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李克强:中国经济会始终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之锚

0
分享至

(原标题:李克强:我们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

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路透社记者:

总理你好。去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放松货币条件,中国还加大了减税降费的力度,今年中国表示将进一步放宽货币条件,将进一步减税降费,还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请问,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否比之前预想的更为严重,如果经济放缓继续持续下去,中国是否会考虑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包括取消房地产限制和降低基准利率等?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这位记者朋友喜欢单刀直入,那我也开诚布公。中国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现在世界经济都在放缓,就在这一个多月期间,几大国际权威机构都在调低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中国适度调低增速预期目标,用的是区间调控的方式。既和去年经济增速相衔接,也表明我们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可以说给市场发出的是稳定的信号。

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国上下奋力拼搏,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我们能实现6.6%的增速的确是来之不易。总量达到90万亿,在这个基础上,今年预计增长6%-6.5%,这是高基数、大总量上的增长,可以说本身就是进。

当然,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有有力举措。一种办法是搞量化宽松,超发货币、大规模提高赤字率,所谓“大水漫灌”,萝卜快了不洗泥,一时可能有效,但会带来后遗症,所以不可取。我们还是要坚持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来顶住下行压力。前些年,我们也遇到下行压力,我们采取的就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措施,因为市场活力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必然增强。

现在中国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亿户,把他们的活力激发出来,这个力量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还是要政过有痕,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简政,培育新动能、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措施,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腾位,为百姓解忧。把他们的创造力释放出来,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然,今年不确定的因素不少,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应对准备,我们留有了政策空间。比如我们今年提高赤字率0.2个百分点,没有超过国际上说的所谓3%的警戒线。而且我们还可以运用像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这不是放松银根,而是让实体经济更有效地得到支持。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新情况,我们都会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保持中国经济稳定,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这都是很重要的。中国经济会始终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稳定之锚。谢谢。

【实录全文】

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答问(发布会实录)

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记者会问答要点】

李克强: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要降社保费率

李克强表示,因为按照规则各类所有制企业普遍能从减税费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场主体。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我看还没有其他办法比这种办法给企业带来的感受更公平、更有效。

李克强:中国经济会始终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之锚

现在中国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亿户,把他们的活力激发出来,这个力量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还是要政过有痕,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简政,培育新动能、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措施,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腾位,为百姓解忧。把他们的创造力释放出来,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然,今年不确定的因素不少,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应对准备,我们留有了政策空间。比如我们今年提高赤字率0.2个百分点,没有超过国际上说的所谓3%的警戒线。而且我们还可以运用像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这不是放松银根,而是让实体经济更有效地得到支持。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新情况,我们都会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保持中国经济稳定,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这都是很重要的。中国经济会始终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稳定之锚。谢谢。

李克强:我们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中国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现在世界经济都在放缓,就在这一个多月期间,几大国际权威机构都在调低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中国适度调低增速预期目标,用的是区间调控的方式。既和去年经济增速相衔接,也表明我们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可以说给市场发出的是稳定的信号。

李克强:确保民生重点领域、三大攻坚战支出只增不减

减税是要减收的,我们今年安排财政支出和GDP增长同步,确保民生重点领域、三大攻坚战支出只增不减。那么人们会问你钱从哪里来,赤字只提高了0.2个百分点,填不上这个窟窿怎么办?我们的办法是,政府要过紧日子,不仅要压缩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而且增加特定的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进入国库,并把长期沉淀的资金收回。通过这些举措,我们筹集了1万亿元资金。我们还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挖潜,把自己的功课做足。对中西部地区,我们将给予适当的转移支付支持。大规模减税降费,是要动政府的存量利益,要割自己的肉。所以我说这是一项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

李克强谈"一老一小"问题:社区养老托幼服务可以免税

“现在我们即便继续加大养老机构、多功能幼儿园发展的力度,也跟不上老龄化的速度。”李克强说。

李克强说,一些地区已有好的经验,就是重点发展就近、普惠、公平、安全可靠的社区养老托幼服务。养老托幼需要创新机制,对接群众需求和社会力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比如提供公租房,让社会力量提供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老年大学等等,甚至给予水电气的费用减免,更可以免税。

