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3日透露,承担交会对接机构研制任务的绝大多数是国营企业,也有个别的民营企业。目前对接机构上的部组件都是中国研制生产的,飞船上有600多台套设备,也全都是中国自主研制的。
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取得成功。受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委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的有关情况。
武平指出,对接机构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负责研制的,就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这个对接机构非常复杂,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所以以八院为主负责研制,研制过程中有很多的协作配套单位参与了整个对接机构的研制和生产。这些单位中,有的在贵州,有的在安徽,也有在哈尔滨的,遍布全国很多省市。
据介绍,目前国际上使用比较多的对接机构有两类:用于美国航天飞机上的,叫做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用于俄罗斯飞船和欧洲ATV飞船上,叫做“锥-杆”式对接机构。这两类对接机构都是俄罗斯生产的。中国的对接机构采用的是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
武平说,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就开始了对接机构的预先研究工作,研制的早期阶段大概是200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曾经和俄罗斯进行过方案性的技术交流。而后便开始了自主的工程研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建成了一套对接机构的设计、生产、试验体系,研制过程中,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累计地面试验有1000多次。
去年10月,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个正样飞行产品完成了生产,目前分别装在了神舟八号飞船上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这也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生产对接机构的国家之一。武平强调,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和重大的技术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