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月16日讯 以“重建改革逻辑”为主题的201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不要夸大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的人口增速在2010年达到顶峰,然后下降,但是中国跟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是人力资源最丰富国家。
姚洋称,中国的退休年龄是极其低的,这是极端浪费,“对于延迟退休年龄争论,大家几乎是一边倒地不同意,但我们这件事情是必须做的,而且做了之后对我们改善劳动力供给是很有好处的。”姚洋称,现在50岁的女性可以退休,但基本上在城市中女性的预期寿命是绝对超过80岁的,她们领养老金的时间要超过工作的时间,这是不可持续的。
同时姚洋预计,中国在大概五年后会达到制造业生产的顶峰,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达到顶峰后会开始下降,之后中国会更多地依赖服务业的发展。
姚洋称自己对中国经济增长并不担心,理由就是可以推迟退休年龄,另一方面教育水平一直在改善,这个是会对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帮助。北京大学有一个调查20岁这个层级年轻人的教育水平要比50岁这个层级的平均教育水平要多4.3年,可见中国的教育水平提高幅度很大。姚洋称,至少在2030年之前不用担心人口数量的问题。
相关新闻:
201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举行,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表示,在人越来越老的时候,寿命越来越长,那么整个社会就应该去决定他们到底应该工作多少年,比如法国,人们在60岁退休,他们大概有二三十年都是不用工作的,这其实是人力资源极大的浪费。
文字实录:
姚洋:环境问题的确是中国面临的很大的问题,某些方面来说环境和经济增长中间的的确确有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很多地方还是比较注重经济增长,把环境放在了一边。现在大家对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各个地方的政府也在做一些事情,北京周边的这几个省都在动起来,中央已经下决心在河北省淘汰很多的落后产能,特别是要压缩钢铁的产能。这会有一些改善。我想在未来的一些年里,中国的环境问题会有比较大的改善。因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我们这个环境污染主要是工业造成的,排放主要是工业造成的。我们知道2000年开始有一个重新振兴工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这次的危机也是给我们一个契机让我们作出调整。
姚洋:按照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中国很快会达到制造业生产的顶峰,也就是制造业就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都会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我估计顶峰会在大概5年左右就会达到。在那之后,显然我们的工业发展会减速,会更多地依赖服务业的发展,所以空气质量会相对来说好一些。但我还是想回到人口的问题,我有一些话也想说,我也非常同意祖六的观点,计划生育政策早该有所松动,30年搞计划生育很多的问题是大家的生育观念改变了,可以生两胎不生了,北京的很多年轻人都可以生两胎,都是双独,所以生育观念的改变对我们的影响是太大了。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突然发现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了,这是放开计划生育之后可能也没有多少人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同意胡祖六的观点,不要夸大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人说我们的人口红利在消失了,自己跟自己比是没有错的,2010年我们已经达到了顶峰,然后下降,但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仍然是人力资源最丰富国家,我们还是处在世界前列的。这点我们要记住。第二,我们的退休年龄是极其低的,这是极端浪费,现在50岁的女性可以退休,但基本上在城市中女性的预期寿命是绝对超过80岁的,她们领养老金的时间要超过工作的时间,这是不可持续的。现在有很大的一批50岁的女性要活过90岁,关于退休年龄退休的争论,大家几乎是一边倒地不同意,但我们这件事情是必须做的,而且做了之后对我们改善劳动力供给是很有好处的。第二方面,不要忽视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北京大学有一个调查20岁这个层级年轻人的教育水平要比50岁这个层级的平均教育水平要多4.3年,这是很大的差距。我们的教育水平还在提高。所以我是对经济增长不是很担心的,理由就是我们可以推迟退休年龄,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水平一直在改善,这个是会对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帮助。我想,至少在2030年之前不用担心人口数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