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易财经12月16日讯 以“重建改革逻辑”为主题的201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举行,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表示,每推进一个措施,一个改革的过程当中,都应该去积累经验,实现普惠的东西,使这个社会的发展更平衡。
蔡鄂生认为,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网络,无论是电商的平台做金融,还是金融银行应用网络,都应该找到一个推进金融改革整体发展的共识,使各方都能有所发展。
文字实录:
蔡鄂生:
谢谢主持人,第一次参加网易的论坛,很高兴。其实让我做主题演讲还是差点儿事儿,待会儿还是听陈教授的。
因为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今年被炒热了?我老在琢磨这个事儿,是发展到这个阶段了,还是它已经要进入一个什么状态了?然后被有些人把它打出来了这个旗帜,高举这个旗帜。
如果没有一种发展历程,今天能不能喊出这个字儿来,也是问题,所以我们看这些问题,到底怎么看,实际上是,因为互联网时代本身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所以它已经不是金融领域的问题,各个领域都有,甚至我们现在,我在底下开玩笑,我们都成了手机、电脑的奴隶,强迫症,早上起来一睁眼啥也不干,先把手机拿过来看看怎么回事,它已经作为你生活当中很难分开的一个东西,所以这就说明,互联网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极大的变化。
但是为什么互联网金融被炒得这么热,是谁能代表谁的问题,还是说互联网融入到金融以后,或者是把金融融入到互联网以后,它就可以对我国的金融改革,最主要的还是对人的金融需求的服务是不是能带来根本的变化,这是最主要的,因为既然讲金融,服务业,也是为人服务的,你不是光想着赚钱,投资者要把钱搁你这儿,你怎么负责任。
其实我也不想就互联网和传统银行之间有什么差异,这两天刚看了金融城,网上有一篇文章,可能是12号,德意志银行,有个叫凯龙的写的一篇中美互联网的对照,它从大的制度,从具体的条件,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各个国家的差异性,我认为分析是客观的。所以如果大家关心的话,这方面的东西要多看一看,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还是你心里期望的东西,它都要到实践当中去判断。
还是谈谈三中全会,三中全会,我的感受,好象《公报》出来的时候社会反应觉得不解渴,但《决定》出来以后,现在有点……不是有点,是很振奋,很多大的制度上的改革的基本方向性的东西,都提出来了,上个礼拜又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套着城市化会,这里头的,我看上头对于改革的步伐问题,怎么改的问题,又有一些我认为是很重要的提法,关于在政策层面上有一个词儿,要把改革立于调控之中,而且要求在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它政策的时候,要有改革的思维来指导你的政策。
再有,就是后头几个问题,一个叫做“正确推进改革”,一个叫做“准确推进改革”,还有一个叫做“有序推进改革”,还有一个叫做“协调推进改革”,这个可能应该是在总结了我们国家发展这么多年提出来,所谓正确的概念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改革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认为这个话就需要理解了,刚才我看这上头来了一些反映,私有制快来,到底这些话怎么说,我看这些评论都很有意思,什么“男孩是建设银行,女孩是招商银行”,这些都有,但正确、准确、有序和协调,实际上是我们在具体贯彻改革步伐上,贯彻三中全会整体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上应该怎么做,这是很关键的,因为我们改革发展它已经不是一个初期的、简单的简政放权,已经是很深的问题在里头,大家都说是“深层次问题的出现”,深层次问题的出现,前两年就不是一个问题、两个问题,而是两个矛盾、三个矛盾同时交织在一起,对这些交织在一起的东西,我们要积累经验来推广,但是任何一个措施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问题,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论,不可能在你走路的过程中不出问题,所以我觉得,大家对于网络金融比较有兴趣,或者说比较热衷,我觉得最大的渴望、可能还是服务需求。
这几年大家说中国的金融改革有了很大的推进,有很多不满足的地方,或者叫做服务缺失的地方,喊的比较多的中小企业,或者叫小微企业,还有三农,还有其它的一些方面,是由于你服务的缺失造成了这种新的东西的进入,但它的服务缺失就是我们现在认定所谓银行的服务缺失,它确实也存在。但这个银行在前几年支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是不是又决定了它在这方面客观上会出现缺失,再加上08年美国金融危机,美国或欧美的金融发展方式,交易产品,创新产品不断增多,投资者的欲望就是看利率了,看价格,所以我这既能买东西,剩下的钱在那儿还有收益,而且收益还不少,那他的收益从哪儿来呢?也是要从经营上来的,所以它到下端以后它也会遇到那些问题,最终它还要回到市场上来,你要交易产品,现在不让你放贷你怎么办?放小额贷款,小额贷款,这种服务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大家也看到了,但小微企业对高收益的支撑到底能支撑多长时间?这又是问题了,所以我们对于发展来讲,现在无疑,互联网金融对于提高金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我以为一定会有帮助,现在银行也在利用网络平台,只不过在这种制度框架下有人认为它还是一种垄断,或是半垄断,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大家也可以看到,这几年各类的金融活动实际上它已经交织在一块儿了,包括你说的持牌的也好,或者没有正经持牌的,第三方支付,人民银行把它管起来了,搞发牌照,跟你以前已经存在的那些有的没牌照的现在怎么办,这都是问题呀,现在你说我就能够替代你,产品,汽车也好,机器设备也好,替代出口,进口,这是可能有完全替代性的,也是根据需要,但你住在不同位置机构上的功能服务,我觉得还是不要用“替代”好,还是让投资者和我们金融需求者有更多的“选择”为好。这是主要的,现在我们没有什么选择呀,刚才我提到的那篇文章中说,美国人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美国是借钱消费,它没有沉淀,所以它就出不了余额宝,我们省吃俭用买点好东西,还要便宜,剩点钱积累那儿,第二天就给你年化利率,就出来了,大家觉得这种服务能够满足我的一些要求,所以从服务的角度来讲,我以为确实对金融领域改革的冲击,叫冲击也好,叫打破什么也好,我觉得有它很大的长处,因为它的客户群很大,而且这种客户群,咱们也不要用富人和穷人来说了,就是收入相对不是太高的人,是这么一个平台,所以是这样的发展。
