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央视评论:看楼市再看天气 这次风向真的变了吗?

0
分享至

(原标题:评论丨看楼市再看天气 这次风向真的变了吗?)

今天,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今年最强的一波热浪来袭。不过,时下的楼市可能和现在的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你问上半年楼市最重要的时点,很多人会回答“3.17”。这一天,北京再度加码楼市调控,随后数十个城市跟进、并屡出新招。多家地产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楼市上半年销量出现下滑,北京、上海、深圳的新房成交套数同比降幅都在三成以上。

降温!17个城市上半年成交量同比下降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情报(2017年上半年)》显示,30个重点监测城市中,17个城市上半年成交面积同比下降。其中,一线阵营中的北上广深成交面积同比降幅较高,深圳降幅超50%,北京、上海降幅高于30%,广州累计同比降幅为20%。

限购令发威 环京楼市成交大减

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楼市降温的同时,原先受到外溢作用影响的环京区域,比如廊坊等城市的住宅成交量开始明显下降。据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统计的6月份50城市环比跌幅数据,包括河北廊坊、安徽蚌埠等城市都有明显下跌。其中,廊坊环比跌幅达到64%,领跌全国。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环京最主要的区域之一,廊坊市场的迅速降温,代表着整个环京区域的成交走弱。

不光是成交量大幅萎缩,不少地方的房价也出现松动。据央视财经报道,燕郊最大的一个楼盘3月份时平均成交价可达每平米29000元,到了6月初,则只有21000元,降幅接近30%。从6月7日至今,该楼盘一套房子都未成交。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日前公布了6月房地产市场成交数据,深圳6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54492元/平方米。至此,新房均价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九个月环比下降。

昨天,房地产界还出来一条劲爆消息,万达转让13个文旅项目和76个酒店项目,涉及金额达六百多亿,一时引来热议。很多人认为万达的做法正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最好注脚。这次楼市风向真的变了吗?

央视评论

今年3月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反映出政策的累积效应正在逐步释放,“打补丁”式的调控也进入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

调控的市场传导机制是畅通的

从“认房又认贷”到严查商办房,从上海70年只租不售,到环京区域成交量下滑,再到三四线楼市逆袭,说明政策调控的市场传导机制是畅通的,密集出台的政策确实起到了给过热的楼市“灭火”的作用。受各地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影响,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在回落。

调控要抑制楼市非理性上涨 满足刚性需求

调控政策虽然方式各异,但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刚性需求。从需求方面看,近年来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确实有了明显改善,在国家发力租售并举的措施下,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了一个有趣的数据,称2016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以上。这一数据让不少“蜗居”者无言以对。

住房面积平均值掩盖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更与市场情况有偏差。人均40平米听起来很宽敞,但却仍有大量人望房兴叹,人们被高扬的房价和沉重的房贷压得透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改善不够普遍、大多数人难以真正提升居住品质的话,再大的“人均面积”也是镜花水月。不但很难让人们有获得感,反而只能感慨“被平均”,相比之下“中位居住面积”会比单纯的“平均居住面积”更接地气。

?另一方面,之所以统计出的人均居住面积能有这么大,客观说明中国的房子确实不少,这一人均面积甚至超出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这些存量房子都能物尽其用,回归居住属性,那么对于改善民众的住房条件会有巨大的潜力。楼市调控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通过降杠杆等方式减少其金融属性,本身也是为了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限购以及限卖,还是鼓励出租通过租售并举的方式来解决住房问题,都是为了让房子回归其本来属性。虽然一些地方的房价出现松动,但调控政策目前却没有放松的迹象,显示出政策的定力。政策的累积效应还会持续释放,要问风向是不是真的变了,只需看之前的这一句定调:中央已经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亚宏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军“踏平缅北”,攻入诈骗区勇救同胞,解放军却不敢去?

印军“踏平缅北”,攻入诈骗区勇救同胞,解放军却不敢去?

