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研究局稿件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曹洋(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兼有色首席分析师)
镍价上涨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镍成为市场焦点有两个原因。首先,镍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一方面它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包括不锈钢、特钢、合金,是主要的原料之一;另一方面就是镍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它主要用来做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这几年用量也确实是明显在提升。目前对于镍的需求占比,从不到百分之十,到现在占比已经百分之十几,而且仍在稳步增长。大家开始把镍定义为新能源的金属材料,这是受到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镍的价格波动特别大,从历史上来看很少有一种基本金属,它的价格在很短的时间内能有30%、50%,甚至100%涨幅,也有媒体会去讲里面多空博弈的逻辑,大家比较关心这些“传奇”故事,比较吸引眼球。
那么,镍价为什么上涨?实际上,在俄乌战争发生之前,整个镍市场已经在博弈供需阶段短缺的逻辑。镍这几年供给有一定的瓶颈,原因是没有多少的企业去投资精炼镍的生产产能,更多是投资非标品的产能,例如NPI、镍盐等等。但它的需求在新能源领域的话是在持续增长的,在非标品产能大幅释放之前,硫酸镍企业仍要采购镍豆镍粉,所以造成了一个阶段的供需错配,导致全球的库存从去年开始一直是去化的状态,后来是俄乌战争超预期发生了。
全球精炼镍年产量大概70—80万金属吨,俄罗斯作为全球镍交割品最大的生产国,去年的产量大概在19万金属吨,市场占比超过了百分之二十。俄乌战争发生发生之后,大家很担忧俄罗斯的供应会出问题,这就给LME多逼空创造了情绪上的价值,这是它本轮大涨的基本面的逻辑所在。
除开基本面逻辑,有多空博弈的因素在里面。多头和空头其实在整个俄乌战争发酵之前就已经在进行博弈了,但是俄乌战争的这种超预期的出现,让多头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力,导致了一小部分的空头爆仓,直接导致了价格上涨,然后就会有更多的空头爆仓,价格大幅上涨,直到5万美元/吨以上的价格。从5万美元涨到10万美元的这一段,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流动性枯竭,所以交易所暂停了交易。
简单地说,整个市场空头基本上已经冻结了,并且没有新的空单能够大量入场,这个时候多单很轻的量就可以把价格顶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这其实是极度不合理的,是一个流动性的问题。
镍价之所以出现短期这么大的一个波动,它其实本质上是交易行为的极度扭曲,以及交易所的流动性枯竭造成的。从我们的研究经验来看,一般这种多逼空行情,要多头和空头达成一个协议,或者是分出胜负,这一段行情才可能会结束。所以我们认为最近仍然有博弈的尾部风险,会造成价格极高的波动。
结合目前俄乌战争的风险,包括基本面的一些情况,包括空头资金的情况,还有交割品获取的情况等等,如果去看一个月以后的价格,我个人认为海外的价格应该会往3万美金,甚至低于3万美金做向下回归,除非出现战争或制裁的极度恶化。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应该会向上期所的价格去回归,应该说双向回归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就是说上期所的价格可能往上涨一点,然后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继续往下回归,然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当市场的价格开始稳定下来了过后,市场才会有新一轮的交易逻辑。这个时候可能是中期的基本面和中期的宏观的预期去决定价格。从我研究基本面的角度来说,整个镍供需平衡表到今年年底,尤其是到下半年,会逐步由短缺转向平衡,再转向过剩这样一种环境。具体而言,本轮镍价上涨,有整个有色金属出现短缺的大背景。2020年疫情刚刚出现的时候,对供需的影响很大。但是疫情得到一定缓解过后,需求恢复比供应恢复得要快,造成了金属供需阶段的错配,导致全球很多的金属都在去库存化,库存绝对水平处在一个较低的历史水平。但是大家知道,疫情的影响是在逐步减弱,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供应还在继续的恢复,它的增速不断提升,但需求的增速在整个疫情后周期是慢慢往下降的,这个时候供需会出现新的再平衡。也就是说供应的增速可能会追上需求的增速,这个时候再平衡的情况就发生了。当供给进一步增加,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就会出现过剩。
如果俄乌战争未来不是朝缓和的方向发展,是而非常超预期,比如说战火扩大或者是制裁升级,那么,对有色金属整体应该说会带来价格的提升。从几个维度去理解。第一,对于直接由俄罗斯供应的金属,它的影响会相对更大,因为大家都会担心俄罗斯的供应会出问题。第二,我们也比较担心对能源的间接影响,能源价格可能会进一步的上涨,而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影响到欧洲的冶炼厂。首先是成本提升。第二,如果欧洲今年到采暖季,能源的供应还得不到解决,欧洲的冶炼厂可能停产,减产对价格肯定是有上行的支撑的。第三,从宏观的角度,如果俄乌的战争失控,它必然会加剧全球经济滞胀的风险。在经济严重滞胀的预期下,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应该是去多配商品的,从配置的角度也会对有色金属的价格产生一定向上的支撑。
镍价上涨能够影响到哪些产业链呢?目前,新能源和传统产业链都受到了影响。比如,大家在新闻里看到,新能源汽车现在开始涨价了。本质上就是原材料镍、锂等价格的上涨,传导到电池的成本上涨,电池厂把这一部分成本的上涨转嫁给整车厂在最终传导至消费端。如果市场以目前的价格就3万美元金属吨以上运行,那么确实会给整个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使用三元锂电的这部分新能源汽车造成成本上涨、车价上涨的压力。
另外,对传统产业链,现在整个市场原材料的采购是比较的混乱的,因为买方不知道应该参考什么价格去买货;卖方如果价格开得很高,下游也不会去接受。传统领域它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包括不锈钢的消费,还有特钢的消费,它是有一定的瓶颈的。在整个需求终端偏弱的背景下,你的价格是很难传导到终端被接受的,所以减停产的风险就会上升,高价本身其实带来的影响是被动地抑制需求,这一点的话我觉得无论是在新能源领域,还是在传统领域,它都正在发生,但是核心的问题还是价格短期过高。
我们知道,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必然会激化通胀的压力,如果再叠加经济下行,滞胀的压力就会体现出来。我举欧洲的例子,欧洲最近能源价格上涨的特别的多,金属价格也涨得比国内多,所以欧洲居民现在的生活成本肯定是明显上升的,比如说能源成本,还有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大部分都在上涨。
镍在目前这个价格水平到底能持续多久?如果只是一个短期行为,对产业的影响就不会有那么大。但如果是一个长期行为,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最近一二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装机,磷酸铁锂的电池的占比迅速的提升,三元锂电池的占比就迅速的下降。本质是因为原材料涨得太多了,整车厂在进行电池路线的这种选择上,也是要考虑成本的。如果镍价格在高位运行,它会影响到整个三元锂电的应用场景,在一些领域会被其他电池或者其他的功能材料替代,这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其实整个行业是不希望原材料的价格暴涨长期存在的,因为它对下游的产业链来说有一定的影响,或者说不利于这种金属材料相关的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我个人目前的看法是镍价格的高位可能只是一个短期行为,之后还是要回归的。镍价回归过后,对于产业链的这种损伤或者影响,就不会那么大。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想要长续航,还是会去发展三元锂电这一条技术路线;如果对续航没有这么高的要求,磷酸铁锂的这个市场占比可能还是会比较高。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