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30日讯 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在“股市的下一个五年”分论坛“圆桌对话--监管与发展”环节,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同样是保险资本,同样是大规模的买入银行,规模跟宝能收购万科的股票达到一样的程度,20%多,但它现在派出的董事资格相关部门银监会到现在没批,这就明白了吧,我觉得监管部门其实也是有底线的,只不过没有摆上桌面对我们明示,所以有时候我们就蒙在鼓里,讨论非常激烈,其实可能结局早就定了。
万科,其实我不担心它的理财计划,我最担心的是,如果股市暴跌,买入者被强平了怎么办,他如果被强平了,后面一大堆银行会不会引发风险?万科的风险会不会从证券市场引发到货币市场?这是我担心的,所以无论如何,万科的股价跌到17块多,不能再跌了,所以现在反弹了。
谢谢。
水皮:讲到万科的股价,我们就不展开了,再展开就成为鉴股会了。
晓求也讲到,万科的事情看似复杂,实际简单,当然肯定没那么简单,如果这么简单的话,事态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了。所以我们讲规则,我请台上各位嘉宾用简单的话谈一下你对万科之争的看法,你觉得让万科这个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究竟什么环节上出了问题导致现在各方都骑虎难下的局面,怎么会这样?讲一点就行,因为时间有限没法展开,从赵老师开始。
赵锡军:确实不太好说,刚才讲到中美股市的对照,实际上从股市的作用来讲,它确实有对新发IPO融资的功能,支持新的企业,同时它也有对存量企业重组兼并的通过市场化来解决融资的问题,我记得美国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的时候,它有非常多的在市场上收购兼并的活动,为此摩根史丹利公司曾经创立过一个“垃圾债券”的概念,它也是靠这个发家的,大量发行垃圾债券,为收购兼并提供资金,收购成功了,债券还本付息,因为折价率很高,投资者可以拿到很高的回报,但如果收购不成功,投资者就赔了,它是有这个功能的。
但我们国家进入到希望通过市场来完成结构调整或产业升级换代重组的要求,但为完成这项功能提供的支撑条件似乎还没有准备充分,我想这可能是“宝万之争”出现的点,有了需求,但市场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当然了,不完全具备市场条件的情况下,要做这个事情,这些行为可能会冲撞到一些相关的老规则,在这个冲撞的过程中如果大家不愿意互相达成一个妥协,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走到你刚才说的“骑虎难下”的情况。
刚才贺强教授也讲到了,大家都不愿意这个事情压力再加大,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甚至风险传递到别的地方,可能它会向相关方施加一些影响,来平息掉这个事情。
但这件事情过了以后我们会不会建立起一个新的规则,让我们这个市场另外一个调节存量的功能发挥出来,可能还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观察。
叶檀:简单一点,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当时杠杆那么长,现在是不是要推倒重来,重新追究它的责任,这绝对不行,因为那时候的规则就是这样子,现在你再重新设立一个规则再去追究人家,这叫做“陷人以罪”,相当于是给宝能量身订作一个罪行让它钻进去,这绝对不行。
第二,靠市场化方式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真解决不了,靠市场化的方式真有可能传导到银行等地方,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双方各退一步,来一个“老娘舅”,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现在制定新的规则并且严格实行新的规则,否则这个事情没有了结。
刘景德:我觉得万科管理层和大股东之间,不管是什么原因,矛盾解决不了,可能还是各方都不想让步,既然这样,最终可能还是管理层或有关部门介入,通过法律的或其它一些方法,又不实施,到最后双方和解,我觉得最终可能是这么一个结果。
魏凤春:如果万科股价下跌,这个规则肯定不能改变,像刚才贺强老师讲的,如果是公募事件,什么规则都需要修改,但万科怎么干,各位投资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要去搀和。
孙建波:根据新的监管规则是不是理财产品不能投资股票了,我特意翻出了《中国经济报》的文章,我们看很多东西都只有一半,下一半还是有的,“仅面向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能力较强的投资经理和高净值客户,产品除外”,意思是你的家庭资产在100万以上,符合条件的,买股票还是不受限的。
对于万科事件,我个人的理解,它的本质实际是中国公司治理的缺位,因为我们看到万科的董事会股东说不上话,当公司治理缺位的时候我们看到,公司治理一旦缺位,董事会相关国际经验我们也可以看到,资本的血腥会找到那些价格被低估的,所以宝能收购也无可厚非,公司治理缺位、职业经理人对董事会的控制我觉得是当前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在江浙一带看到很多企业家说,我投资了干嘛?之后我儿子不愿意,这个企业最后就被职业经理人搞走了,所以我不愿意投资。所以我觉得当前民营投资下滑,很多民营企业家不愿意再做新的投资,很大一个层面上在于中国整个社会的公司治理缺位,《公司法》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不严肃,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我个人倒是希望万科事件,包括过去国美董事会的事件,以及之前很多法人董事会的事件能够给中国转型敲响警钟,中国供给侧改革一定要靠企业家往前走,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能够看到机会、善于投资而且善于找到最合适职业经理人的人,所以我觉得公司治理缺位可能是我们要思考的最根本问题。
叶檀:刚才说到治理缺位的问题,我们现在觉得万科是治理缺位的标兵。
但从信用来说,从王石本人来说,五年五千多万,从万科整个治理,从整个中国上市公司的信用来说,还算是不错的呢。
水皮:这个事情的确太大,方方面面都可以展开讨论,讨论一天都不够,从今天的主题来讲,从监管层面来讲,实际上它点到了中国金融分业、混业经营的痛处,它的市场主体是混业经营的,比如宝能,姚老板,它是混业经营,什么都干;但监管部门是分业,一行三会,每一项具体来讲都没有违规越界,但事情凑到一起,你发觉有巨大的风险隐患,实际上这是点中了现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边界不清、规则不清的软肋。
我跟大家讲一个现象,具体不点名,同样是保险资本,同样是大规模的买入银行,规模跟宝能收购万科的股票达到一样的程度,20%多,但它现在派出的董事资格相关部门银监会到现在没批,这就明白了吧,我觉得监管部门其实也是有底线的,只不过没有摆上桌面对我们明示,所以有时候我们就蒙在鼓里,讨论非常激烈,其实可能结局早就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