但再往深了来讲,这是指服务的角度,但金融作为一个链条,我游服务,你给我提供的服务作为投资来讲,我的需求是什么,它慢慢有钱以后,他的需求一定是要有高收益的,如果当你那块投资者的人也是要追逐这种收益的话,会怎么发展,这个是值得思考的,因为我们在发展初期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价格,或者通货膨胀本身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的东西,大家可以看,不管是网络金融还是其它,原来它是低成本服务,而且要把费用放到最低,但它现在反过来既能满足你的消费需求,我还能给你相应的带来比较高,但有的已经带来了,我觉得所谓市场上利率差不多的收益导向,这样的时候我们就要看,所以对于这个,现在我们存在的国有银行也好,股份制银行也好,城商行也好,它们在这种冲击下,在这种浪潮下,它们也在变,实际上这也一直在变,只不过是看变得快也好还是慢也好,它有差异。所以我觉得,作为我们的发展,还是要站在总体的要求,站在平衡、综合、系统的角度来看,一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怎么个性化、差异化,不是简单的对立,你把一个不同层次上的东西放在同一个平台让它讨论,一定是各说各的,融不到一块儿,这就很难找出一个共同点,我们争论也好、认识也好,是为了寻求一个共同的认识,然后来推进改革,而不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大家到时候落实还是各走各的路,那肯定要出问题,所以我们说搞论坛也好,搞什么也好,不同观点存在是正常的,但论坛的目的是什么呢?按你现在讲的,叫“重建改革逻辑”,不管是萧翎钰的改革也好、大领域的改革也好,给大家,给公众的意识是什么?最后我们要能够判断出一个比较一致,或者是比较共同的看法,有了这个看法干什么呢?推进改革,而不是在这儿论啊,论啊,最后它变成单体的发展,它一定要是这个社会系统性的发展,单体发展企业都有好有坏,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注意。
我呢也谈不上对这个有多深的研究,但根据这么多经验来讲,我们改革走到今天,实属不容易,表现在什么呢?表现在适应发展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谁都急,那也不行啊,你要回顾我们建国以后的历史,因为一个急字出了多大的问题,不光是经济上,虽然这个场合比较大,但我觉得有些话还是要说,包括在某些政治领域,一太着急,要追求一个纯过渡的方向,一下就从很简单的所有制马上就过渡到人民公社,这都是急的表现,不光是表现在生产上和经济领域,为什么不能急?因为那个急字和你的历史发展规律是不对应的,中国到现在发展到这么强大,有这么多的量,但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问题是伴随着应运而生的,任何一个发展没有问题不伴之而生,不可能的,那就真正不符合我们认识的观点了,所以在我们每推进一个措施,改革的过程当中,都应该逐步地积累经验,能够带有普惠的东西,使社会的发展平衡,所以我的观点还是说,在网络金融也好,金融网络也好,电商的平台搞金融,还是金融这些银行通过网络怎么提高金融服务,大家还能够在这个发展当中找到一个推进我们整体金融改革发展的一致的,或者说基本一致的认识,使它都能够有所发展。
这回经济工作会议里还讲了,在金融这一块,讲了要提高直接金融的比例,这个话讲了很长时间吧,有时候股市好的时候比例就高了一点,股市不好的时候又低,这里再看它的曲线,你知道这些东西不是简单来看它怎么样,它一定是有一个系统和制度性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啊,我想说的,我们论也好,争也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点,前两天我看微博,不管正确也好,不正确也好,王健林和马云说“我们到此结束了”,我看这就比较好,我们不能在那儿,非得较劲,说你要成功了你就怎么样,我要成功了你就怎么样,那么大的人物能说这种话吗?带有赌的性质了,那不对了,那实际上就是打赌嘛,社会发展采取这种心态是不行的,当然作为一种论坛上的调侃这都无所谓,但这个舆论下去以后就有问题,所以我们所说的,旧的东西你要打破,那是传统的东西,可不都要打破的,中华民族能走到今天,如果没有它的优秀传统,能走到今天吗?四大文明古国还剩几个呀?它的文化,所以这个我觉得是要认识它的,刚才已经提醒10分钟了,这又占了大概五六分钟,最后讲一个问题就是法制和制度建设:
金融的发展和制度建设,包括我们现在网络金融里头缺失的东西很多,大家分析的东西很多,但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和制度框架的保护,这个发展都会有问题,甚至可能是无序的,或者甚至可能它只简单反映在申请者和批评者之间的关系,或者把它简单对立为我企业有这种愿望和你的政府,变成这种范围内去思考问题,可能这样还不大有利于我们整体的推进,所以这个三中全会也讲了,除了正确、准确、有序和协调发展以外,在制度层面上提出来,一定要加紧研究,需要改的法律一定要加紧研究,尽快的修,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没有法的意识行吗?法本身是进步呀,应该是一种文化的提高。
另外这次经济工作会议里还讲了步骤问题,哪些可以马上干?地方和部门通过授权可以做的事马上就可以办,带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再要全国一盘棋,在中央的要求下办,至于有些认识还不全面,还需要再认识的,这还是要通过统一认识,通过试点来推进,把这个层次和节奏就划的非常清晰了嘛,这样我们来推进这些事情,可能就比较好做,刚才说五分钟,我也不想再说了,还可以为下面节约两分钟,我讲的归根结底四个字:学习体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