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月24日讯 “2019年冬季达沃斯”于1月22日-25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架构”,马云出席并发表演讲。网易号外现场全程报道。
马云认为,我们所支持的用户当中有百分之九十仍然是中小微商家,我们就是中小微商家的代表,我们代表的是中小微商家,我们为中小微商家提供服务,我们与中小微商家共同成长。我们认为“中小微”才是最棒的业态,未来也将迸发出惊人的潜力,因为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
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让人们感到担忧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我感觉每个人好像都对未来感到担忧。当然,作为企业家,看到人们都在感到忧虑我应该高兴才对,因为我们总是能够把人们的担忧转变为商业机会,我们也总是能够把人们对生活的不满转变为商业机会。就像我们曾经说过的,机会总是藏在那些人们所抱怨的对象当中,或者是人们感到担忧的事物当中。
我们并不会搞出一大串复杂的名录,而是让产品使用越简单越好,而我自己就是产品的第一个试用者。要是这个产品我自己用不明白,那就可以枪毙掉了,不管你说这个产品再怎么好,要是我自己不喜欢,我很确定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但如果我刚一上手就会使用,那应该就是可行的。我们把自己的企业网站做得是如此之简单,所有中小商家都知道如何售卖商品、如何与顾客沟通、如何找到供货渠道。
创业初期那段日子就是这样,就像刚才说过的,发展非常艰难,我自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感觉就像是一个瞎子骑着一头瞎了的老虎到处乱撞,然而事实是,那些擅长骑马的高手最后都失败了,而我这样的人却成功了。原因在于,我所关注的唯一焦点就是用户,如果用户高兴,我就高兴,用户不高兴,我就不高兴。产品采用的科技先进不先进我不在乎,只要我的用户靠着我的产品赚到了钱,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继续。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我们面临着又一次工业革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这场科技变革。可能有些人对此抱着支持态度,有些人则是反感和厌恶,但问题仍然摆在面前。因此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合作,通过科技的应用消灭疾病、贫困和环境污染,不然人类可能就要试着互相消灭了。
以下文字实录:
马云:今天我是代表阿里巴巴集团来到这里,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些过去二十年来我的个人经历。除了作为一名企业家,实际上我也有涉足教育行业,包括很多社会关注的焦点领域,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过去的二十年当中我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在此之前,首先要感谢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社会学家,感谢你们花了大量时间在这份报告的制定上面,也要感谢你们为学院的学术研究作出的贡献。
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让人们感到担忧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我感觉每个人好像都对未来感到担忧。当然,作为企业家,看到人们都在感到忧虑我应该高兴才对,因为我们总是能够把人们的担忧转变为商业机会,我们也总是能够把人们对生活的不满转变为商业机会。就像我们曾经说过的,机会总是藏在那些人们所抱怨的对象当中,或者是人们感到担忧的事物当中。
看到人们是如此焦虑,我很好奇地问,你们在担心什么?很多人都说担心社会爆发一场科技革命,自己可能会因此失业,或者是个人隐私泄露,或者是出现技术垄断,但却没有人担心最应该担心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些科技,人类社会还会有未来吗?如果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孩子将会生活在什么环境当中?这些才是人们真正应该担心的问题。
五年前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辩论大赛,我也受邀参加,辩论的主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控制互联网的发展和运作?”两个小时之后,我突然说“我们干嘛要控制互联网?”这些人还自称是专家,这时我才意识到,当下社会那些所谓的专家都只懂得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一切,却对人类社会的未来一无所知。那场辩论是在五年前,当时人们所担忧的问题,今天一个也没有发生。
为什么我们要召开这场会议?为什么我们要建立这所学院?因为我们需要所有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第三方组织共同参与进来。阿里巴巴拥有着海量的数据,我们希望将这些数据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用于邪恶的目的。当然,不做坏事只是底线,我们要做的是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并不是为阿里巴巴集团建立这所学院,我们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进来研究这些数据,共同探讨人类社会真正需要担忧的是哪些问题。
在我看来,新兴科技成果的诞生能够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比如女性、残疾人以及偏远农村地区的人们皆可以创业,我们也可以借着科技浪潮赚取利润。实际上我们就是靠着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家的,那个时候我算是中小微企业的救星。
很多人都问我“Jack,你是怎么在中国把电商做得如此成功的?”因为在中国发展电商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有限,没有信用卡的用户基础,也没有建立可靠的社会信用系统,你怎么可能在中国发展互联网电商呢?
