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 齐中熙)2013年即将过去,2014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应对多重挑战,实现良好开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民生保障再上台阶。回首一年,无论面临困境还是取得进步,你我都共同经历、感受。
直面挑战换挡转型 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年底前,山东潍坊诸城市超力机械厂正忙着扩大生产规模。企业负责人赵忠义说,原来厂子每月能生产4到5台变矩器,打算扩大规模后,每月能多生产两台。
国家今年8月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对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潍坊市对120家小微企业的调查显示,政策实施以来,有45家企业已经扩大生产规模;29家正为扩大产能做准备。
今年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迟缓,部分新兴经济体陷入增速下滑、通胀再起的“两难”困境;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处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两个季度下滑,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6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双双负增长;电力消费需求回落;铁路货运量连续下降……
“寒意阵阵”,这是浙江义乌标点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胜光对当时企业形势的切身感受。这家外贸公司上半年欧美、中东业务同比下降六成多。
面对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经济大势,保持调控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对经济转型中的阵痛,企业和政府都有清醒认识。不能总是盼着有意外的利好,而是要在转型升级上真正下决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在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被再一次激发。
下半年,中国经济初步扭转连续下滑势头,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比上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稳中略升。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连续4个月回升,创出18个月以来的新高。全年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
“随着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到位和显效,企业生产经营环境逐步改善,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