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易财经12月16日讯 以“重建改革逻辑”为主题的201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举行,中国银行(香港)经济研究处主管谢国樑在香港分论坛上表示,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是资金进出要自由,资讯要自由,人才进出要完全自由。
谢国樑表示,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是资金进出要自由,资讯要自由,人才进出要完全自由,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你就免谈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在这三个方面依然是国际的中心,这是我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看法。
谢国樑称,未来香港那个行业最有前景,真正有前景的行业,现在可能都看不到。如果我看得到的话,我就不坐在这里了,我就去忙我的投资了。虽然具体的行业看不到,但是有一点可看得到,香港可以做创新的中心,因为这里的资讯自由,如果要创新的话,资讯必须要自由。实际上香港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国际性人才聚集的地方。我在中环工作了二、三十年,实际上中环的人才,跟八十年代相比,可以说是高了很多倍。
香港的金融业是不缺乏人才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向全球招聘。香港从人才、资讯、制度、法制来说,这是非常理想的创新中心, 未来可以发展成为怎样,我认为希望寄托于年轻的一代,依托于香港好的条件,为自己的未来有所作为。
文字实录:
谢国樑:各位下午好,刚才刘教授提了两个非常核心的问题。首先是香港金融中心的问题,香港是亚洲区的金融枢纽,也是目前全球三大国际枢纽之一,如果三个地方缺了一角,国际金融的运作会出现问题。我们讲到伦敦和纽约并不是说跟香港的量之间的差距,而是说香港是亚洲区最重要的中心。
今天全球金融活动和资金的管理和运营,亚太区主要通过香港进行配置。香港目前已经有很好的基础,香港可以发展到今天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好的制度因素,地理位置,时区等等,最重要的还是地理和时区的位置。如果提到竞争,全球很多的国家和政府,都要推动本国的城市升级为金融中心。为什么有的地方可以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只能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有的地方最后不能成为金融中心。决定金融中心发展的因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早期跟地理位置有关,到了资讯科技年代,地理已经不是主要的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制度的因素,香港在金融监管、法制等等方面,还是有比较好的优势,除非香港将自己的制度搞掉,没有其他的城市可以做得比香港更好。
十八届三中全会会给香港带来哪些优势和机遇,我认为有六大方面的内容,有些不是新的内容,香港已经开始做了,但是会不断的强化。
1、资产管理,香港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产管理中心,香港合并的资金和资产超过了12万亿,在亚洲区也是最多的,而且前景是非常大的。
2、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目前已经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枢纽,这一作用会不断的加强。
3、资本市场融资的中心,香港的股票市场,论量东京会大一些,但是其他方面香港还是最强的。
4、银行机构的总部运营中心,今天国际上数得出来的亚太区的总部,基本上都在香港,少部分是放在新加坡。内地四大银行管理国际业务的总部也是放在香港。
5、离岸中心。香港6万多亿的贷款50%是离岸贷款,因此未来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6、竞争的优势。未来谁会跟香港竞争,包括大家提到的上海,到目前为止,香港和上海从来就不是竞争的关系,至少到今天为止,从来就没有竞争过。今天上海的金融业发展得很快,做了很多的业务,也是香港做不了的。香港做的很多业务,也是上海做不了的。
上海主要是为本地居民服务,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两个城市之间是没有矛盾的。今后即使有竞争,我就同意格林斯潘第一话,让香港和上海进行竞争,未来有竞争也不是坏事。
大家想想,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是资金进出要自由,资讯要自由,人才进出要完全自由,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你就免谈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在这三个方面依然是国际的中心,这是我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看法。
未来香港那个行业最有前景,真正有前景的行业,现在可能都看不到。如果我看得到的话,我就不坐在这里了,我就去忙我的投资了。虽然具体的行业看不到,但是有一点可看得到,香港可以做创新的中心,因为这里的资讯自由,如果要创新的话,资讯必须要自由。实际上香港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国际性人才聚集的地方。我在中环工作了二、三十年,实际上中环的人才,跟八十年代相比,可以说是高了很多倍。
香港的金融业是不缺乏人才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向全球招聘。香港从人才、资讯、制度、法制来说,这是非常理想的创新中心, 未来可以发展成为怎样,我认为希望寄托于年轻的一代,依托于香港好的条件,为自己的未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