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30小时"打印"一层楼?探访世界首个原位3D打印建筑

0
分享至

12月3日,广东省东北部的河源龙川县,在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的一个创新工作室,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建筑模型、党徽、花瓶、桌子、椅子等,而这些物品均是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

在距离该创新办公室不远的基地一角,一栋7.2米高的双层办公楼与周边建筑有些不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栋建筑的墙体外部有明显的分层,是一层一层叠加建成的。

这是不久前中建二局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原位“轮廓工艺”3D打印双层建筑。

建筑行业引入3D打印技术已有先例,但大部分需要“拼装”,工厂打印出能够组合拼装成形的各种建筑构件,然后搬运到建筑所在地进行拼装。与已有的3D打印建筑不同,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栋在现场直接将主体打印成形的建筑,无需二次拼装。

12月3日,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栋3D打印办公楼墙体是螺纹状,由像面条一样的水泥混合物横向层层垒起,每根“面条”都紧密结合。有点像毛坯房的水泥墙体,摸上去粗糙却坚实。

现场几位工人正在为这栋3D打印办公楼的墙体填充,简单装修后便可以使用。根据中建二局规划,该办公楼将来不仅会被作为示范性工程来展示,还将用做车间办公室,最早明年2月使用。

30小时一层楼

今年上半年,苏铠接到“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厂房办公楼3D打印项目”施工任务的时候有些兴奋。苏铠是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负责上述3D打印建筑的施工工程。“原来听过3D打印建筑,但从来没有接触过,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就去相关网站搜索了所有有关3D打印建筑的信息。”

该项目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立项《建筑3D打印技术及应用示范》课题任务指标之一。任务书要求完成两层200平米的建筑打印示范,所有墙体和柱体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梁板采用叠合楼板。

作为该项目的施工总工,苏铠不仅需要配合项目研发中心把握施工进度,还需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办公楼内有一个青年创新工作室,专门供苏铠团队头脑风暴来讨论施工过程中的棘手问题。

“基本一周有一次固定的讨论会,遇到问题再随时讨论。”苏铠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创新工作室内的白板就是用来记录问题和好想法的。

12月3日当天,记者看到,白板上写着“打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D原位打印突破的技术难点;下一步工作及3D打印技术推广计划”等工作室近期总结。

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和尝试后,3D打印厂房办公楼终于落成。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层高3.5米,二层高3.3米。打印部分为墙体和构造柱。“建造速度很快,打印机完成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的一层楼用时不到30小时。”苏铠介绍,由于3D技术打印房屋全部使用机械自动化操作,可节省至少一半的人力成本。

而在建筑材料方面,该项目也进行了“创新”。“在3D打印建筑时,打印头通过一圈一圈连续喷吐打印材料,经过层层堆积建造墙面。但是如果下层混凝土砂浆凝结慢,没有形成足够的硬度,就无法支撑上层材料的重量,导致墙面变形甚至垮塌;如果凝结太快,又会出现和上层材料的黏合问题。但是,混凝土的水化时间是定的。后来,我们发现要控制水分蒸发的速度。所以在一般的混凝土砂浆中添加了外加剂,解决了这一问题。”苏铠介绍说。

接下来,该技术将被用于深圳规模最大的公共住房项目——长圳项目。“长圳项目的部分配套设施我们可能会采用3D打印技术。”苏铠介绍,先用在配套设施这种低层的建筑上面,再一步步推广。

颠覆脚手架时代

无需砖瓦、木材、施工队,以及搭建好的钢筋架,无需长时间人工加班,利用3D打印机就能造出心仪的房子。

就像蛋糕师用奶油装饰蛋糕一样,3D打印按照路线将“油墨”浇到规定区域,一层一层建房子。

“3D打印建筑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打印机一样,要有打印机体、喷头、油墨、纸张。”中国建筑技术中心材料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霍亮介绍说,如果把建筑四周搭建的金属框架视作打印机的机体,那么喷吐混凝土的打印头就相当于一般打印机的喷头。

作业流程简单清晰。将事先设计好的立体模型载入3D打印系统,装载在起重机上的打印机通过一个可移动的喷嘴喷射出特殊的水泥,在建筑场地上勾画出一个整体轮廓,接着一层一层地叠加建筑墙体,打印机会根据规划图自动留出门窗的位置。

施工前,在地下预埋钢筋笼,打印过程中,随着墙体越来越高,工人趁着混凝土砂浆尚未凝固时可以像切蛋糕一样在墙体底部开洞,为墙体内的钢筋笼与地基中的钢筋焊接预留出空间。

事实上,中国在3D打印建筑技术研发方面已有多项突破。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3月底,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了建筑3D打印技术全球首发新闻发布会,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掌握建筑3D打印技术的国家。目前,国内已有多座3D打印房子,包括苏州、通州、西安等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3D打印建筑技术的诞生,为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颠覆了传统的建筑模式。“从成本、耗材、速度等各方面来说,3D打印技术有着传统建筑施工方式比不上的优势。”苏铠说,3D打印技术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而且整个施工过程不需要模板,不但能节约材料约60%,还可减少建造过程中的工艺损耗和能源消耗;由于3D技术打印房屋全部使用机械自动化操作,以往要十几名工人操作的项目完全可以减少一半人力;整个施工过程更加安全,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不少。

同时,因为可实现更高的设计自由度,这一技术可实现更高的定制化要求,推动建筑的标准化与个性化更好结合。

谈及3D打印建造技术在普通住宅的市场前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魏来曾公开表示,单从技术方面讲,已不存在问题,但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的综合条件,短期内不现实。抛开标准等其他配套措施不谈,现在还没有真正商业化的3D打印机。对目前的房地产业而言,还谈不上影响。

一位地产代理公司市场研究部总监认为,作为重要的不动产,购房者买房时首要考虑因素是安全。无论是从消费者心理还是从客观标准来讲,该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深成指跌逾1% 下跌个股近2700只

深成指跌逾1% 下跌个股近2700只

财联社
2023-12-01 13:09:16
人生建议:不要同时穿靴子和光腿神器!

