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将表外理财 纳入宏观审慎笼子)
王 勇
央行将于2017年一季度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
作为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外理财近年来发展很快。中国理财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454家银行存续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6.28万亿,较年初增加2.78万亿,增幅11.83%。同期银行理财同比增速仍达46.6%,尤其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扩张迅猛,城商行理财资产相比年初已扩张58%,大幅超出MPA监管红线。但理财资金并没有真正配置到该配置的领域。一些理财产品、融资方式的“创新”,不仅没有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反而成了规避宏观调控、信贷政策的妙方,仅充当银行与企业间资金的“二传手”。今年以来,银行理财资金流向呈现出一个新特点是银行委外大发展,以及银行买货币基金。从传递路径看,以前都是银行——企业,但现在银行理财资金却多绕几个圈子,比如银行——委外专户——企业债,银行——委外专户——公募——企业债。甚至,银行——货币基金(存单出去)——银行。尽管货币信贷总量不小,市场整体“不差钱”,但理财产品资金运用不能与实体经济对接,而企业经历的融资环节却越来越多。更麻烦的是,部分资金最终还是投向了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大宗商品及债市,既造成融资的逆政策走向和低效率,更带来金融资产加杠杆和潜在的风险。所以,是时候整治金融机构表外理财这头“猛虎”了。
作为G20成员,我国这些年来一直在探索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比如,央行自2009年中期开始系统研究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措施。2011年正式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央行采用数量、价格及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模式,几年来审时度势调整差别准备金有关参数和信贷增量,提高了最低资本比例和资本质量要求,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探索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针对房地产价格波动调整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在会计准则、建立中央交易对手方面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等等,宏观审慎管理初见成效。从今年起,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即MPA体系。“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MPA评估体系的核心。MPA全面关注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方面内容并形成综合评价结果。实践表明,MPA实施近一年来成效较好,广义信贷增长较为平稳有序,资本约束资产扩张理念进一步贯彻体现,金融机构经营总体稳健。同时,央行也一直在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实施进展设法完善MPA。
如今,央行决定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这可以说是加强和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又一重要决定和政策选项。对表外理财强化监管和加强宏观审慎评估,既有利于表外理财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又有利于金融业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防控金融风险。具体而言,MPA作为一套打分体系,央行给银行打分,用来区分“乖孩子”、“熊孩子”,每季打分,并有奖罚。MPA打分体系中包括很多指标,每个指标按银行自身打分,最后所有指标得分加总后,评出总成绩,分为ABC。“广义信贷同比增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广义信贷”原来包括“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和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五大类(包括了除存放央行、存放同业之外的所有生息资产)。现在,理财产品也被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具体做法是在表外理财资产扣除现金和存款等之后纳入广义信贷范围,纳入后广义信贷指标仍主要以余额同比增速考核。而根据MPA考核规定,银行广义信贷增速与目标M2的偏离不得超过22至25个百分点,如果明年M2为13%的话,意味着广义信贷同比不超过35%至38%。无疑,这项政策对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表外理财、委托投资等表外业务等在季末面临大幅压缩的压力,尤其在政策刚颁布的年末时点以及明年一季度冲击较大,可能会导致银行面临资产负债表上同业资产的刚性调整压力,对流动性和债券市场去杠杆也会产生较大冲击。但只要有利于金融业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防控金融风险,将表外理财资金引导到支持实体经济,那么,加强监管和业务规范所付出的这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上月,银监会推出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引),拟全覆盖表外业务风险,要求银行实行限额管理和资本计提,是在系统梳理已有制度规则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表外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所作的统领性、综合性规范。该《指引》与央行MPA政策调整交相呼应,既能确保MPA政策有效贯彻执行,还能保证MPA政策与银监会《指引》一同高效运行,进而全面提升抑制资产泡沫和防控金融风险的效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聚金资本首席金融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