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PO重启时机已成熟 新股发行制度完善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本文为民生证券研究所执行院长管清友撰写
11月6日证监会宣布将就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待相关程序履行后公布实施。在新股发行政策落实前,按现行制度恢复暂缓发行的28家企业IPO程序。在暂停4个月后,新股发行即将重启。
短期来看,股市已进入内生性修复阶段,IPO重启时机已成熟。6月下旬至7月初,股市经历了深度调整,进而威胁到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7月初监管层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市场变化,其中包括暂停IPO以缓解新股发行对资金面的巨大冲击。当前场外配资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猪周期弱化通胀隐忧解除,央行持续干预汇率企稳,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提升,股市持续回暖,市场具备支撑IPO重启的基础。
长期来看,IPO重启向市场提供新鲜血液,促进股市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证券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大量盈利能力强、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优质企业尚未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权融资。恢复和保持合理适度的新股供给,为市场带来优质的上市公司,可投资标的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从而稳定、修复和建设市场。
在重启IPO的同时,证监会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笔者认为,新股发行制度的完善将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
第一,完善新股发行制度,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加速。股灾发生后,监管层在直接参与市场的同时,也加强了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如发布熔断机制意见稿、推行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鼓励长期持股、加强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建设等。此次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点围绕解决巨额资金打新、简化发行审核条件、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加大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等事项展开。制度建设的加速,有助于缓解当前散户化与过度投机的局面,平抑市场波动。
第二,取消预缴款制度,减少资本市场周期性扰动。现行发行制度下,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有周期性扰动。前期牛市阶段打新中签后通常能获得数倍收益,机构与散户打新热情高涨,网上中签率仅为0.3%左右,新股发行冻结天量资金。部分投资者卖出股票以挪腾打新资金,使股市短期面临下行压力;大量打新资金解冻后回流股市,又推动股指上涨。对债券市场影响同样如此,打新期间资金需求上升资金面收紧,资金价格上升,而在资金解冻后回流缓解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发行新规取消了预缴款制度,投资者按获配数量缴款,对资本市场的周期性扰动大为减弱。
第三,发行效率提升,新股供给增加抑制市场泡沫。2014年至今发行的319只新股上市后20日平均涨幅为298.5%,如此高的收益除因发行时最高市盈率默认为23倍外,还与新股稀缺性有关,使得新股被市场热炒。2014年至今所发行的新股中,约占发行总数的26.3%的个股公开发行股数低于2000万股。发行新规规定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发行取消询价环节,简化发行程序。发行效率的提高使得小盘股上市加速,取消预缴款对股市的冲击减弱也有望使大规模发行常态外,新股供给的增加使得中签后收益率降低,从而抑制市场泡沫。
第四,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为推出注册制作准备。当前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2014年直接融资占比仅为17.38%,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发行新规实施后,更多优质企业通过IPO进行股权融资,提高了直接融资占比并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新规调整了发行监管方式,为下一步推出注册制作准备。在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肖钢主席指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7月份的股灾使得IPO暂停,注册制相关工作也因此延迟。注册制下证监会主要工作是监管,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市审批权限移交至交易所。新股发行新规强调监管理念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将一部分基于审慎监管要求而增加的发行条件调整为信息披露要求。根据发行新规,预计注册制将随新版的IPO制度实施而出台,上市制度由核准制向核准制与注册制相结合再到完全的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