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货币贬值:为何不再是出口利器”举行。标准普尔全球首席经济学家Paul SHEARD表示,日本负利率是非常戏剧化的货币政策。
以下为会场实录:
Paul SHEARD:首先我也不喜欢货币战争这样的词,我觉得有感情的色彩,新闻记者有点夸张这样的感觉。我分析一下其中的成因。货币贬值跟货币政策的关系大家有些误解,比如货币宽松,好像央行就是单打独斗来促进经济增长。央行采取货币宽松措施的时候,一个渠道就是外汇,但是央行并不直接针对外汇。很多新兴经济国家的银行,资本是可以自由进出。而且有一个浮动的汇率。他们每天、每周、每个月汇率上下自由波动。
Paul SHEARD:资本市场开放性和灵活的外汇机制可以让央行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怎么做呢?他们的目的就是确保有足够的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完全就业,然后确保通货膨胀低于2%。这就是央行希望达到的目标。我想这是日本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美联储在80、90年代一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的汇率在自由的流动。
Paul SHEARD:还有一个,是市场在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决定汇率,并不是中央银行直接决定了汇率。当然中央银行也可以采取固定的汇率,因为资本市场没有开放。它是一个新兴经济,不够成熟,要控制流进、流出的资金。如果他有这样的手段能够管理自己的经济的话,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必须采取一个固定汇率。如果央行是完全的固定的汇率的话,你就可以讲刻意的货币的贬值,因为你可以把自己的货币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Paul SHEARD:就日本和欧洲讲一讲,这两个地方采取非传统货币政策,不光是量化宽松,他们还采取了负利率做法。过去20年,央行一直没有实现基本通胀的目标。2013年4月份日本中央银行行长说以前不行了,我们采取一种新的做法,所以采取了这个非常戏剧化的货币政策。几年之后,他的背景是以前一直升值,但是后来开始贬值。
Paul SHEARD:但是欧元是不同的问题,欧元经济货币架构是完全一样的,19个国家他们把货币的主权进行整合,但是并没有财政政策进行整合。这带来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很多的问题。ECB在量化宽松方面也碰到很大问题,他们采取非常剧烈的货币政策采取这个目标,实现低通胀2%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