环球参考
2023-04-02 14:38:54
这次西沙对峙已接近交火边界,美舰全员穿着防火服,进入战斗状态

这次西沙对峙已接近交火边界,美舰全员穿着防火服,进入战斗状态

阿离的篮球梦
2023-04-02 02:12:47
杜兆才陈戌源小鱼小虾!官媒+名记剑指大老虎,4个特征就差点名

杜兆才陈戌源小鱼小虾!官媒+名记剑指大老虎,4个特征就差点名

二哥聊球
2023-04-02 17:40:49
编外人员铁饭碗不保了?各地网友哭诉编外人员收到裁员通知

编外人员铁饭碗不保了?各地网友哭诉编外人员收到裁员通知

原野滨逊
2023-04-02 14:39:38
斐济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华民国”,接着撕毁对华协议,大陆将反制

斐济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华民国”,接着撕毁对华协议,大陆将反制

潮流娱乐坊
2023-04-01 16:47:36
男按摩师的自述:客户全是女人,她们太会玩了,我差点守不住底线

男按摩师的自述:客户全是女人,她们太会玩了,我差点守不住底线

离笙奇谈
2023-04-01 10:06:25
意外!曝足协大黑幕,孙雯高洪波难了,媒体人:他是历史第一罪人

意外!曝足协大黑幕,孙雯高洪波难了,媒体人:他是历史第一罪人

体坛独角兽
2023-04-02 11:48:27
超自信!C罗豪言:我就是史上最佳球员 网友反驳:进不了历史前十

超自信!C罗豪言:我就是史上最佳球员 网友反驳:进不了历史前十

念洲
2023-04-02 05:13:23
准备下一个目标 芬兰

准备下一个目标 芬兰

三界视界
2023-04-02 15:37:17
曝名嘴董路跑路,本人回应:没有,我在西班牙,和李铁陈戌源不熟

曝名嘴董路跑路,本人回应:没有,我在西班牙,和李铁陈戌源不熟

体坛无名
2023-04-02 12:51:47
上海这一夜,内娱的“潜规则”,在高叶李一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海这一夜,内娱的“潜规则”,在高叶李一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定向流量
2023-04-02 16:11:28
许家印:恒大汽车资金断裂濒临破产,发不起工资,宣布裁员94%!

许家印:恒大汽车资金断裂濒临破产,发不起工资,宣布裁员94%!

花生米的影视
2023-04-02 14:56:29
注意了!安徽省气象台:雷电、大风、冰雹“组团”来袭

注意了!安徽省气象台:雷电、大风、冰雹“组团”来袭

环球网资讯
2023-04-02 14:05:39
钟南山最新研判:进入4月后,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可以不戴口罩

钟南山最新研判:进入4月后,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可以不戴口罩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3-03-31 18:44:57
雪落!乌第93旅弹尽粮绝,投降瓦格纳!

雪落!乌第93旅弹尽粮绝,投降瓦格纳!

孙玉希军事
2023-04-02 17:29:52
曝足协不解散!19个部门150人编制,女官员长相甜美获杜兆才重用

曝足协不解散!19个部门150人编制,女官员长相甜美获杜兆才重用

侃球熊弟
2023-04-02 11:10:57
去美元化!印度宣布——

去美元化!印度宣布——

环球时报国际
2023-04-01 22:30:48
蔡英文窜美行程有变,余茂春进一步证实,或与解放军三线行动有关

蔡英文窜美行程有变,余茂春进一步证实,或与解放军三线行动有关

DS北风
2023-04-01 21:43:14
"红二代"李纪周因涉赖昌星案被判死缓,曾任职原公安部副部长

"红二代"李纪周因涉赖昌星案被判死缓,曾任职原公安部副部长

故事锦囊OvO
2023-04-02 12:23:01
俄罗斯激进派成立新组织,宣称国家正处于军事失败的边缘

俄罗斯激进派成立新组织,宣称国家正处于军事失败的边缘

ConfusionMax
2023-04-02 08:18:31
2023-04-02 20:34:44

财经要闻

头条要闻

马英九:大陆各方面发展非常快 有些是我们梦想不到的

头条要闻

马英九:大陆各方面发展非常快 有些是我们梦想不到的

体育要闻

劳资协议新规解读:给我卷与不准卷

娱乐要闻

周润发与钟镇涛现身人均38元苍蝇小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回应“造车禁令”

汽车要闻

小鹏G9迎重磅OTA XNGP第一阶段能力开放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亲子
教育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丰台豪宅「君礼著」预计下周开放样板间

艺术要闻

记录鲁迅最后的时光:日本作家鹿地亘遗札公布

亲子要闻

这个甲流病毒太厉害了。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军事要闻

德国防长:不再对乌克兰提供国防军现有武器装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