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4日讯 管理咨询机构罗兰贝格近日发布《取消以药养医 实现医药分家》医改政策实施预判和影响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将实现医药分家、取消以药养医”的实质性大范围推广阶段。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处方药在中国药品销售市场中目前占主导性地位,占整个医药市场销售金额的约85%;尤其是在销售渠道上,医院渠道占据处方药销售的约92%,而其中城市等级医院占据处方药销售的三分之二,甚至部分公立医院在城市等级医院中数量占比超过90%,这些城市等级医院中的公立医院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大城市大医院”。而中国的国家政策一贯鼓励公立医院进行市场化经营,除重要基础设施及医疗仪器拨款以外,国家财政基本停止或仅保留极低的对公立医院的运营财政补贴,公立医院医院需要其他收入来支持日常开支。以公立三级医院为公立医院代表,其营收和结余情况总体表现为:来自药品的收入占比为40%,而其中15%的药品加价是主要的构成部分。来自诊疗的收入占比约和药品收入基本相当。“历年药品收支结余始终大于收支总结余,说明公立医院医院需要通过来自药品的收益弥补其他服务成本,以大型公立医院为代表的收入和收支结余情况基本反映的就是目前公立医院医药养医、以药补医的现实”。
调查还显示,由于医院的营收大部分来自15%的药品加价,医院更倾向于采购并使用高价药物,从而推动药企在药品定价上采用高价策略,导致药品价格虚高“。接近市场化经营的特点,也在过去这些年不断推动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取向,造就今天大型公立医院较为普遍的逐利性倾向”。
报告指出,随着医保支出不断提升,而药品支出是医疗服务费用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全国药品支出占总卫生费用的比例在过去五年基本稳定在33%以上的比例,在近几年还在逐年上升。同时,不管是城镇医保基金和新农合基金,虽然收入总额各年基本高于支出总额,但其支出的增速均高于收入增速,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的“入不敷出”压力逐年在增大。
罗兰贝格向网易财经表示,在上述背景下,中国政府虽然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提出了“调整医疗机构收入结构,降低药品收入在医疗机构收入中的比重,合理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幅度,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实行分开核算、分别管理”。但直到2012年,“医药分家、取消以药养医”才进入改革攻坚期。“随着2012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及实施方案》的发布,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开始加快。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正式将县级公立医院纳入到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中来,并确定了311个县作为第一批先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2014年,综合改革试点县的数量扩大到1011个,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以及农村5亿人口;而城市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也增加到34个,试点范围进迅速扩大”。
据悉,在十八大明确的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向和核心举措,其中较为关键、并且对医疗健康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条举措是“取消医院以药养医、实现医药分家”,有分析指出,这将是破除现有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回归医院医疗服务本质的核心。“取消医院以药养医、实现医药分家”更将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机构和企业(制药、医疗设备器械、分销和物流、医疗、连锁药店)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实质性和变革性影响。
综合过去十几年间相关政策的发展趋势及对医药分家整体形势的研判,罗兰贝格认为,“十三五”期间将是实现“医药分家”、取消“以药补医”的攻坚和实质性大范围推广阶段。罗兰贝格对此的预判是:在“十三五”期间将会发生:国家会选择在部分省、市和公立医疗机构(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机构)进行全面和彻底的“取消医药养医、实现医药分家”试点;试点将是多地、多点和多维度开展,试点的关键是通过“药品收入减少、医疗服务收入提升和提高财政补偿”三者为主的平衡来实现医院收支的稳步过渡以及医护人员收入水平的显性化和合理化,并于此获取可推广和复制的经验;在此基础向试点所在省市进行大面积推广和实施;择机进行全国的实质性和彻底的推广和实施。
罗兰贝格预计,“取消医院以药养医、实现医药分家”将对中国的医药销售市场产生重大、实质性和变革性影响,其核心表现是:门诊药房完全从医疗机构分离出来,医疗机构仅保留
住院药房和急诊药房;患者根据医生开具的药品处方以自己的便利性选择渠道(实体药店或者网上药店)来支付费用、获取药品;目前以大型公立医院为主销售对象(从制药和药品经销企业出发)和渠道(面向患者的销售)的巨大门诊处方药存量市场转变为以药店为主销售对象和渠道;药店将是患者支付药品和医保及商业保险偿付费用的主体渠道。
而与中国医药企业和外资医药企业的在华发展,罗兰贝格预计,国际制药企业将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制药企业将“喜忧参半”,医疗设备和器械企业以及连锁药店面临快速发展契机,而药品分销代理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在巨大存量处方药市场从大型医院向药店发生转移的时候,国际药企的既有营销模式将土崩瓦解。而存量处方药品销售从医院的转出,将促使医院医疗服务本质的回归,而医疗服务的本质将很大程度体现在设备和器材的应用上,这将直接推动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推广、应用和消耗。此外,处方药销售渠道的从医院到药店的转移将导致医药分销代理企业的医院渠道资源价值大幅降低,制药企业将直接与连锁药店及网上药店进行合作和交易,制药企业对传统药品经销商的依赖程度将大幅降低。处方药销售渠道的转移将导致地方性的中小型渠道分销代理商失去生存空间,医药分销市场集中度将大幅提升”。(陈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