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3月28日讯 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继续在博鳌召开,在“G20与全球经济议程”分论坛上,IMF副总裁朱民在回答问题时,阐述了中国作为2016年G20轮值主席国时应该设置的一些议题,包括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增长、维持金融稳定性、IMF的改革以及全球不同机构的合作三个方面。
以下是发言实录:
问:我是新华社记者。请问土耳其的财长,下一个G20峰会有什么样的预期?
Cavit Dagdas:我们部长2月份批准了一些优先工作,G20工作组也有一些计划,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峰会之前有一个内部的报告,就是怎么样来进行结构改革,制订这样的议程。从投资角度来说也会有一个计划,我们还有一个对于金融架构的影响分析,这个工作也会做。 还有IMF的配额报告,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还有国际税收要做这个工作,也是OECD项目方面影响分析,这些工作都要做,这就是我们工作日程的安排,所以有一些需要实施,有一些进行分析。比如说金融改革带来的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减少汇款的成本,但是这可能会受到金融改革不利的影响。就这类问题搞一些政策反应的或行动计划,来根据报告的结果。我们跟中国朋友一起合作,来看一下制订日程,我们也获得一些反馈的意见。比如说怎么样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怎么样加强基础设施投资的金融工具,轮值的时候有这样一些预期。
主持人 朱光耀:好好学习一下三大金融机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
朱民:有关全球经济议程的问题,G20过去的情况都讲了三大支柱,一个是促进包容性、可持续增长,因为经济放缓。第二个问题是保持经济的稳定。第三个是全球的治理改革。 现在我们看这三个主要的支柱,增长还是非常慢的,而且强劲不足。在促进就业以及基础设施投资上面,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所以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增长,仍然是我们的议题之一。土耳其讲到了实现2%的实行的问题,对于2016年中国当轮值主席国的时候,我觉得这也是主要关注的题。 第二点,在过去的两届轮值主席国期间,这个议程比如说像巴塞尔2,还有特别提款权的问题,大家都会觉得我们某些方面在机构上面、在系统上面是得到的一些改善,金融行业在过去的两年当中不错,增长得还不错。全球的金融资产事实上是比2007年增长了2%,在其他的新兴经济体当中,这一个增长是达到了30%,这是比2007年增长30%。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的银行,还有很多影子银行的问题,风险就大。 第二,市场的流动性仍然不足。 所以第三个金融稳定性问题就做成了,所以现在维持金融稳定性就成为了中国作为轮执国主席的议题。第四,IMF的改革。全球不同机构的合作。 这三个主要方面仍然是中国作为轮值国主席很大的议题,现在很大的挑战是什么呢?比如说从包容性来讲,就是新兴市场能不能容进来,能不能让他们参与新的议程?这是我们的预期,也是一个挑战。
Cyril Muller:作为二十国集团来讲有一些没有融入系统的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有新兴国家,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做法。我期盼我们二十国集团能不能作为一个全球的领导者的组织角色。 还有结构调整、结构改革,二十国集团的领导层面的关注工作主要是保持经济稳定性、打击金融危机。可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实际上是更加多种多样的,在很多的国家当中,不同的国家在执行起来层面不一样、做法力度也不一样。我觉得这一方面二十国集团是能够更加改进的,在台面上提出我们的方法,就好像贸易谈判一样,而不像以前的宏观经济或微观经济的讨论。 还有一点,实体经济越来越高的呼声,大家都希望这些领导者每一年都能够达成某一些目标,当然这也是很大的压力了。我参加过很多会议,在布里斯班会议的时候就说要去开G20国会议,然后还跟土耳其朋友聊到,这两个轮值主席国之间的空档非常短。 我刚才讲到一点是结构调整、结构改革,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二十国集团,2008年没有二十国集团的话,还是会发明某一个集团的。所以我们要很小心,我们要意识到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很好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Catherine MANN:总结来说,我想讲几点。大家怎么认为中国当轮值主席国有怎样的议程、创新,讲到创新要促进投资。土耳其在做轮值主席国的时候已经讲到这一点了我还要去提高能力,每一个国家、全球经济要增长得快,这个经济能力要提高,能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提高。 那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创新、更多的投资。我们怎么样把它好好地分配?因为现在在更多国家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投资,量很大。比如说这儿有个桥,那儿有其他东西。有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好地分配起来了,所以我们要想到,也许在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很多事情是可以有其他的机构、公司更加好地来操作的。这些是我们的实体经济应该应对、应该回答的问题,而且要怎么做、怎么保证创新投资是在踏踏实实落实的,在一个沃土上面成长起来的。 比如你可以建立新的公司,旧的公司可能会被打败了。有的地方一些工人可以进行调整,有恰当的技能技巧,这就是我们在制订政策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些环境,我们的一些创新、一些变化是好的。而且是以经济能够好的适应、反应的方法来操作,这是一个成长的通道。 我觉得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怎么做。就像前面讲到了,那就是政策、结构政策。结构政策比如说像促进劳动力市场环境,适应变化,而且帮助贸易环境来适应变化等等。 其他两个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有改革、有变化,这个做法是好的,那么回应应该是很热烈的。我们有政策有需求,这两方面是彼此相辅相成的。我相信20国集团应该在这方面来做些工作。
主持人 朱光耀:今天的讨论结束,我相信今天的讨论是很开放、很开诚布公地回答了很多老问题,也提出了新问题。我们涵盖了很多的内容,包括了二十国集团的架构、模式,以及中国而土耳其在做轮值主席国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有哪些可能性。把轮值主席国的位置从土耳其交给中国以后,我们有怎样的期待。 还有刚才讲到了特别提款权,还有在未来怎样去改善全球的金融架构,以及环境上面能够做些什么。我觉得我们的讨论是热烈的,再次感谢我们的专家,谢谢各位的参与和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