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六小龙”之后,又一家杭州科创企业被美国巨头盯上了)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超然
蒲惠智造 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六小龙”之后,又一家杭州科创企业被“盯上了”。
记者近日了解到,2023年12月以来,惠普慧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惠普慧与公司”)通过无效宣告行政程序,持续“发难”杭州科创企业蒲惠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蒲惠智造”),前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出,“蒲惠”与“惠普”、“HP”构成混淆性近似商标,对“蒲惠”商标提出⽆效宣告申请。
2024年12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蒲惠”与美国惠普慧与公司的“惠普”、“HP”等商标构成近似商标,裁定“蒲惠”第9类商标(科学仪器、计算机软件等)、第2类商标(颜料、着色剂等)予以无效宣告。
“蒲惠智造”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述裁定与事实严重不符,一旦实施,意味着“蒲惠智造”将无法继续使用“蒲惠”商标,“蒲惠智造”相关产品也无法继续销售。对一家近年来正冉冉升起的科创企业而言,这无疑是飞来横祸。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惠普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其主导产品为个人电脑、打印机、数码影像等。惠普慧与公司是美国惠普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参与惠普的全球运营,包括个人系统(如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工作站等)和打印业务(如家用及商用打印机、3D打印解决方案等)。
“蒲惠智造”创立于2018年,是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蒲惠智造”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自主研发全栈式的工业“云化”软件,帮助一大批传统制造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在业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位于杭州的蒲惠智造的办公区,展台摆放着手机等设备进行系统兼容性测试 图片来源:新华社
“显然,两个公司行业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群体也不同,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不可能被市场和用户混淆。”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王双京律师指出,“蒲惠智造”的主导产品是工业软件,主要面向中小制造业企业,帮助他们实现产业数字化,惠普公司虽然也有软件产品,但多为配合打印机等硬件产品的消费类软件。
一言以蔽之,“蒲惠”和“惠普”不是“同行冤家”。
那么,从知识产权界定来看,“蒲惠”和“惠普”究竟是否构成近似商标呢?
王双京律师指出,无论是拼音、字形还是汉字顺序,“蒲惠”与“惠普”、“HP”均不构成近似商标。蒲惠汉语拼音为pú huì,“惠普”汉语拼音为huì pǔ,且“蒲”和“普”字体结构不同,字形不同,“蒲惠”与“惠普”汉字排列顺序不同,首字不同。
不仅貌不同,神也不合。“蒲惠”和“惠普”,中文寓意也大不相同。
王双京律师指出,“HP”商标属于第三人臆造词汇,是从英文“Hewlett-Packard”(休利特-帕卡德)名称臆造而来,逐渐缩写为音译中文“惠普”及英文缩写“HP”、“hp”,并无其他特殊含义。
“蒲惠智造”董事长王克飞告诉记者,“蒲惠”的“蒲”,寓意是蒲公英,他创立“蒲惠智造”,初衷就是“希望蒲惠能成为一株蒲公英,乘着数字经济的风,把数字化的种子播撒出去,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蒲惠”的快速发展,佐证了王克飞的阐释。
近年来,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蒲惠智造”已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领军企业之一,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包括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国家工信部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等,在业内有着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4年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 图片来源:国家工信部官网
在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蒲惠智造”还是拥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一家。目前公司拥有产品相关发明专利39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2件、美术作品著作权2件,其自主研发的数据智能集成平台有效解决了制造业普遍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
“我十分看好工业互联网这个未来的万亿产业。蒲惠深耕工业软件和大数据赋能制造业,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生力军。中国企业一定要在这个领域抢占高地。”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副教授崔鹏表示。
尽管遭遇美国巨头“发难”,王克飞对未来发展依然充满信心。
他表示,与欧美国家同行相比,我国工业软件仍然是一个存在“卡脖子”隐患的领域,“蒲惠智造”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赛道上“弯道超车”,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让制造业的“毛细血管”可以更扎实,现在这个愿景已初见成效。
王双京律师告诉记者,对初裁结果,“蒲惠智造”既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已于近日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起诉。
面对“蒲惠智造”的起诉,惠普方如何回应?记者多次致电惠普中国公司,截至发稿时,均无人接听。
本端记者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