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月16日讯 以“重建改革逻辑”为主题的201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举行,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龚明华在会上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确实非常快,它满足了实体经济对网络化、对信息化的需求,它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龚明华称,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性,只要能上网就能够享受相应的金融服务,而不需像传统金融机构那样受到网店人员的限制;互联网金融具有数字化特征,可以利用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运用云计算,来进行客户的准确定位,以更好的进行市场营销和风险管控;互联网金融具有变革化特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能够很好的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跟金融业的结合起来。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大的概念,既包括互联网企业进入的金融,也包括传统金融业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来改善金融服务。
文字实录:
主持人贺力平: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网易的经济学家年会,这一小节是关于互联网金融,前面蔡主席和耶鲁大学的陈志武教授就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广阔背景做了介绍,现在我们这个环节的研讨嘉宾都是来自学术界政策研究机构和金融前线一线的专家,他们对这些问题应该有更加深入的见解。而且我们今天参加这个专题会议的人员众多,我想大家一定非常希望听到多位专家的见解,时间非常有限,我们请各位专家就一些重要的问题非常简明扼要的谈出自己的见解。第一个问题非常简单,什么叫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是什么?是不是有中国特色,从龚局长开始,每位嘉宾旁边都有话筒。
龚明华:
谢谢贺教授,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网易的邀请,让我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刚才贺教授的问题是,你怎么看互联网金融,它有什么特点。
我想互联网金融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我们应该把它看成一种大的视野下一种新的金融形式,像电商,这些互联网企业,因为它利用了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它获得了很多信息,它开始介入金融业务,我认为这是我们讲的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还包括我们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同样得益于整个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加强管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个大的层面来理解互联网金融,不把它仅仅看作互联网企业介入了金融业态产生的一些新的方式,我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确实非常快,它满足了实体经济对网络化、对信息化的需求,我们到今年6月份,网民数据达到5.9亿人,电子商务进入了7.5万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好满足了这一部分新兴群体的需求,所以我想,它是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龚明华:
我想它的特征有这么几个:
一个就是它的普惠性,因为互联网金融,你只要能上网,只要能在线,就能够享受相应的金融服务,而我们传统的一些金融机构,因为网点人员的限制,我们的金融往往没有办法覆盖所有的群体,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高端客户的开发上,而互联网金融就有这样一种普惠的特征,可能更多还是草根金融,普惠金融,它能够解决很多小微企业、很多居民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
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数字化特征,我刚才讲了,我们可以利用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运用云计算,运用行为分析理论来分析客户的交易和消费的习惯,来预测他的消费行为,来进行客户的准确定位,所以我想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进行市场的营销,进行风险的管控,这是第二个特征。
第三个特征,非常明显的就是它的变革化,它非常便利,随着上网人群逐步的增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能够很好的把我们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跟金融业的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我想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大的概念,既包括互联网企业进入的金融,也包括传统金融业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来改善金融服务,它具有普惠性、数字化和便利性的特点。
贺力平:
我们请国务院发展中心张承惠研究所所长快速点评一下。
张承惠:
我觉得龚局长说得非常详细了,在我看来,互联网金融就是在IT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现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之上进行金融商品的销售,金融产品的定价以及金融交易相关金融风险管理的新型金融业态,我想对主持人刚才提的另外一个问题,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我认为中国发展互联网金融有着它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其实和其它国家相比应该说发展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即便是发达的国家也没有,我们去年专门到美国做过一个P2P的调研,美国P2P公司,尽管它起步很早,但远远没有中国这么火爆,这里面一个客观原因是中国的金融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金融管制,我们现有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大量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互联网金融有了快速的发展,这是特定的中国历史发展阶段和特殊制度基础所造成的。
贺力平:
光大银行单行长。
单建保: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产业的结合,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让大众更加快捷、方便、公平地享受各类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