太讨喜”的事情。

但这个“讨喜”,是什么标准,没人能说得清。

流量、话题固然是好,可质感、厚重感、使命感,同样是好。

前段时间和陶虹聊起“行业里的好东西越来越少了”。

她感叹:“大家都太着急了,急着看见剧本,急着开机,急着拍出来,急着上线,急着收钱,急着收一堆粉丝。

长远角度讲,一个作品能流传下去,是因为反复看反复有收获,这才是经典。

我们为什么老想着去拍快餐,不想着留点经典呢?大家都去卖快餐的话,满地只剩下快餐盒了。”


快餐有其价值所在,但也需要有人,慢下来,去做一些不那么追求高回报的事情。

见多了抄袭、照搬的综艺影视,更需要有人真真正正去想一想:

“有什么是我们能做而别人做不到的?”

给文章点个在看,希望这样用心的综艺节目,可以越来越多。

谈心社,这里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