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沈步摇
1983 年8 月11 日,胡乔木在审查《世界工艺美术展览》时说:我们不要眼巴巴地看着我们国家就这样子,这不是和平演变吗?专让青年看搂搂抱抱的,或者是武打片子,或是慈禧太后古装片子,不是把青年引向歪路上去吗?我们掌握了国家机器,我们是执政党,对这样的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不是太可耻了吗?”
当时对这种西方文艺思潮或者社会思潮通称为“精神污染”。在1983年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说,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对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对于胡乔木的说法,党内负责同志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12 月14 日,胡耀邦召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广播电视部的领导人谈话。他说:“清除精神污染要继续搞下去,但要防止两种干扰。一种是左的思想干扰,一种是封建思想的干扰,这两种思想容易使清除精神污染扩大化。”
胡耀邦还讲了8 条具体意见:不干涉人家的穿衣打扮,不要用“奇装异服”一词;对没有害处的抒情歌曲及轻音乐,不要禁止;文学方面,所有世界公认的名著不能封闭,电影、戏剧、曲艺等,凡是中央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演,不能滥禁滥砍;等等。
万里插话说,我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也不要提了,什么是“自由化”,说不清楚,以后提反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腐蚀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遗毒,就很够了。胡耀邦接着说,我同意这个意见,“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都不要提了。但也不要去批判这个提法,让它慢慢消失。正面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胡耀邦对这些理论之争并无多少兴趣,他认为当前主要的任务还是发展经济。二中全会决定开始整党,由胡耀邦兼任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胡耀邦把整党中的“统一思想”的任务改为“端正业务指导思想”,提出“整党促进经济,经济检验整党”,客观上淡化了整党的意识形态色彩。
这种争论以及互相批判,直到1986年还没有完全结束。1986年5 月8 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气氛进一步宽松了。
到了1986年9月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前,胡耀邦主持起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文件中没有提“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代之“以经济建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文件指出,“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下大决心,用大力气,努力把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具有普遍性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和其它有益文化学到手,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不这样做就是愚昧,就不能实现现代化。”“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
这样的表述,让一些反对者不满。后来,胡耀邦在文稿中又加了一句话:“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的,是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
陆定一发言说,反自由化是苏联教条主义针对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来的,后在文革中又被“四人帮”使用。他说:“笼统地提出反对自由化,不但在原则上和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创作自由等人民的基本权利相冲突,而且历史上造成的后果很坏,对于繁荣我国学术文化和政治生活民主化都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