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傅克友:后“人口红利”时代生育政策需更多反哺

0
分享至

(原标题:傅克友:后“人口红利”时代 生育政策需更多反哺)

每经评论员 傅克友

2013年,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仅仅两年后,即迅速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意味着社会对人口问题达成了新的共识。又经过一年多,二孩政策实施的效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人口问题的认知。

国家卫计委近日宣布,2016年,二孩及以上在出生人口中的占比超过了45%,较2013年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最重要的是,出生人口有了明显增加——据估算,2016年出生人口超过1786万,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年份,比“十二五”时期年均增加了140万以上。

可以这样说:二孩政策到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显然,这个成效还不足以令人欢欣鼓舞。如果考虑到“十三五”时期,我国育龄妇女总量每年大约减少500万左右,形势就更加不容乐观。

由于生育成本偏高,一些家庭在生二孩的问题上还存在顾虑。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按照中央要求,国务院40多个部门已明确分工,力图推进全面二孩政策落实。这说明中央对人口问题的认知是深刻的,落实二孩政策的态度也是鲜明的。

不管承不承认,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目标正紧密相连,具有越来越多的理性。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成为巨大“人口红利”的一部分,助推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后“人口红利”时代,它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种种难题,因此需要人口政策改弦易辙。

人口一度被认为是社会负担和资源的消耗者,这发生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背景之下。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意味着总抚养比下降,带来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增加。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都在70%左右,这是世界上劳动人口的最高比例。经济学家蔡昉相信,在改革开放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中有27%的贡献来自于人口红利。

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追求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中国承受了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种种社会成本,比如失独、老龄化程度加速。在特定时期,这可以认为是一种适当的选择。

但是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廉价劳动力的过剩成为往事之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口的重要性,无论是人口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还是年龄结构的效应。

这就是为什么在青壮年集中流入的一部分城市,房价会飞快地上涨。而青壮年流出的那些城市,房价就难有什么表现。中国房地产市场,如果有危机的话,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人口的危机。

中国15岁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是从2012年开始的。而劳动年龄人口乘以劳动参与率的经济活动人口,在2017年也将达到峰值,在之后将逐步负增长。计划生育政策在现阶段的调整,显然并非偶然和巧合。

生育政策调整,既然有经济发展的工具理性,那么也就不能指望它“独善其身”。不过在后“人口红利”时代,还需要更大力度的反哺机制,来推动生育政策的落实。

一是社会对家庭的反哺。生育不只是家庭之事,而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讲,生育的成本也不应该完全由家庭来承担。如果这样的社会需要越强烈和迫切,生育激励机制就应该越大。

按照相关机构预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增加到14%,中国只需要26年。老龄化的速度,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要快。而这些国家的生育鼓励政策,包括经济支持、提供托幼服务等,都比我们更完善,更值得我们借鉴。

二是“人口红利”对生育的反哺。当年的“人口红利”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实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承担了相应的社会成本;这种社会成本,又加速了后“人口红利”时代的来临,让今天的家庭承担了更大的生育成本。

比如,很多独生子女正在成为今天的生育主力军,但“4-2-1”的家庭结构,带来“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担,让他们生不起或者不敢生。从“人口红利”中,拿出一部分反哺生育政策,可谓正当其时。

如果考虑到计划生育政策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计划生育家庭为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牺牲,那么,现在无疑到了反哺生育的时候,而且需要立竿见影、口惠而实至的反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V晒出一张AI画的“北美风”建筑,公布关键字后网友笑疯了:国家反诈中心?!

大V晒出一张AI画的“北美风”建筑,公布关键字后网友笑疯了:国家反诈中心?!

