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30日讯 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邱晓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在开幕主题圆桌对话——新常态下的“非常态”上表示,未来中国的红利第一将更多来自于中国人口质量的红利,可以这么说,人口数量红利中国基本消化得差不多了,新的人口数量的红利可能会随着新的计划生育调整在20年之后才见成效,而今天不能寄希望于数量红利再次回到我们身边。
圆桌对话演讲实录:
正如今天上午会议所进行的安排,在几位主题演讲嘉宾之后将有一个主题讨论,这个主题叫做“非常态”,相关编辑可以说是狡猾地提出了这个名字,“新常态下的‘非常态’”,当时我问这个词到底怎么念,“非.常态”还是“非常.态”?我问了同事,同事说您看嘉宾的发挥吧,看他们怎么讨论。
接下来有请几位嘉宾到台上和大家见面,首先隆重有请龙永图先生,原外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现任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有请龙先生;
再次请上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教授;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先生;
有请刘尚希先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同时在宏观经济、财税改革方面有很多造诣;
有请汤敏先生,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同时他也在有关人口和中国经济方面有很多造诣。
谢谢工作人员。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L”型,大家形容中国经济,“L”可以大写、可以小写,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大写是一直平着下去,小写是勾往上,从不同角度看也有可能是这样(V)的。所以“L”的“小尾巴”到底有多长,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先请刘尚希先生跟我们聊聊吧,因为您是进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的。与此同时也请邱先生跟我们分享,请刘先生先来。
刘尚希:谢谢。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前面听了几位嘉宾的演讲,感觉收获挺多,刚才主持人出了一个题目,“L”,说有大写、有小写,有正楷的写法还有草写的写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我感觉最重要的无论怎么写,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在“L”的什么位置,这一点非常重要。一般“L”的写法,是在竖的位置还是横的位置,这个判断至关重要,如果是在横的位置,那就意味着在底部,不确定性程度已经大大降低;如果是在竖的位置,那就意味着还没到底部,还要触底,这也就意味着不确定性程度比较大,触底的底在哪儿,就是一个不确定性的问题,所以全世界都在说,现在都在面临着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其实全球社会也面临不确定性,我们的经济增长自然也面临着不确定性,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邱晓华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他知道点在哪儿,我想他能说出来。
主持人:邱先生,皮球踢到您这边了,有请。
邱晓华:经济预测从来都像天气预报一样,是比较难的事情,谁能预见到今年中国天气会这么糟糕?就像谁也不能预计到中国经济今年会进入到这么一个困难阶段。
说“L”,其实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中国经济进入到下行阶段,开始要经历一段时间,可能是在一种相对比较平稳、相对中低的收入区间来圆形运行,所以如果要探讨L形到底是什么样结果,我记得去年在会上我就说过这样一个看法:中国经济进入到了“有底没高”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经历了上一层快速成长之后,在快速成长带来很多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消耗了我们很多各种红利因素,因此中国经济亟需解决新的红利,来催生后一层中国经济的发展。处在老红利逐步被消化,新红利还在逐步积累和释放的过程中。
由这样一个判断出发我们首先要看未来中国的红利在哪里,这是我们探讨未来中国经济“L”型底会有多长的基本前提,在我看来,未来中国的红利第一将更多来自于中国人口质量的红利,可以这么说,人口数量红利中国基本消化得差不多了,新的人口数量的红利可能会随着新的计划生育调整在20年之后才见成效,而今天不能寄希望于数量红利再次回到我们身边。
但中国的人口质量红利却是一个远远没有挖掘出来的金矿,这些年我们国家从政府到老百姓的家庭都十分注重教育,因此在全社会都重视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已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相当文化水准的人口,而这些有高学历的人口,至今它的作用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还远远没有被释放出来。随着中国经济由1.0版进入到2.0版这样一个时代的新要求,可以预期经济对高素质人口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给高素质人口提供的舞台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预期人口质量红利在未来会逐步释放出来,这是值得我们期待的,随着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这个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地被我们所感受到。
二是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可以说上一层中国的改革只是在局部领域、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简单说就是接触了长期以来限制企业、限制民众在寻求企业发展、民众发展中的一些制度障碍,但这个障碍远远没有打破完,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各个方面改革的深化,我们可以预期这种全面改革的红利会成为下一层中国经济的推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