李克强:企业取得执照时间今年力争降到5天

李克强表示,要继续放管结合,放就是平等放,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不能搞三六九等。目前,企业获取执照时间已经从22天降到了8.5天,今年要力争降到5天,有条件的地方降到3天。基层不少企业反映,拿到执照还需要很多证,存在“准入不准营”问题,要采取措施解决。

李克强:中美两国关系向前走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我认为,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可以说是一直向前,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曲折不断、风云变幻,但是向前走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因为中美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我们的共同利益是远大于分歧的。中美之间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我认为,在曲折中前行、继续前行这个大趋势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

李克强谈就业:确保不出现零就业的家庭

李克强表示,今年要确保就业人数1100万以上。“实际上,我们做的盘算是要实现和去年同等规模的,也就是1300万的就业。”今年首次将就业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就业进行的。有了就业才会有收入,才会增加社会财富。

李克强下月赴欧盟进行新一轮中欧领导人对话

李克强介绍,下个月将去欧盟总部和欧盟领导人举行新一轮的中欧领导人对话,希望双方都从战略长远的高度看中欧关系,用互相理解、推动合作的心态,促进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李克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50%费用纳入报销

李克强介绍,今年政府将要尽力做好两件事:一是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50%费用纳入报销。现在我国有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我到基层调研,有些人告诉我,他们得了这种病一天三顿不能断药,负担很重。有的把相当一部分养老金用来买药,我们要解除或者缓解民生之痛。”

李克强:要善待农民工 坚决打击恶意欠薪

他说,现在不时发生欠薪问题,要立法规,坚决打击恶意欠薪的行为,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要看到他们的身后有无数家庭的希望。

李克强:将出台一系列法规文件落实外商投资法

李克强介绍,中国政府将推出新的负面清单,新的清单将做减法,以后还要不断做减法,让外商投资的范围越来越大。同时还建议修改知识产权保护法,引入惩罚性的赔偿机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李克强: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再降低一个百分点

李克强说,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但是目前确实还存在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此前已经四次降准,目的是让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民营和小微企业,今年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抓住这个已经是“卡脖子”的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和市场活力的问题。我们要让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一个百分点。

李克强谈中俄贸易:在1千亿贸易规模基础上再翻番

李克强说,中俄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有利于双方、有利于地区、有利于世界。今年是中俄建交70年,中俄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加,人文交流不断深化,特别是去年在世界贸易下行的情况下,中俄贸易额突破1千亿。

李克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将修改知识产权法

“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修改《知识产权法》,对侵权行为引入惩罚性的赔偿机制,发现一起就要处理一起,而且要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无处可遁。”

李克强:不许用"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招牌搞招摇撞骗

李克强说,所谓审慎监管,就是要划出安全的底线,不许用“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招牌搞招摇撞骗,要给企业有发展新动能的动力,推动公平准入、公正监管。新事物要由市场来优胜劣汰,政府进行公平公正监管 。

李克强:两年内基本取消高速公路收费站要提前实现

李克强介绍,网络提速降费方面,今年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平均将再降低20%。为此,几大运营商要让利1800亿,同时必须避免那些不明不白的套餐消费,让企业改善服务。此外,今年再降工商电价10%,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都将受惠。

李克强: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李克强表示,议题中应当包括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特别是在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建设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互惠的协定,对三方都有好处。中方愿意进行平等竞争,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李克强:会让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五一"会否放小长假

关于今年“五一”还会否放小长假的问题,李克强表示,我们会让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油价要涨破天了!6月18日油价迎来大幅暴涨,调价后全国地区油价

油价要涨破天了!6月18日油价迎来大幅暴涨,调价后全国地区油价

沙雕小琳琳
2025-06-18 21:11:40
斯基拉:瓦尼亚对意甲俱乐部解约金1950万欧,对国外2230万欧

斯基拉:瓦尼亚对意甲俱乐部解约金1950万欧,对国外2230万欧

直播吧
2025-06-19 07:30:27
队记:森林狼目前给的报价是戈贝尔+迪文岑佐+1新秀+今年的17号签

队记:森林狼目前给的报价是戈贝尔+迪文岑佐+1新秀+今年的17号签

直播吧
2025-06-18 10:08:27
产能过剩持续,高瓴将减持隆基绿能至5%以下,浮亏已近百亿

产能过剩持续,高瓴将减持隆基绿能至5%以下,浮亏已近百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22:37:32
美国下了死命令,要求越南制造业“去中国化”,越南高层13字表态

