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个成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附属金山医院、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附属浦东医院(筹)、附属青浦区中心医院(筹)、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筹)、附属华山医院北院。
主要功能:方便申城儿童就近就医,在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内可获得“高水平、同质化”的诊疗,实现患儿特别是慢性病患儿治疗的连续性,同时减少检查次数,降低看病费用。
早报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龚莉 刘璐茜
申城9家医院昨天正式结盟,成立“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寻求破解儿童看病难的良方。
这开创了全国儿科专科医院联合综合医院儿科共同发展的“横向医联体”模式,可方便全市儿童就近就医,在成员单位内,即可获得“高水平、同质化”的诊疗,实现慢性病患儿治疗的连续性,同时减少检查次数,降低看病费用。
联盟医院覆盖申城9区
“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同牵头,联合提供儿科和新生儿科服务的其他8家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组建而成。
据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儿科医联体管委会主任夏景林介绍,目前,国内儿科发展面临许多瓶颈和挑战,一方面专科医院常见病多发病积聚,疑难病危重症综合诊疗相对分散,另一方面综合医院儿科面临发展困境,临床诊疗能力、医疗技术、人才梯队培养亟待增强。
他称,儿科医联体将整合复旦大学内部儿科资源,构建合理的复旦大学体系内医疗网络,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信息共享四个方面开展合作,并结合各成员单位医疗优势,培育儿科医疗特色。
以医联体为载体,复旦儿科整体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医疗服务规模方面,各成员单位共拥有核定儿科床位1500张,儿科医生500余人,年门急诊人数将超过300万人次,出院病人数将达5万人次。在医疗辐射范围方面,成员单位涵盖了上海市闵行、徐汇、黄浦、杨浦、静安、浦东、青浦、宝山、金山9个区。
定期考核确保医疗质量
儿科医联体已经形成多项统一规定,力求使儿童看病的系统标准化。
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说,将统一9家成员医院的医疗质量,对其各自的基本儿科医疗配置及医疗质量进行统一管理。为此,在成员单位内,设立儿科“双主任制”,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学科主任及成员单位的执行主任共同管理科室发展及医疗质量。同时,儿科医联体对成员单位的儿科主任、护士长、技术骨干设定阶段性目标,建立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定期督导考核,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此外,在标准上也做到统一,儿科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统一着装,统一工作制度及诊疗标准,实现信息共享,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同质化、连续性”的复旦儿科诊疗服务。
儿科医务人员的待遇也将统一调配,儿科医联体内实行人员统一调配,统一排班,促使医联体内儿科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儿科医务人员“双向流动”,建立各成员单位间薪酬结算机制,充分保障各成员单位儿科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
“复旦模式”系全国首试
儿科医疗服务具有其自身特点,专业化管理、分级诊疗、集团化运行是国内外儿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经验,但在中国儿童三级医院医联体模式尚无先例,“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突破了传统发展模式,形成了组建儿科医联体的全新“复旦模式”。
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表示,儿科医联体只是第一步,下一步会将这一方式继续向下辐射,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医院间形成网络,进一步提升上海全市的儿科质量和安全系数,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他说,“复旦模式”将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后,酝酿成为全市推广的新模式。届时,通过儿科的新“上海模式”,让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安全的儿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