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6天9000亿元逆回购维稳流动性 降准或不在下月“菜单”上

0
分享至

缴税节点刚过,央行不改呵护市场之意,仍以大额逆回购护航月末流动性。10月27日,央行再度开展2000亿元逆回购。Wind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27日的近6个交易日内,央行整体逆回购规模达9000亿元,实现净投放75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后续仍将保持较大力度的公开市场操作,直至资金平稳跨月。展望11月,虽然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规模将达全年最高点,但财政支出将加大力度,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购到期因素,流动性并无缺口。降准“靴子”大概率不会落地。

逆回购规模逐级加码

连日来,央行逆回购规模呈逐级加码态势。上周三起,央行连续3天以千亿元规模开展逆回购,安抚资金市场。而本周以来,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实现翻番,已加量至2000亿元,达到今年1月21日以来最高单日操作量。

高额的逆回购操作背后,是税期、政府债发行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下,市场流动性有所承压。“10月是缴税大月,叠加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因素,二者影响市场流动性约1.5万亿元。央行近日加码逆回购主要出于稳定月末市场流动性的考虑。”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

央行在公告中表示,这是为了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

回顾10月资金面走势,整体上维持震荡,在平稳跨季后继续保持相对均衡的状态,资金利率中枢小幅上行。10月27日,DR007加权平均利率小幅走高至2.2867%,略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数上行,其中Shibor隔夜上行37.5个基点,报1.921%。

本月逆回购仍将维持较大力度

10月27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引起关注。业内人士此前认为,由于10月26日为缴税截止日,至27日,缴税因素对于资金面集中影响的时点已过,因而27日逆回购操作规模或将回落。

对于央行逆回购规模依旧维持在2000亿元高位,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解释称:“税期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较大。如果逆回购大幅减量,或将形成资金回笼,影响月末资金面和市场情绪。”Wind数据显示,本周有3200亿元逆回购到期。

王运金表示,这可能是出于约7000亿元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的流动性占用的考虑。

对于后续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和频率,受访专家认为,央行仍将保持较大力度的公开市场操作,直至资金平稳跨月。

明明表示,至本月底,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大概率仍将维持在2000亿元水平,跨月结束后,逆回购规模或将回落至100亿元。

王运金说,后续公开市场操作规模仍将维持稳定。本月28日和29日可能会减少逆回购操作规模,11月初可能降至每次1000亿元以下的逆回购操作水平。

11月降准“靴子”难落地

随着央行近日连续加码逆回购规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金面压力较小、央行“工具箱”丰富、内外部经济环境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等因素影响下,降准或大概率不在11月的操作“菜单”上。

11月MLF到期量达1万亿元,为今年以来最高值。对于较大规模的MLF到期压力,叠加大量逆回购将迎来到期,使得流动性或将承压,市场因此对央行进行“二次降准”有所期待。

明明认为,对于11月MLF和逆回购到期量,市场基本已经形成预期,因此在资金面情绪方面不会有太大波动。同时,11月财政支出也将加大力度。“经测算,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购到期的因素,流动性并无缺口。降准的必要性降低。”明明说。

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工具箱”储备充足也是一方面因素。“目前央行灵活运用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呵护资金面,对于降准工具的需求下降。”明明说。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政府债券发行和税收缴款以及MLF到期等阶段性影响因素,人民银行将综合考虑流动性状况、金融机构需求等情况,灵活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投放不同期限流动性,熨平短期波动,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资金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性”的冷知识9则

“性”的冷知识9则

爱问知识学者
2023-06-01 12:45:57
日德断供高铁车轮,撕毁5.6亿大订单,美国:这次我没参与

日德断供高铁车轮,撕毁5.6亿大订单,美国:这次我没参与

关权教授
2023-06-01 18:50:05
马斯克结束中国之行,乘坐私人飞机回到美国,开始发推特

马斯克结束中国之行,乘坐私人飞机回到美国,开始发推特

阿梅说穿搭
2023-06-01 20:44:07
“芯片战”彻底输了!4000亿利润送给美国,外媒:恐怕全盘托出!

