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哒哒》栏目(公众号:dadatime)出品,每周五期,聚焦年轻人关心的科普话题。
在这五彩斑斓的多媒体时代,人们热衷于将自己的生活近况通过图片的形式分享在各大网络平台。
打开朋友圈、微博、instagram……无不充斥着刷不尽的精彩瞬间,让人眼花缭乱。
可在这些瞬间的背后,又有几分真几分假?你发的图片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2017年6月,一项来自美国的趣味研究显示,人们在社群网络发布的照片不仅能表达生活态度,还能据此来评估用户的心理健康状况。
呃,以后还能好好发朋友圈吗……
人们常用的社交APP | 视觉中国
生活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社会,人们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负担,由此引发的精神疾病更是数不胜数,抑郁症首当其冲。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 抑郁症全球年患病率约为11%,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
然而,抑郁症的患病特征并不明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清楚判断,这也一直是医学上的大难题。
精神病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视觉中国
那么,这项技术是如何通过社交图片辨别抑郁的?
如何利用社交图片判断抑郁
美国哈佛大学和佛蒙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目光锁定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研发了一套针对图片发布者的“抑郁症识别算法”。
据两位学者表示,目前该算法对辨识人罹患抑郁症的准确率高达70%。
算法的灵感来源于有关颜色和心情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人们心情愉悦时偏好明亮、温暖的颜色;而心情低落时则更喜欢偏灰、偏暗的颜色。
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推测,抑郁症患者可能对图片颜色、亮度等有特殊偏好。
该算法共分析了166名Instagram的用户发布的44000张照片。这些用户囊括了普通人、临床抑郁症患者以及曾患过抑郁症的康复者。
获取照片样本后,研究团队分别用人工评分和电脑测评2种方式进行分析。
人工评分由普通实验操作员,根据照片给人的感受分类打分,如愉悦、有趣、悲伤、可爱等,评分区间为0-5分;
电脑测评则是借助软件分析照片的清晰度、色彩饱和度、亮度以及通过面部识别检测人像,从中归纳出哪些因素和抑郁症患者发布的图片有关。
《Instagram photos reveal predictive markers of depression》论文截图
测试结果和预测不谋而合。
照片模糊或褪色、亮度和饱和度较低、整体色调偏向于蓝、灰、黑等暗色系的用户,大都已被确诊为抑郁症患者或有明显的抑郁倾向;
而普通用户通常会发布色彩丰富、饱和度和清晰度更高的照片。
同时,研究发现抑郁与否与滤镜也存在相关性。
抑郁症患者及健康人群各类滤镜使用情况(红色代表健康人群,蓝色代表抑郁人群)|AndrewReece,ChristopherDanforth
抑郁用户喜欢用黑白滤镜“Inkwell”,色调浓郁的暖色调滤镜“Valencia”则更受健康用户青睐。
当然,辨别抑郁远不止看看色调、比比亮度那么简单。我们很难凭肉眼去通过图片来判定朋友是否患有抑郁症。
在比对了人工组和电脑组的结果后,研究人员发现,人类打分和电脑测评所参照的标准大相径庭。
患抑郁症的摄影师Edward Honaker通过镜头呼吁人们关注和理解抑郁症 | 凤凰网
换句话说就是,在人们眼中,模糊、灰暗的照片并不一定表示负面消极情绪。
此外,该研究还有不少有趣的斩获。
比如,抑郁症患者发布的照片往往会得到更多的评论,而非抑郁用户发布的照片得到的点赞数更多;
某用户发的朋友圈获众多好友点赞 | 视觉中国
抑郁用户更喜欢发布含有人脸的照片,但单张照片中的人数远少于普通的健康人群。
这项强大的算法,引得诸多专家学者驻足品评。
美国宾州大学的Michael Thase教授就曾在采访中谈到,利用社交平台做心理健康初步检测是一个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虽然目前主持研究的两位学者称该算法还并不成熟,但他们有信心在克服了对照片质量的高要求等因素的干扰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还将有大的飞跃。
抑郁症并不可怕
说到抑郁,难免会让人想到刚离开的韩国歌手金钟铉、内地歌手乔任梁、影帝张国荣……
韩国歌手金钟铉生前舞台表演 | 视觉中国
铺天盖地的报道,让人们对抑郁症的恐惧感大大增加。一提到抑郁症就想到绝症、自杀。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目前已逾3.5亿,而中国占有9000万人之多。
看到这组数据,是不是很吓人?
