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内天胶供应将由偏紧逐渐转为宽松)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价格维持箱体区间振荡概率较大
全球天胶供应过剩依然存在
步入三季度以来,在移仓换月因素影响下,多头资金纷纷转战至沪胶远月1701合约,支撑期价维持偏强姿态运行。不过面对全球天胶供应过剩的局面,沪胶上行步履始终沉重。虽然为了提振胶价,主产国曾出台限制出口政策,但自身国内库存高企令扶持措施难以发挥功效。在外部供应侧“改革”失利,而中国需求力量又不济的背景下,天胶供需预期由偏紧逐渐转向宽松。
图为沪胶1701合约运行态势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增多,风险事件频发,全球央行纷纷祭出货币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各国采取竞相贬值货币的手段可能会把全球经济拖入滞胀困境。需要警惕的是,本轮资产价格走强并无基本面支撑,主要是过剩流动性遭遇“资产荒”,从而吹大资产泡沫,“流动性陷阱”由此显露出来。可以发现,当前各大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对商品的利多支撑也在逐渐减弱。
今年以来,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对产胶国旱情的炒作刺激天然橡胶迎来大幅上涨走势,但随着雨季正常到来,转入开割季以后,胶水产出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只因为价格较低,产出增速有所下滑而已。天胶生产国协会7月报告显示,今年前7个月ANRPC成员国天胶总产量预计为589.9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泰国天胶产量增长2.1%,印尼增长0.3%,越南增长3.2%,而中国和马来西亚产量却出现下降,分别回落10.9%和4.4%。此外,数据还显示,主产国1—7月天胶出口增长4.5%,较上半年增速有所提升,其中泰国增速达到12.2%。虽然同期ANRPC成员国天胶消费量同比增长4.4%至470万吨,但考虑到英国脱欧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经济增速,预计8—10月天胶消费增量将回落。因此在产胶国割胶小高峰期临近,而消费国需求预期减弱的背景下,未来天胶供应过剩的矛盾有激化的风险。
为了改变全球天胶供应过剩带来的价格低迷难题,今年主产国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曾联合出台过拯救胶价的限制出口措施,誓言从3月起的六个月内将橡胶出口削减61.50万吨。然而政策实施多月,实际执行情况却未达到预期目的。就泰国而论,依据出口限制政策规定,该国在3—8月橡胶出口本应同比减少32.40万吨。而泰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7月该国橡胶出口总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2.2%。由此可以发现,承诺削减数量与实际执行情况明显不符。除了泰国外,印尼也未遵守限制出口条约。因此基本上可以判定产胶国限制出口政策已然失效,出口量增长带来的供应过剩压力并未改善,胶价弱势格局还将延续。
此前,泰国为了扶持胶价,曾斥巨资收购橡胶,但是收储政策并未如预期那样提振胶价回升,反而使本国的仓库堆积如山。据了解,目前泰国库存烟胶片共有24万吨,其中有前政府价格干预时收购的13万吨,本届政府收购的11万吨。为此,泰国橡胶管理局每个月需要承担3700万泰铢来维护库存成本,而因囤积时间过长、烟胶片品质下降带来的折旧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损耗。不得已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开始研究启动橡胶库存清仓计划,而要在去库存的同时,保证对本国的胶价不产生负面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口。换言之,泰国橡胶库存过高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其出口政策发挥功效的最大障碍。尽管在8月11日,国际三方橡胶理事会(ITRC)与国际橡胶联盟(IRCO)于曼谷达成协议,计划于今年9—12月期间,泰国削减出口75750吨橡胶,印尼削减9350吨橡胶,但笔者依然对此措施不抱有太多希望,政策效果难以实现干预胶价的目标。
国内新车产销环比继续回落
图为2015—2016年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趋势
在低基数以及稳增长政策发力背景下,今年国内新车市场产销继续呈现偏乐观景象,但是随着季节性淡季效应的显露,环比回落趋势却依然明显。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6万辆和185.2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4.4%和10.6%,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9%和23.0%,高于上年同期40.7和30.1个百分点。
在终端零售环节,虽然7月部分地区天气炎热及连降暴雨,对汽车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多地在7月开展地方性车展,部分厂家给予价格政策和促销政策支持,加上不少经销商开展促销活动,7月销量相比6月有所提升,经销商库存压力降低。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报告,2016年7月库存预警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了10.2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来看,库存指数环比下降9.3个百分点至48.5%;市场总需求指数环比上升15.3个百分点至45.9%。
由于8月仍处于国内新车产销淡季,加之经济趋淡迹象明显,终端消费若没有刺激手段恐会难堪。
我们姑且对于“金九”旺季报以稍乐观预期,不过,仍需要观察,因为淡季经销商促销力度或在旺季取消,从而不利于新车销售。如果出现环比回升,证明终端需求改善,胶价才能获得正面因素支撑。
国内期货库存继续攀升
受益于低基数以及稳增长政策发力等因素刺激,今年国内重卡销量呈现良好运行势头。据统计,7月国内重卡市场共约销售各类车型5万辆,延续2月以来正增长趋势,同比大幅增长34%,不过在季节性淡季效应影响下,环比降幅还是比较明显,下降16%左右。1—7月国内重卡市场共计销售39.03万辆,比去年同期的33.27万辆增长17%,净增量达到5.76万辆,累计增幅进一步扩大(1—6月累计增幅15.16%)。
笔者认为,重卡市场能否摆脱季节性因素影响仍靠终端需求发力。就目前来看,传统旺季3—5月一共有20.85万辆的重卡推向市场,这部分存量有待消化,且夏季高温令工程项目受阻,运输需求减弱导致重卡后续购买力量不足,预计重卡销售数据在8月依然偏弱,只能寄希望于“金九”时节能结束环比回落的态势。
目前终端制品企业实际刚需表现较差,贸易商持有的现货量虽然比较有限,但因船货始终源源不断到港令价格上涨乏力,这从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上可以得到印证。据统计,2016年7月我国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量为43万吨,环比增加4.9%。1—7月进口总量为311吨,同比大幅增长22%。而在中间库存环节,尽管青岛保税区橡胶现货库存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便转入下降趋势,截至8月中旬跌至14.06万吨,但天胶期货库存却呈现反向攀升景象。据统计,截至8月12日当周,上期所注册仓单和库存分别达到310910吨和354348吨,同比分别大幅增长87.33%和113.71%,处在创纪录高位附近。现货与期货库存一降一增的背后,不但透露出买方企业采购囤积实物的意愿降低,而且也暗示年内沪胶期货合约正在经受巨量库存的压力。
展望后市,虽然全球掀起新一轮宽松政策,但流动性泡沫再度膨胀对资产价格的正面作用呈现边际递减效用。而产胶国计划延长的出口限制政策,在自身库存高企急需清库的背景下,难以言行一致,供应侧“改革”阻力重重。由此来看,潜在利多因素很难激发起多头的信任度和炒作意愿,难以刺激胶价走强。而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犹存,终端需求面临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无疑将不利于沪胶消费,同时产胶国仍处在割胶旺季,供应压力不容小觑。目前沪胶1609合约与1611合约正在经受巨量库存到期交割的压力,而远期合约虽保持稍好的反弹雏形,但多头继续推涨信心不足,维持箱体区间振荡概率较大。
(作者单位:宝城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