“芯片战”彻底输了!4000亿利润送给美国,外媒:恐怕全盘托出!

讲者普拉斯
2023-06-01 22:29:32
去医院实习,我在深夜的值班室里发现了娶妻不选护士的真相

去医院实习,我在深夜的值班室里发现了娶妻不选护士的真相

洛苏故事会
2023-05-30 20:20:58
网传“橙子喵酱”卖淫被抓,称赚够2000万就在上海躺一辈子!

网传“橙子喵酱”卖淫被抓,称赚够2000万就在上海躺一辈子!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6-02 00:53:23
“敢反抗,给我打”西安男子抵抗执法,拿大刀反杀城管,致1死8伤

“敢反抗,给我打”西安男子抵抗执法,拿大刀反杀城管,致1死8伤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6-01 23:25:12
国家动真格!成都、南京、杭州、深圳地铁规划取消,释放什么信号

国家动真格!成都、南京、杭州、深圳地铁规划取消,释放什么信号

高冷圆月kv
2023-06-01 16:10:54
曾经火爆全国的哈慈五行针,现在怎么样了?

曾经火爆全国的哈慈五行针,现在怎么样了?

医言难尽
2023-06-01 19:56:04
巨亏40亿!特斯拉的最惨老乡,学不会讨好中国人

巨亏40亿!特斯拉的最惨老乡,学不会讨好中国人

金错刀
2023-06-01 17:37:05
“布袋院士”,又提前溜了…

“布袋院士”,又提前溜了…

中国网
2023-06-01 17:08:55
北约出兵介入后,武契奇请求中国出手相助,中方的回应斩钉截铁

北约出兵介入后,武契奇请求中国出手相助,中方的回应斩钉截铁

袁周院长
2023-06-01 18:21:50
李云泽和龚正,共同多了一个新身份

李云泽和龚正,共同多了一个新身份

政知新媒体
2023-06-01 21:46:00
杨开慧被害后其实并没死,毛泽东都不知道,直到1970年被揭开秘密

杨开慧被害后其实并没死,毛泽东都不知道,直到1970年被揭开秘密

南书房
2023-06-01 21:54:27
每天一顿饭续命20年?有科学家颠覆认知:细胞饿了连自己都吃

每天一顿饭续命20年?有科学家颠覆认知:细胞饿了连自己都吃

中国商报
2023-06-01 16:14:53
波兰说干就干,换标!境内不再要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名字

波兰说干就干,换标!境内不再要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名字

刀刀说事
2023-06-01 16:09:55
上海暴跌开始,成都能扛多久?

上海暴跌开始,成都能扛多久?

探索日记
2023-06-01 21:46:43
曝浙江某高校教女生如何勾引男生

曝浙江某高校教女生如何勾引男生

不掉线电波
2023-06-02 08:05:09
印度突然取消上合峰会改为线上召开

印度突然取消上合峰会改为线上召开

靓果时尚
2023-06-01 16:42:56
中方该亮剑了!日本驻华大使狂言:若中国不改变,我们就改变中国

中方该亮剑了!日本驻华大使狂言:若中国不改变,我们就改变中国

谈与讨
2023-06-01 23:38:14
2023-06-02 10:04:49

财经要闻

头条要闻

被抛弃女孩拒认亲生父母:你们有儿子 "我妈"就我一个

头条要闻

被抛弃女孩拒认亲生父母:你们有儿子 "我妈"就我一个

体育要闻

从无缘奥运到准日本一姐 秘诀是干饭?

娱乐要闻

程晓玥产后首晒全家福 穿亲子装过节

科技要闻

轮到张一鸣“救”万达了

汽车要闻

全新smart精灵#3售20.99万起 新奢纯电轿跑SUV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时尚
手机
公开课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EDG首秀20分钟速通NIP

现任婚姻这么好,但网友还磕她和前夫的过期糖?

手机要闻

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再见童年

公开课

中国殡葬走向世界:连安倍的葬礼都承包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