但另一组数据是:约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会自杀离世。
也就是说,近85%的人都克服了病魔,痊愈概率还是很大的。
抑郁症司机开车撞死两人求死 病情好转又求生 | 视觉中国
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是一类复杂的精神疾病。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王刚副理事长表示,引发抑郁症的因素中遗传占到了50%;其他外界因素包括重大刺激、社交障碍、工作压力等,二者共同作用。
上海举办“精神病世界展” 引“非正常人类”围观 | 视觉中国
抑郁状态常表现为大写的“丧”——没有活力、丧失兴趣、执行力低下,陷入自己内心营造的痛苦和黑暗之中难以走出来。
但抑郁状态是暂时的,而抑郁症则具有长期性。
预防抑郁小贴士
“心理感冒”是心理学家为抑郁症起的美名,意味着其性质从本质上和感冒一样, 是一种普通病症。
既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预防远离,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治疗方式治愈。
倘若我们对其增进了解,并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对待,那么悲剧也能极力避免。
南京某中学食堂外立巨型“笑脸墙”,孩子们在笑脸墙前玩耍 | 视觉中国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王振表示,很多患者发现自己抑郁时,往往会从自己的性格上找原因,认为这是由自己的性格缺陷造成的。
可实际上,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性格要比找出“缺陷”重要的多。
当长时间陷入失眠、没有胃口,甚至连逛街、旅游、打游戏……都提不起劲的时候,你就应该向专业医生求助了。
一名患者正在接收医生的心理治疗 | 视觉中国
抑郁并不可怕,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既然你能作茧自缚,就一定可以破茧成蝶!
关注公众号“哒哒”,回复关键词“文章”,查看更多精彩:
《这种衣服一年害死不少孩子,你家可能就有》
《被捧上天的阿胶,让你花了多少冤枉钱》
《外国禁用的儿童常备药,国内电视广告还在天天播》
《红枣、红糖不补血!真正补血的食物是这些》
《收走的头发做酱油?好还真别不信》
《这9个护肤常识害人不浅,尤其是第一条》
参考文献:
[1]Xiaohua LIU, Kaida JIANG. Why isdiagnosing MDD challenging[J]. 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16(12):343-345.
[2]Reece, A. G., & Danforth, C. M.Instagram photos reveal predictive markers of depression[J]. EPJ Data Science,2017, 6(1):15-49.
[3]MorenoMA,JelenchickLA,EganKG,et.al.FeelingbadonFacebook:depressiondisclosuresbycollegestudentsonasocialnetworkingsite[J].DepressAnxiety, 2011, 28(6):447–455.
[4]LupK,TrubL,RosenthalL.Instagram Instasad ExploringassociationsamongInstagramuse,depressivesymptoms,negativesocialcomparison,andstrangersfollowed[J].CyberpsycholBehav, 2015, 18?(5): 247–252.
[5]BarrickCB,TaylorD,CorreaEI.Colorsensitivityandmooddisorders:biologyormetaphor[J]. AffectDisord, 2002, 68(1): 67–71.
[6]LitmanL,RobinsonJ,RosenzweigC.Therelationshipbetweenmotivation,monetarycompensation,anddataqualityamongUSandIndiabasedworkersonMechanicalTurk[J].BehavResMethods,2014,47(2):519–528.
[7]MorenoM,ChristakisD,EganK,BrockmanL,BeckerT.Associationsbetweendisplayedalcoholreferencesonfacebookandproblemdrinkingamongcollegestudents[J].ArchPediatrAdolescMed,2012, 166(2):157–163
[8] 黄庆军, 许崇涛. 抑郁症是一种炎性疾病吗?——介绍抑郁症的神经炎性反应假说[J]. 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2014(12):88-94.
[9] 安德鲁所罗门, 施佳能. 抑郁症是一种孤独病[J].英语世界.2017(02):25-29.
[10]王绍礼. 抑郁和抑郁症是一回事吗[N]. 北京日报, 2015-03-27 (019).
[11]毓芩. 精神抑郁症是严重抑郁症的危险因素[J]. 国外医学情报.?1998(04):46.
[12]叶红萍.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住院抑郁症的疗效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2005.
[13]钟慧.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性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2004.
聚焦青年话题,搜索关注哒哒微信公众号(dadatime),每天用最短的时间,看最酷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