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妍
“你们传来传去那些东西全部是有专业人士运营的,你很感动的东西都有人运营,他为什么写着让你去转,他知道怎么样打动你,讲讲家庭、讲讲教育、讲讲企业思路,最近心情不好,会有人专门去写,有什么东西最打动你,20个人你们去分头想,一天写20个,然后我们筛选哪个最好,结果就放这个出去,都会有公司来运营,后面跟所谓的营销公司、营销专家,最后多少粉丝之后可以卖的,这个东西只是钱,应该是有这些产业,所以你稍微不慎就会落入这种圈套,最后正常的用户没用上,钱已经花掉了,其实后面是几个帮派,我们最怕是这样的……”
谈及一直“咕嘟咕嘟”在微信圈冒着热气的各类“心灵鸡汤”时,马化腾这么说。
而对于信任“心灵鸡汤”并习惯转发的人而言,马化腾的上述“泄密”之谈无异于是对自己真挚情感的侮辱:我本诚心喝鸡汤,奈何鸡汤只要钱。
“心灵鸡汤”的传播方式经历了N代载体。从最早的书本、平面媒体如哺育了几代人的著名期刊《读者》,到名人演讲的电视节目,再到互联网社交媒体微博,以及最近的移动端微信朋友圈—“心灵鸡汤”始终没有失去迅猛的传播势头及广泛的受众群体。日常生活中,于人于己,鸡汤无害。
然而,面对重大的人类灾难事件,一碗“只讲感情、不讲逻辑”的心灵鸡汤却会惹怒关心事件实施进展和专业分析的公众。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联牵动亿万中国心,但“权威主流媒体”的官微等无休止的煽情显现得却是不合时宜、于事无补。
早就有人走上了“反心灵鸡汤”之路。一篇名为《我为什么不喜欢心灵鸡汤》的文章流传甚广;知乎上类似“你讨厌心灵鸡汤吗?为什么?”、“为什么很多人反感心灵鸡汤和成功学类读物?”、“为什么知名的成功人士(如李开复、任志强、俞敏洪等)喜欢写一些心灵鸡汤励志段子? ”等等提问得到了数十乃至上百人的回复。微博上,一批草根大V们也正以个人智慧、学科知识等实实在在的理论基础,抵抗“心灵鸡汤”的浇灌。
“心灵鸡汤”鼻祖的产业之路
“心灵鸡汤”这个词,最早来自于Jack Canfield和Mark Victor Hansen共同写作的书,当然书名就是《心灵鸡汤》,英文叫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两位作者根据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一些鼓舞人心的故事汇编而成。
当然,像所有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们出书一样,这本《心灵鸡汤》也遭到了大部分出版社的拒绝,最终接受这本书出版的是一家位于弗罗里达的小型、自助出版公司HCI。没想到的是,《心灵鸡汤》竟然一举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拿遍了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最受欢迎图书奖”、“非虚构作品奖”等等,大部分数得上名字的媒体也争相报道。
1993年,Jack Canfield和Mark Victor Hansen便注册了以“心灵鸡汤”为名字的公司,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沿着最早的《心灵鸡汤》的路子出版了大量的“鸡汤”系列,比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两性鸡汤、职场鸡汤等等,根据公司的介绍,到2013年底,“鸡汤”系列图书有超过200种,而两位创世人也成了全世界范围内知名的“演讲者”、“心灵导师”。
2008年的时候,创始人Jack Canfield和Mark Victor Hansen把“心灵鸡汤”公司卖给了另一家集团控股,后者的所有人是William J. Rouhana和 Robert D. Jacobs。
现在,“心灵鸡汤”公司的业务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图书出版,它的业务范围还包括一系列的小制品小作品售卖,包括贺卡、挂历、礼包、服装、游戏碟、DVD,最重要的是,它甚至还出售食品,并且还真的有“汤”。
“心灵鸡汤”公司进军食品市场是先从宠物食品开始做起,品牌的名字叫“宠物情人心灵鸡汤”( Chicken Soup for the Pet Lover's Soul),然后到了2013年,又进一步推出了一系列愈疗食品(comfort foods),主要产品种类有烧烤汁、各种口味的汤羹(当然有鸡汤)等,这条食品线有专门的网站,也可以直接网购。
也是在2013年,心灵鸡汤公司对外宣布将推出一档日间脱口秀节目,与此同时将联合艾肯娱乐公司联合制作一部电影。
寻找鸡汤,人类灵魂的微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