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6月10日讯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前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高级经济师姜梅介绍,截至2014年末,全国二、三产业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95.6%。
“在就业方面,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50.4%。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作用显著。从《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到近两年制定的各类财税优惠政策,都是政府简政放权、激活中小企业活力的措施体现。目前,围绕服务中小企业,各级政府都做了大量工作,效果也逐步显现,但是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中小企业面临的很多问题和困难还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共同解决。”
姜梅是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政策宣讲系列活动暨中小企业咨询服务智慧平台“政商汇”首发仪式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在发布会上表示, “一带一路”的实施将为中国企业、包括中小微企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不少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矿产等资源型行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将在工程基建、建筑建材、交通运输、旅游餐饮、跨境电商等领域,带动对沿线国家的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这不仅会有效实现我国产能的向外投放,也会促进国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两全其美。
徐洪才称,中小微企业多集中在传统和产能过剩领域,面临着调整、转型和升级的问题,它们要依靠“一带一路”走出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中小微企业亟需了解并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顶层设计和产业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需要通过社会化的合作交流、专业咨询等服务提升技术能力,加强创新活力,推动“专精特新”转型升级。
针对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一大困境,北京市农业技术协会企业咨询与融资专委会主任、君泽和信董事长朱瑾指出,在中小企业政策扶持方面有3个“不知道”和1个“对不上”:对政府资金有需求的中小企业不知道政策及相关申报的基本知识,不知道能申请什么获得何种扶持,不知道如何去获得支持;而政府扶持的红利和真正需要扶持的企业对不上,本来已经很好的企业才有资格申请,扶持资金没有发挥扶持的作用。
对此,朱瑾引用了湖南对“国办发[2013]8号文件”的贯彻情况调查,在126家企业问卷调查中,有106家是这次问卷调查才知晓此文件,甚至有部分相关政府部门也不知晓。基层企业信息不对称,加之一些基层政府宣传、执行不到位,使得不少好政策都只落实到了“膝盖”,离到达企业还差“最后一公里”。(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