也有人说“在美国,电商是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发展的领域,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因为中小微企业在初期缺乏资金。当然,我也很喜欢看电影,这个人靠着捉虾的手艺就赚了一大笔钱,以前我从来没有见过,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这些创业者。
这些人又问“美国人做电商是因为可以节约成本,你又能给这些中小微企业创造什么价值?”我说“我们为中小微企业创造的价值就是要让他们赚大钱”,因为这些中小微企业需要的不是省钱,而是赚钱,要把他们的产品以最佳的方式卖出去,能够找到可靠的、物美价廉的供货渠道,这才是我们能够为这些中小微企业创造的价值所在。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创业的头几年,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毫无头绪。我自己是个电脑盲,更是个科技盲,实际上我讨厌这些现代科技,每次听到别人谈论科技我都感觉自己像个呆子。刚刚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也是一样,百分之八十的人员都跟我差不多。我们要做的不是研究科技,而是要做到最简单的笨蛋式购物,点击一下鼠标,你就能够买到你想要的东西。
我们并不会搞出一大串复杂的名录,而是让产品使用越简单越好,而我自己就是产品的第一个试用者。要是这个产品我自己用不明白,那就可以枪毙掉了,不管你说这个产品再怎么好,要是我自己不喜欢,我很确定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但如果我刚一上手就会使用,那应该就是可行的。我们把自己的企业网站做得是如此之简单,所有中小商家都知道如何售卖商品、如何与顾客沟通、如何找到供货渠道。
创业初期那段日子就是这样,就像刚才说过的,发展非常艰难,我自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感觉就像是一个瞎子骑着一头瞎了的老虎到处乱撞,然而事实是,那些擅长骑马的高手最后都失败了,而我这样的人却成功了。原因在于,我所关注的唯一焦点就是用户,如果用户高兴,我就高兴,用户不高兴,我就不高兴。产品采用的科技先进不先进我不在乎,只要我的用户靠着我的产品赚到了钱,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继续。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的创业原则之一,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那天,我说“对我们来说,用户是第一位的,员工是第二位的,股东是第三位的”,大家都不高兴了,“Jack,要是你认为股东只是第三位,干嘛还要来这里?”我说“至少我可以诚实地回答你,要是我们的用户满意了,员工满意了,股东也会满意的”。
这些都是过去的二十年我所学到的东西,靠着扶持和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阿里巴巴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和成就。我们为超过两千万个中小微商家提供支持,当时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点,实际上那个时候我们想寻求合作是很难的,现在很多人排着长队想要和我们合作。
而在今天,我们所支持的用户当中有百分之九十仍然是中小微商家,我们就是中小微商家的代表,我们代表的是中小微商家,我们为中小微商家提供服务,我们与中小微商家共同成长。我们认为“中小微”才是最棒的业态,未来也将迸发出惊人的潜力,因为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
我们和世界银行共同合作,帮助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创业。其实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每天种出许多美味可口的苹果,但却根本卖不出去,顶多在自己的村子或是附近的小镇卖掉一些。由于互联网科技和移动通信的发展,我们帮助这些农民把美味的苹果卖到全国各地。
三个月前我们刚刚与(08:38)签署了一份协议,帮助那里的农民把种植的咖啡豆卖到中国,两千多个包裹我们在三天内就打包完毕,而在这之前,没有人知道那里的农民能够生产如此优质的咖啡豆,今天我们能够做到把十二万包咖啡豆销往世界各地,价格从四美元到十二美元不等,帮助当地农民极大地提高了收入水平。
最令我个人感到骄傲的并不是阿里巴巴在过去的二十年赚了多少钱,而是我们为中国创造了三千八百万个就业岗位。过去的二十年,中国由于互联网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很多人可能都对互联网习以为常了,但我无法想像如果今天的中国突然没有了互联网会变成什么样子。每年中国都会有一千两百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大部分就业人员都是每年来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通过使用互联网找到这些工作岗位,也有很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工作的。
此外我还想谈一谈科技与女性的关联,科技是冰冷的,但人却是温暖的,我们要让科技也变得温暖起来,这样人们才会喜欢上这些科技成果。阿里巴巴是靠着什么取得成功的?我们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因为我们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雇员都是女性,百分之三十四的高层管理岗位都是女性担任,我们为此感到十分自豪。曾经有人问过我,“Jack,你们怎么雇用了这么多的女性?你们是高科技企业啊”,我反问“那又怎么了?”实际上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们工作都十分出色,能够发挥女性在工作岗位的价值恰恰是让我们感到十分自豪的。
