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13年后,瑞士苏黎世保险集团(以下简称“苏黎世”)终于打算清仓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保险,601336.SH、01336.HK),成为最新一家抛出在华投资的西方金融企业。
苏黎世11月20日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苏黎世保险有限公司(简称“苏黎世保险”)将出售所持有的新华保险H股,占新华保险已发行股本的9.4%。交易完成后,苏黎世保险将不再持有新华保险的股份,瑞士再保险接盘了大约1.53亿股。交易预计将于11月25日完成。
苏黎世保险此次出售的2.925亿股H股股票定价在25港元/股,较20日H股收盘价折价7.7%,这也意味着苏黎世保险可从中套现73.125亿港元(按照央行21日中间价1港元对人民币0.79164元计算,约合57.89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黎世保险清仓前,新华保险H股股价刚经过一番大涨。Wind统计显示,11月以来,新华保险H股涨幅逾22%。
受上述消息影响,新华保险A、H股昨日双双报跌,H股跌1.11%报26.80港元/股,A股则大跌3.16%。
瑞士再保险接盘1.53亿股
据了解,此次苏黎世保险出售新华保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进行,以定向私募的形式售予少部分机构投资者,预计将于2013年7月16日完成。
苏黎世保险20日已与瑞士再保险(Swiss Re)签订主要投资协议,售予其1.53亿股H股,占所售股份的52.3%,约占新华保险总股本的4.9%。
此外,苏黎世保险还与国际投资银行签订配售协议,委任其为账簿管理人。国际投资银行同意通过簿记建档方式配售和包销余下所售股份,销售价格将会以一个最低价格或在簿记建档过程中取得并经苏黎世保险同意的较高价格而定。全数所售股份将会以同一价格销售。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据知情人士消息,汇丰银行、瑞银和花旗正在同苏黎世保险接洽交易。
2000年苏黎世保险作为战略投资者,耗资3.2亿元认购新华保险10%股份。此后经过数次股权受让增持,其持有新华保险的股权比例一度达到20%。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苏黎世保险持有新华保险3.9亿股H股,持股比例12.5%,位列第四大股东。今年7月,苏黎世保险公司出售了新华保险9750万股H股,定价为2.9美元(约17.77元人民币),占新华保险已发行股本的3.1%,套现2.83亿美元(约17.34亿元人民币)。
或意在发展全资子公司
对于此次清仓,苏黎世官方曾解释为出于控制财务风险的考虑。
苏黎世保险集团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主席吕迪安昨日表示:“苏黎世与新华保险的合作对双方都是良好的经验。苏黎世对中国保险市场非常乐观。我们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发展,并评估潜在的机遇。”
事实上,早在苏黎世7月减持新华保险股份时,业内就已传出苏黎世下一步或准备为收购在华财险公司而筹措资金,并正与一家财险公司洽谈。苏黎世会将此次收益用于亚洲市场的其他投资机会。此举保证了苏黎世在亚洲市场的地位并使投资组合多元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5月,苏黎世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升级北京分公司至全资拥有子公司,并计划透过这新的子公司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虽然该次抛售令新华保险的AH股股价承压,但是市场普遍相信,减持行动只会给新华保险的股价带来短期困扰,对其营运策略影响有限,因为新华保险与苏黎世之间并无明显策略性合作。
可见的是,苏黎世清仓新华保险是外资抛售中资保险公司的缩影。此前,汇丰控股、凯雷集团已相继清仓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
去年11月,汇丰控股宣布将其所持有的15.57%中国平安共计12.33亿股H股悉数转让给泰国正大集团,作价每股59港元,总对价727.36亿港元。今年1月,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凯雷集团以30.3港元/股售罄中国太保H股,套现61.51亿港元。
保险业增长空间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苏黎世清仓新华保险除了财务因素外或还有其他原因。
今年10月份,外媒就曾曝出苏黎世十多年是非法入股新华保险的事情,并涉及国内多位知名人士,且涉及行贿事宜,引发多方回应澄清。当时新华保险回应称,这是十多年前的事,不愿多做评论,并强调,新华保险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走的每一步都是有法可依的。
分析人士称,苏黎世此时全部出清新华保险股份,或也有意离开这一是非圈,因为中国保险公司业绩似乎正逐步向好。
显见的是,在前期业绩低迷后,中国保险公司业绩在三季度已出现回暖。
三季报显示,四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590.59亿元,而投资收益提升是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增的主要原因。保监会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为2724.2亿元,相当于今年同期保费收入的20%,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的投资收益。
综合多家卖方研报显示,保险行业正因为金融改革而迎来发展契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金融改革的细则,加强了业内对保险业出台税延型养老险、巨灾、农业保险等方案的预期,而这将为上市综合类保险公司带来业绩增长新契机。
录入编辑:王卉