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地震带第六集:都江堰旅游业的恢复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作为世界遗产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位于5.12地震的极重灾区,景点遭遇严重破坏,景区被迫一度关闭。那么快一年的时间过去,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现在恢复的情况如何呢?
“天府之源”——都江堰市因水而兴、因堰成名,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是一座以山清水秀而名,以文化浩瀚而重的城市。然而,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使整个都江堰霎时尘土弥漫,城市陷入了一片恐慌当中。导游陈永红在都江堰景区工作已有7、8年的时间,地震当时她正带着游客在二王庙参观。陈永红当时觉得左右摇摆,然后看到旁边的地裂开了,她立刻就带领十个左右的游客往前面跑。
地震后,景区内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毁损,伏龙观、城隍庙文物、上清宫等古建筑以及景区内的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约30亿元。都江堰旅游产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10多万与旅游相关的从业人员瞬间失业。
然而在这场大地震中,令人欣慰和称奇,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损伤较小,只是在鱼嘴上出现了几道裂纹。幽甲天下的青城山中的大部分木结构道观在地震中也基本只是落瓦露掾。地震后都江堰人不等不靠,迅速组织对受损旅游设施进行修复,2008年6月14日,都江堰——青城山景区实施了免费对外开放,导游陈永红也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2008年9月29日,赶在十一黄金周到来前,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正常对外售票,景区除部分修缮景点,其余景点全部恢复开放,八方宾客纷至沓来。
除了景区大部分景点恢复开放外,青城山-都江堰被损文物古建的修复和重建工程也正式启动。其中二王庙古建筑群的修复是近年来,国家在古建筑维修上,投资规模较大,关注度最高,施工管理最严格的一次修缮。沿着山路一直往上,二王庙景区内随处可见地面裂缝,地表沉降,院墙倒塌,柱体移位等地震破坏的痕迹。
有关勘测报告表明,二王庙古建筑群地处一个巨大的古滑坡体上,虽然在此次的地震当中,该滑坡体没有出现明显被激活的迹象,但是地表浅层出现了一些松动,并且一些堡坎和坡度较大的坡面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和坍塌,要想保证二王庙原址重建,必须进行一项系统工程,这就是山体加固。
二王庙古建筑群的山体加固工程依山势分四排进行,来自辽宁的施工人员们,从2月1日进场,通过在滑坡体上钻洞、浇筑钢筋混凝土柱,稳固滑坡体。
开工以来,施工人员们每天工作十余小时,只为早日完成地质灾害的治理,为古建筑群的重建和修复打好基础。截至目前,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除了二王庙、伏龙观等古建筑群暂时处于维修当中,其余景点都已实现正常开放。进入09年以来,景区的游客量甚至比和08年的同期水平还略有增长。
目前,都江堰市正将旅游业的恢复重建确定为灾后产业恢复重建的标志和示范,按照“当年恢复秩序,三年恢复到震前水平,五年初步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恢复行动计划。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的进行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都江堰的旅游业,将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