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0月8日,受强台风“罗莎”影响,上海普降大到暴雨。图为路上行人躲避暴雨。

2008年8月25日晨,台风鹦鹉扫过,上海雷暴雨惊醒了尚在梦中的人们,顺昌路的弄堂里进水厉害。

2008年9月29日,第15号台风“蔷薇”影响上海,上海面临风暴潮考验。图为游客在潮水淹没的上海浦东滨江大道亲水平台嬉水。

台风“蔷薇”影响上海,游客在潮水淹没的上海浦东滨江大道亲水平台游览。

《外滩13号》,选自艺术家三水的《外滩》系列观念摄影作品,作品用艺术手法表现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后果。艺术家以雾、水和建筑联想2050年淹没在水下的上海外滩标志性建筑。

《外滩·外白渡+百老汇大厦》,选自艺术家三水的《外滩》系列观念摄影作品。作品表现海平面的急剧上升使外滩的标志性建筑被孤立地包围在水的可怕世界中,艺术家对水中世界展开了忧郁联想。

2006年9月16日,受强台风“珊珊”影响,上海市区出现5级至7级偏北大风,并伴有阵雨。

2008年3月26日,印度普瑞。享誉全球的沙雕艺术家Sudarshan Patnaik在普瑞黄金海岸边雕出了高达7英尺沙雕组,包括印度众多标志性文化遗产,拉响了“蓝色警报”。

俯瞰塔瓦拉。塔瓦拉是组成基里巴斯群岛的诸多珊瑚岛之一,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对该区域的大部分岛屿都造成了威胁。

基里巴斯的塔拉瓦岛,小男孩帮渔民把捕到的鱼拿上岸。全球变暖,低洼岛屿终将面临被不断上升的海水吞噬的威胁。

2006年12月,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省卡拉瓦特岛。海岸线原本离孩子的学校有好几米的距离,海水来袭后,学校的围墙成了海岸线。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许多岛屿的海岸线都被侵蚀了,居民的房子被冲走,种植园的土地也被海水污染了。

巴布亚新几内亚卡特里特环礁。牧师正在为一艘船引路。卡特里特环礁在南太平洋上,由于海拔较低,海岸线被大量侵蚀,海浪常常淹没岛上的种植园。布干维尔自治政府考虑将岛上居民迁移到布干维尔岛上,但因为缺乏经济、资源支持,这一计划被搁置了。

卡特里特环礁,一个小男孩望着被污染的泥水,这里曾是一片种植园。由于海浪时常淹没和侵蚀,岛上食物紧缺,香蕉和沼地芋类作物的种植也收成欠佳,岛上的居民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吃鱼和椰子。

绿色和平的志愿者身穿潜水服和护目镜,看起来像一群“蛙人”。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将来我们会不会像蛙人那样生活?

海岸侵蚀,树木倒下。在马尔代夫的海岛上,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马尔代夫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部分岛屿仅比海平面高出1米,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令人忧心,在不久的将来,马尔代夫将被汹涌洪水所困。

空中鸟瞰图,马尔代夫的房子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或巨浪的破坏。马尔代夫的居民非常担心,即使不考虑像海啸那样的自然灾害,由温室气体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仍是灾难性的。

在孟加拉国生态脆弱的申达本河三角洲地区的Sagar岛,一当地妇女正在种植红树苗。成千上万的当地人参加了这项活动。红树林能保护海岸不受侵蚀。

孟加拉国申达本河三角洲地区村民在雨中,该区域非常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不少居民农田受损,甚至已被迫离开家园。

孟加拉国申达本,孩子们站在由于海平面上升而被迫丢弃的房子边。

在孟加拉国申达本浅水处,一名妇女正在用网捕捞虾和鱼苗,然后把它们送到内陆人工池塘养殖。妇女旁边的红树林正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