因为用户体验正是服务业成功的关键,互联网上谁也看不见谁,怎么才能了解对方呢?男同胞不要介意我这样说,但女性确实要比男性在这方面有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许多女性都有上网购物的习惯,她们关心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公公婆婆,她们并不是为自己购物,而是要为自己的一大群家人购物。阿里巴巴历史上的销售业绩冠军商家当中百分之五十都是女性,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买家也都是女性。要是没有女性的参与和贡献,就没有阿里巴巴的今天。这些女性懂得如何销售、如何沟通、如何服务。
后面我还想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当中有很多残疾人,正常情况下他们是很难找到工作的,但因为互联网科技,他们也能够很好地胜任各种工作岗位。
这一切让我意识到,当今时代如果一个企业想要获得成功,能够取得成功的方式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或者说要想干点什么坏事,可供选择的渠道也是不计其数。但我认为,数字科技和互联网是为人类的福祉所创造的。当年信用卡是为富人所创造的,但今天使用信用卡的越来越少了,移动支付科技最初就是为穷人所创造的。信用卡的发展经历了这么多年,用户数量其实比较有限,而在中国,支付宝每天都在为三亿用户提供服务,每天都在使用移动支付。
上个月我们自己的银行已经没有接到存款了,我们只会发放贷款,因为政府和那些传统银行都不喜欢我们。去年我们把一千亿美元的贷款给到一千两百万的商家,你们能够想像吗?中国没有一家银行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为社会创造的福祉。就算是一个乞丐也可以从我们这里获得贷款,只要能够还上就行。
此外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完全是基于信用状况提供贷款,而这些信用状况的评估完全是基于我们掌握的数据。非常有趣的是,喜欢网络购物的女性的信用水平是男性的四倍。我们在为女性提供支持,我们在为农村地区提供帮助,我们更会扶持中小微商家。当然,我们也想把这些数据以及商业模式和全世界分享,鼓励更多的科技企业思考如何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多的福祉。
这里我想谈一谈非洲,说到非洲我就不由自主感到兴奋。我在2017年才第一次去非洲,在那之前,我对非洲的印象也和很多人一样,疾病、贫穷、战乱,但那年我还是决定去一趟。我去了四个非洲国家,看到当地的各种景象,我感到非常震惊,那里看上去就像二十年前的中国,实际上要比二十年前的中国更好,因为当时的中国没有互联网,人们也很反感互联网,当然那时的中国更没有手机。没错,这些国家是有很多社会问题,但哪个国家没有社会问题呢?任何国家都有,但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商业机会。
今年我又去了非洲两次,希望通过科技作出一些改变,我认为改变的重点在于几个E。
首先就是企业的发展(Entrepreneur),人们不应该依赖政府,而是应该发展自己的企业,要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
再就是教育(Education),我们需要改善教育体系,不光是非洲,整个世界都是如此。
过去的两百年我们教育的方式更像是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我们不能再像对待机器那样教育我们的孩子。机器也许会有比人类更快的反应速度,但机器永远不会拥有人类的智慧。机器只有芯片,而人类拥有丰富的内心,有了内心就会有爱,有了爱就会思考如何为其他人创造价值。
我们的教育方式如果不作出改变,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再过三十年社会就要出问题了,我们的后代会找不到工作。因为机器工作起来永远不会感到疲倦,也永远不会有什么情绪,拥有更快的计算速度、更强的记忆能力,一旦记住什么东西就永远不会忘记。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后代就会非常沮丧,自己不是机器的对手,整个世界就会陷入危机。
再就是网络政务体系(E-Government),我们应该让非洲的政府实行政务网络透明化,非洲每年两千五百亿美元这么大笔的财政资金,我们必须要让政务透明化,这样才能消除腐败。只有通过采用电子支付方式,社会公众可以得知每一笔政府支出清单,这样也会促进整个非洲社会的公正透明。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一切都网络透明化,政府关闭网络的话怎么办?告诉大家,这是不可能的,要是政府把网络关掉,政府自己也就关门了,没法办公,实行网络政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再就是“Efrastructure”(网络基础设施),而非“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我们要让每一个人都与网络连接。当然,如果我们真的做到这一点,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人们也会存在一些担心,比如国家安全、个人隐私等等,我们很清楚这一点,但是想一想,这样做会给换世界带来多大的好处呢?我想如果好处大于坏处,那么坏处就是可控的。
我个人并不喜欢各种条规的约束,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数字化社会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我们不应该让一个三岁的婴儿穿上很紧的鞋子,然后规定整个一生都要穿着这双鞋子。我们对未来所知甚少,所以让我们共同合作吧。阿里巴巴能够与如此之多杰出的专家学者合作,我也感到很荣幸。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我们能够为世界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也会创造更多的社会福祉。
最后我想说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我们面临着又一次工业革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这场科技变革。可能有些人对此抱着支持态度,有些人则是反感和厌恶,但问题仍然摆在面前。因此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合作,通过科技的应用消灭疾病、贫困和环境污染,不然人类可能就要试着互相消灭了。
这些就是我想和各位分享的内容,阿里巴巴今后也将继续为贫困的、微小的、欠发达的地区的人们的福祉努力,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