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月24日讯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低开0.41%,深成指低开0.62%,创业板指低开0.76%。盘面上,酒店餐饮、换电、充电桩等板块涨幅居前,新冠治疗、养殖、中药、烟草等板块跌幅居前。两市低开个股近2800只。
今早,香港恒生指数开盘跌1.09%,恒生科技指数跌2.06%。华宝国际跌14.88%,控股股东朱林瑶被立案调查。哔哩哔哩跌超7%,网易跌超6%,京东集团跌超5%,阿里巴巴跌4%;中国恒大高开5%。
美股三大指数21日集体收跌,纳指跌2.72%,全周累跌7.55%;标普500指数跌1.89%,全周累跌5.69%;标普500指数、纳指均创2020年3月下旬以来最大周跌幅;道指跌1.3%,全周累跌4.58%,创2020年11月以来最大周跌幅。奈飞大跌近22%,Q1新增用户数指引远低于市场预期;滴滴跌超9%,监管部门约谈提醒滴滴货运等8家新业态平台公司。
市场消息:
1、十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充换电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通知。目标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2、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国内外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 更加健全,流通业态模式更加丰富多元,流通市场主体更具活力,交通承载能力和金融信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流通成本持续下降、效率明显提高, 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显著提升。
3、央行又出手了!一次性下调各期限SLF利率10BP
在降准、“降息”落地后,备受关注的利率走廊上限——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也同步下调,隔夜、7天期、一个月期品种利率一次性下调10BP。业内分析认为,一周内,央妈多次出手反映出我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各期限SLF调降10BP,与本周MLF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降幅度一致,显示出央行全面调降资金价格,有助于引导市场利率中枢适度下移。
机构观点:
1、中信证券:"市场底"渐行渐近,继续布局优质蓝筹
中信证券表示,“政策底”已经明确,“情绪底”即将到来,“市场底”渐行渐近,建议继续紧扣“两个低位”布局蓝筹,迎接上半年行情起点。首先,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最大时点已过,但对政策依赖性依然较强,地方“两会”显示各地以投资稳经济的趋势明显,而货币先行发力超预期后,其它部委和地方的政策正在形成合力,“政策底”已经明确。其次,高位抱团瓦解诱发的情绪宣泄接近尾声,市场短期调整既偏离货币宽松趋势,也偏离政策支撑的基本面趋势,内外资金行为分化亦是佐证,“情绪底”即将到来。最后,随着稳增长主线共识的不断提高,情绪宣泄接近尾声,预计市场资金将恢复流入,“市场底”渐行渐近。
2、国泰君安证券:穿越黎明前的黑暗!稳增长接力,估值修复正在途中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2022年初以来,国内市场震荡下行,核心原因在于分母端负向扰动。一方面,海外加息缩表预期提前,实际利率快速攀升,10年美债利率一度触及1.88%,纳斯达克指数周内大幅回落7.55%。随着全球流动性拐点已至,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对国内流动性预期带来边际波动。另一方面,国内地产信用隐忧、新冠疫情波折等压制着风险偏好。我们认为,从海外来看,尽管高利率对权益市场会产生负向压制,但在较低的美债利率抬升下,不会对美股估值产生剧烈冲击,由此带来的“美股→A股”风险传导相对有限。同时,国内仍处于货币政策宽松窗口期,央行积极“靠前发力”,随着12月全面降准、1月MLF与LPR降息之后,“稳增长”动能进一步夯实,负面预期正在加速消化。
3、中金公司:“稳增长”加力,静待“情绪底”
中金公司表示,临近春节前述情绪因素仍可能抑制市场表现,尤其是部分地产开发商宣布境外债务整体违约可能也将扰动市场情绪,但未来伴随“稳增长”政策细节持续出台、前瞻指标可能改善和国内增长逐步企稳,市场情绪也有望修复。风格方面,我们认为“稳增长”仍是未来的阶段主线,而成长风格大幅杀跌空间可能相对有限,但可能还不着急抄底,我们依然维持此前“稳增长”风格可能会持续到一季度末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