人生建议:不要同时穿靴子和光腿神器!

今日搞笑分享
2023-11-27 15:37:57
“史上首位AI女优”来了,她是天衣无缝的数字人吗?

“史上首位AI女优”来了,她是天衣无缝的数字人吗?

娱乐资本论
2023-11-29 14:16:48
颠覆三观:香港房价竟然比深圳便宜?!

颠覆三观:香港房价竟然比深圳便宜?!

林子说事
2023-11-30 19:34:05
贵州老师齐观,出轨12名在校女学生,全班仅三人幸免

贵州老师齐观,出轨12名在校女学生,全班仅三人幸免

佳琪Feeling
2023-11-28 22:11:43
顶级女星全裸回归,尺度和口碑都爆了

顶级女星全裸回归,尺度和口碑都爆了

独立鱼
2023-11-30 23:33:54
A股:下周会红周一吗?不用猜了,我来说一个明确的预判!

A股:下周会红周一吗?不用猜了,我来说一个明确的预判!

深情柠檬
2023-12-01 13:00:02
志愿军特战英雄11年未晋升,准备转业时迎来转机:毛主席打听他了

志愿军特战英雄11年未晋升,准备转业时迎来转机:毛主席打听他了

枕猫
2023-11-30 10:02:57
柯文哲竟然又逆袭了?选情变数大!整个选情被他牵着鼻子走

柯文哲竟然又逆袭了?选情变数大!整个选情被他牵着鼻子走

小毅讲历史
2023-12-01 08:19:05
缅北大乱,中国默默办了两件大事,外交部坦言:我们已付出很多

缅北大乱,中国默默办了两件大事,外交部坦言:我们已付出很多

国学聚焦
2023-11-30 15:57:36
爸妈离婚后儿跟妈,儿被清华录取爸转账十万,儿进城看到爸愣了

爸妈离婚后儿跟妈,儿被清华录取爸转账十万,儿进城看到爸愣了

小琴赏人生
2023-12-01 08:01:37
丰田“世纪”国内开售,售价198万,可免购置税,迈巴赫还香么?

丰田“世纪”国内开售,售价198万,可免购置税,迈巴赫还香么?

车尚秀
2023-12-01 10:26:27
许世友和政委在庆功宴上大打出手,刘伯承得知后,将二人都调走

许世友和政委在庆功宴上大打出手,刘伯承得知后,将二人都调走

一条柴
2023-11-30 21:26:34
沉默16天,缅甸四大家族集体发声:中国会让你们血债血偿

沉默16天,缅甸四大家族集体发声:中国会让你们血债血偿

宝哥精彩赛事
2023-11-30 14:21:02
乾隆扮成普通人算命,算完后走了500米,就让手下杀了算命先生

乾隆扮成普通人算命,算完后走了500米,就让手下杀了算命先生

纪实社会百态
2023-11-18 16:04:18
【2024 — 2026 】十二生肖近三年运势!

【2024 — 2026 】十二生肖近三年运势!

为什么有冬天夏天
2023-11-27 15:52:16
当男生发出“本次转账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予”,女生却不敢收了

当男生发出“本次转账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予”,女生却不敢收了

可乐谈情感
2023-12-01 12:34:10
婵宝亚军,你怎么看?

婵宝亚军,你怎么看?

像素的你
2023-12-01 17:01:27
3万亿金融帝国大部分高管被抓,他们的贪婪,远超你的想象

3万亿金融帝国大部分高管被抓,他们的贪婪,远超你的想象

楚千寻
2023-11-30 18:42:03
12月四次冷空气形势确定,今年冬天会很冷?权威预测:偏暖为主

12月四次冷空气形势确定,今年冬天会很冷?权威预测:偏暖为主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3-12-01 15:53:40
2023-12-01 17:50:44

财经要闻

地铁普遍亏损背后:最赚钱的为何是武汉

头条要闻

湘雅三医院9名医生举报科主任 官方:反映情况大多不实

头条要闻

湘雅三医院9名医生举报科主任 官方:反映情况大多不实

体育要闻

乔治失误葬送比赛!克莱秀肌肉太扎心

娱乐要闻

五月天假唱风波升级 12首歌近一半假唱

科技要闻

特斯拉Cybertruck部分性能堪比跑车 缺点就是贵!

汽车要闻

续航超900km/12月15上市 星途星纪元ES配置曝光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亲子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震惊!这个地方我能一天两万步

旅游要闻

攀枝花,探索奇观与自然之美的旅游胜地

亲子要闻

丈夫哄睡十分有一套,儿子从来不会哭闹,果然不能让爸爸带娃!

《GTA4》经典角色将回归系列 下月更新即实装

公开课

贝加尔湖深达千米,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