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3月28日讯 2015年博鳌论坛3月26日起开始,在今天下午的“影子银行的是与非”论坛26上,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主席、前副总理兼财长Peter Costello表示,在中国,如果政府决定想让纳税人,或者你希望纳税人最后出来兜底、买单。我们只有说是在你符合以下的宏观审慎要求,包括资产充足率等等的要求以后,我们才会去兜底,才会去挽救,这样的话才不会导致出现比较不好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现在有很多监管,还没有完全开放,市场还没有成熟,从金融的角度来说还不是特别成熟。影子银行可能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市场的风险是说如果有成熟的市场的话,总会有人来套利,有一些显性的风险。
文字实录
Peter Costello:影子银行是宣传得很负面,但有必要跟大家说一下,并不是说全都是不好的,我们要先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然后再解决。 影子银行的出现,就是由于二十国集团想要来改善金融的监管,特别是巴塞尔3。让银行业完全来符合资本充足率,还有一些相关的标准。银行业不可能把所有的表风险移出表外,不是说移出表外风险就没有了。如果说影子银行就是做银行,或者说是信贷中介,实际上影子银行不是在监管范围之内。包括监管的一些审慎原则都对他们不适用,所以出现了监管套利。 监管套利不是黑白一刀切的,有一些道理是说监管套利是好的,比如一个政府说我要来控制利率,并不见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东西。我不觉得这一定就是不好的,首先这作为一个监管来说是一个要求,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我觉得中国就是这样的情况,如果政府决定想让纳税人,或者你希望纳税人最后出来兜底、买单。我们只有说是在你符合以下的宏观审慎要求,包括资产充足率等等的要求以后,我们才会去兜底,才会去挽救,这样的话才不会导致出现比较不好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这样的国家现在有很多的监管,还没有完全开放,市场还没有成熟,从金融的角度来说还不是特别成熟。影子银行可能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市场的风险是说如果有成熟的市场的话,总会有人来套利,有一些显性的风险。 这可能是从系统性方面会带来很大的风险,这是二十国集团等等,包括国际结算行都是再灌注这些方面。我们要看的是不受监管的,把它从表外拿出来仔细进行监管。
主持人 Stephen ENGLE:这方面说得非常好,包括以前的教训,包括次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