美国下了死命令,要求越南制造业“去中国化”,越南高层13字表态

小陆搞笑日常
2025-06-18 23:31:44
邮报:由于FIFA自己也说不清规则,马雷斯卡准备在世俱杯轮换

邮报:由于FIFA自己也说不清规则,马雷斯卡准备在世俱杯轮换

懂球帝
2025-06-19 00:59:12
泰晤士报:完成续约后,斯凯利将成足坛薪水最高年轻球员之一

泰晤士报:完成续约后,斯凯利将成足坛薪水最高年轻球员之一

直播吧
2025-06-19 01:41:22
你信吗?一边很多人难找工作,一边是15个行业近2亿人天大缺口…

你信吗?一边很多人难找工作,一边是15个行业近2亿人天大缺口…

慧翔百科
2025-06-16 09:16:13
一口气烧掉近3亿镑?利物浦豪签维尔茨+弗林蓬+伊萨克,引发球迷热议!

一口气烧掉近3亿镑?利物浦豪签维尔茨+弗林蓬+伊萨克,引发球迷热议!

云隐南山
2025-06-19 04:39:19
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北大清华领衔,交大复旦并列

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北大清华领衔,交大复旦并列

上观新闻
2025-06-18 09:24:06
巴列维王储称准备回国接管政府,哈梅内伊倒台进入倒计时?

巴列维王储称准备回国接管政府,哈梅内伊倒台进入倒计时?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6-18 16:11:36
以军变本加厉,伊朗新司令,仅上台96小时就殉国

以军变本加厉,伊朗新司令,仅上台96小时就殉国

科技有趣事
2025-06-18 11:56:28
乌军F16击落俄军苏35,让美军明白:歼10C挂载霹雳15,可摧毁F35

乌军F16击落俄军苏35,让美军明白:歼10C挂载霹雳15,可摧毁F35

胖福的小木屋
2025-06-17 23:50:06
本科线预测出炉:理科线‘断崖式’下跌,文科生哀叹‘太难了’!

本科线预测出炉:理科线‘断崖式’下跌,文科生哀叹‘太难了’!

史行途
2025-06-18 13:13:08
确认了!7月1日起!上海到四川 睡一觉就到

确认了!7月1日起!上海到四川 睡一觉就到

看看新闻Knews
2025-06-18 15:51:53
新的风暴已到来,中国必须面对!专家:有3个棘手的挑战已经出现

新的风暴已到来,中国必须面对!专家:有3个棘手的挑战已经出现

联友说娱
2025-06-17 10:13:27
西救伊朗,东打印度,一个新的霸主即将诞生

西救伊朗,东打印度,一个新的霸主即将诞生

猎火照狼山
2025-06-18 20:58:51
如果这事还有人洗白,那真是极端的扭曲!

如果这事还有人洗白,那真是极端的扭曲!

胖胖说他不胖
2025-06-17 17:25:29
从影帝到软饭男?伐木累偷吃被抓现行,今靠妻子赚钱维持体面!

从影帝到软饭男?伐木累偷吃被抓现行,今靠妻子赚钱维持体面!

毒舌八卦
2025-06-17 22:14:16
3.7亿顶薪+2.96亿顶薪,夺冠就面临拆队!NBA最强球队成昙花一现

3.7亿顶薪+2.96亿顶薪,夺冠就面临拆队!NBA最强球队成昙花一现

老梁体育漫谈
2025-06-18 23:30:40
2025-06-19 07:48:49

财经要闻

被爆添加毒原料后相宜本草高管先后出走

头条要闻

相识十几年 男子借宿初中同学家却拿菜刀砍人致1死1伤

头条要闻

相识十几年 男子借宿初中同学家却拿菜刀砍人致1死1伤

体育要闻

36岁邓卓翔率队9轮拿17分 从垫底升第9

娱乐要闻

前老板举报李雪琴欠190万转移公司财产

科技要闻

50万元人形机器人进厂 搬运效率还不到人工一半

汽车要闻

灯光技术升级还有插混版本 全新奥迪Q3预计明年国产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游戏
本地
军事航空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幼儿园毕业VS小学毕业

诚意十足的视觉盛宴!300万销量的《剑星》PC版到底值不值得入?

本地新闻

黎锦匠人郑春荣:经纬千年 我在海岛织黎锦

军事要闻

特朗普呼吁伊朗无条件投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