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致残:英雄的塑造过程
构成美国形象的,正是一系列关于某个人的英雄祖先的神话。
--詹姆斯·鲍德温
在研究历史时,人们一想到污点必须被遗忘、被修改、被匆匆略过,就会感到不解。我们只须记住丹尼尔·韦伯斯特是了不起的宪法学家,无须记得他曾酩酊大醉;我们必须忘记乔治·华盛顿曾是一位奴隶主……我们只需记住那些我们觉得值得信赖的、鼓舞人心的事情。当然,这种思想也有它的难处,那就是担心历史失去了它作为模范的激励价值。它描写完美的人和高尚的民族,但就是不说实话。
--W.E.B.杜博伊斯
把我们尊崇的人奉为偶像,既伤害了他们,也伤害了我们自己……我们没有认识到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行事。
--查尔斯V.威利
本章讨论英雄化问题。英雄化是一个退化的过程(很像地质学上的石灰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的教育机构把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虔诚的、完美的造物,他们没有矛盾,没有痛苦,没有人情味,也没有可信性。
美国的很多历史教科书都配有人物插图,有些是非常著名的(《希望之地》为每一位总统提供了一个小头像),有些是一般人都知道的(《自由的挑战》准备的小头像上标有"你以前知道吗?"几个字,问的是关于伊丽莎白·布莱克威尔这位从医学院毕业的第一位美国女性的故事,以及《阳光下的葡萄干》等电影的编剧洛兰·汉斯贝里的一些事情)。插图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它们树立榜样,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出人头地之路,它们还使教科书为布莱克威尔和汉斯贝里等人提供了空间--要不是有她们,历史只会是对男性政治领袖的大检阅。人物插图还能够促使我们思考我们教历史的目的:是否切斯特·A.阿瑟就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更值得介绍?他们俩谁对我们今天影响更大呢?赖特发明了车库,改造了住宅建筑空间,至于阿瑟么--嗯,他签署了第一部《公务员法》。还有,谁的出名更有戏剧性?是布莱克威尔还是乔治H.W.布什(后者出生时口里含着一把银质参议院座椅)?如何选择是有争议的,但是,教科书要写进一些人确实应该不仅根据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还要考虑他取得那些成就所经历的过程。
我们还可以对课本中的那些英雄谱做第三层、第四层的推测。但是我现在关心的不是谁入选了这种英雄谱,我关心的是当他们被写进教科书、被带进课堂时,会变成什么样子。有两位20世纪的美国人是这种英雄化的绝佳例子,他们是伍德罗·威尔逊和海伦·凯勒。威尔逊无疑是一位重要的总统,他受到大量教科书的关注。另一方面,凯勒则是个"小人物",她没有促成一部立法,没有改变任何一门科学的进程,更没有宣布进行什么战争。在我所考察的所有历史教科书中,只有一本载有她的照片,多数教科书甚至没有提到她。但是,老师们都对她津津乐道,并且经常展示一些声像材料,或者推荐一些将她树为楷模的传记。所有的这些刻意行为都旨在确保学生对这两位历史人物产生某种认识,但是学生并不会因此而知道得更多。英雄化就是这样扭曲了凯勒和威尔逊(以及其他许多人)的生平,以至于我们不能如实地想象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