小星球资讯
2023-03-23 10:09:16
“国家欠我3万亿,这是当初的欠条!”专家检验后发现欠条是真的

“国家欠我3万亿,这是当初的欠条!”专家检验后发现欠条是真的

社会猎奇号
2023-03-22 21:27:31
央视已修炼成仙,远离烟火只管抛砖,从不解释从不争辩

央视已修炼成仙,远离烟火只管抛砖,从不解释从不争辩

小妍说情感
2023-03-22 00:11:52
莫兰特复出17分折叠暴扣!灰熊三杀火箭 休城2人30+小波特三双

莫兰特复出17分折叠暴扣!灰熊三杀火箭 休城2人30+小波特三双

醉卧浮生的体育世界
2023-03-23 10:31:23
婆婆装病让儿媳伺候2年,儿媳装监控发现真相,结束7年婚姻

婆婆装病让儿媳伺候2年,儿媳装监控发现真相,结束7年婚姻

艾尚说社会
2023-03-22 08:01:21
东契奇最后上篮不中,对裁判比出“收钱了”手势,联盟或开出罚单

东契奇最后上篮不中,对裁判比出“收钱了”手势,联盟或开出罚单

篮球国度
2023-03-23 11:13:44
两名色情明星承认与洛杉矶湖人队成员发生了关系:那是十届全明星

两名色情明星承认与洛杉矶湖人队成员发生了关系:那是十届全明星

阿雄侃篮球
2023-03-22 23:43:37
百度回应“车水马龙”“夫妻肺片”等生成图片bug:这也许就是成长

百度回应“车水马龙”“夫妻肺片”等生成图片bug:这也许就是成长

三言科技
2023-03-23 11:35:15
【初心】王岐山:不要忘记,我们是毛主席培养的啊!

【初心】王岐山:不要忘记,我们是毛主席培养的啊!

华人书画艺术
2023-03-22 20:54:17
2014年大连男子负债20万,将植物女友救醒,女友醒来后却直接报警

2014年大连男子负债20万,将植物女友救醒,女友醒来后却直接报警

社会奇闻君
2023-03-22 19:19:01
35岁刘亦菲换季大采购,素颜出门嫩得像20岁,两个助理快拎不动

35岁刘亦菲换季大采购,素颜出门嫩得像20岁,两个助理快拎不动

娱絮
2023-03-23 10:08:40
台媒:朱立伦称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人选将采取征召方式

台媒:朱立伦称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人选将采取征召方式

环球网资讯
2023-03-22 14:39:26
单亲妈妈醉酒底裤走光,男友心疼抱上面包车:这一晚500真不好赚

单亲妈妈醉酒底裤走光,男友心疼抱上面包车:这一晚500真不好赚

培大看众生
2023-03-23 08:43:31
中央一号文件:3月开始,土葬、火葬一刀切?推行农村丧葬改革!

中央一号文件:3月开始,土葬、火葬一刀切?推行农村丧葬改革!

教育姿态侃
2023-03-22 14:17:00
60岁老教授因没看到课表变动通知迟到,被学生举报!学校:严重教学事故,全校通报批评!你怎么看?

60岁老教授因没看到课表变动通知迟到,被学生举报!学校:严重教学事故,全校通报批评!你怎么看?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3-03-23 00:42:26
中美紧张之际,一架专机将搭载280人抵达中国,拜登担心啥就来啥

中美紧张之际,一架专机将搭载280人抵达中国,拜登担心啥就来啥

路路观察
2023-03-22 13:19:46
华为重磅会议!孟晚舟等6位高层授旗,徐直军:彻底摆脱对西方工具的依赖!任正非说.....

华为重磅会议!孟晚舟等6位高层授旗,徐直军:彻底摆脱对西方工具的依赖!任正非说.....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3 07:24:03
邓炳强:《禁止蒙面规例》有必要保留,无碍市民日常戴口罩

邓炳强:《禁止蒙面规例》有必要保留,无碍市民日常戴口罩

环球网资讯
2023-03-22 15:43:34
反腐升级震塌了六扇门!名记确认于洪臣失联,矛头直指足坛贪腐

反腐升级震塌了六扇门!名记确认于洪臣失联,矛头直指足坛贪腐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3-03-23 04:18:20
应对下一波疫情,张文宏最新发声!中国首款mRNA新冠疫苗来了!

应对下一波疫情,张文宏最新发声!中国首款mRNA新冠疫苗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2 17:49:08
2023-03-23 12:04:49

财经要闻

头条要闻

朱立伦拍板 采取"征召"方式决定2024年选举人选

头条要闻

朱立伦拍板 采取"征召"方式决定2024年选举人选

体育要闻

曝曼联收购期限推迟,两变数引发闹剧

娱乐要闻

王祖蓝公司大搞春茗 一家五口罕见现身

科技要闻

百度回应文心一言文生图功能争议:完全是自研大语言模型

汽车要闻

全球首款搭载帝瓦雷音响 腾势N7将于年中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韩网热议TES不敌OMG

本地新闻

塌房的橄榄菜,在潮汕餐桌上到底啥地位?

旅游要闻

让人为之神往的天空之城 究竟有多美?

一同感受“极创遨游”中国国际时装周日程发布

公开课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差点成了中国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